首頁 > 史學文史 > 文丑是袁紹的大將,爲何他與趙雲、關羽交手的結果不同?

文丑是袁紹的大將,爲何他與趙雲、關羽交手的結果不同?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文丑的武藝超羣,和趙雲能夠打成平手,爲何遇到關羽就輕易被斬了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文丑是袁紹手下與顏良齊名的大將。在反抗董卓的聯軍對華雄一籌莫展的時候,袁紹曾經感嘆道,如果我手下的顏良文丑在此,何懼華雄。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到,袁紹對顏良文丑倚重之深。

文丑是袁紹的大將,爲何他與趙雲、關羽交手的結果不同?

一、文丑與趙雲、關羽的交手。

在袁紹和公孫瓚的界河之戰中,文丑初次露面就表現出色。面對公孫瓚的大軍,文丑單槍匹馬直取公孫瓚。公孫瓚和文丑交手十幾合,不敵敗走。文丑緊追不捨,面對公孫瓚的四員健將的阻攔,文丑刺落一人下馬,嚇退三人,然後追趕公孫瓚到他的陣後。公孫瓚在逃跑途中馬失前蹄,翻身落馬。多虧趙雲恰巧趕到相救,才逃的一條性命。

我們看文丑的這個戰鬥瞬間,就感覺文丑的戰鬥力之強,讓人驚訝。文丑憑着藝高人膽大,直視公孫瓚的大軍爲無物。公孫瓚的武藝也並不低,在虎牢關的時候也能夠和呂布交手數合。可是公孫瓚和文丑交手十幾合就被打得狼狽逃竄。而文丑單槍匹馬就敢於衝入公孫瓚的陣中,來直取公孫瓚。

我們可以想見當時的情況,文丑追趕公孫瓚,在公孫瓚的陣中衝殺,公孫瓚的大軍竟然反應不過來。在四員救駕的健將被文丑刺殺、嚇退後,公孫瓚的千軍萬馬竟然看着文丑追殺自己的主帥,可謂奇觀了。文丑的這種氣概,確實是名將的風範。

不過,在這裏我們也看到了初次上陣的趙雲的風采。趙雲爲救公孫瓚,單槍匹馬和文丑交手,雙方大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直到這個時候,公孫瓚的大軍才反應過來,前來救援。文丑見勢不妙,也就撥馬而回了。

等到文丑再次出現在下一次重要戰役的時候,已經是官渡之戰時了。在這場戰役中,袁紹的十萬大軍被曹操的劣勢軍隊打敗,曹操由此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在這場戰役的白馬之戰中,文丑作爲袁紹手下重要的將領,再次披掛上陣。

在這場戰鬥中,文丑除了進攻曹操,他還擔負着一個額外的任務,那就是爲袁紹的另一位大將顏良報仇。顏良是在此前的戰鬥中,被關羽在萬馬軍中斬了首級,使得袁紹的大軍遭受了慘敗。文丑作爲袁紹軍中僅次於顏良的大將,自然要出馬替顏良報仇。可是讓大家大跌眼鏡的是,文丑遇到關羽後,才戰不三合就被關羽斬了。

文丑是袁紹的大將,爲何他與趙雲、關羽交手的結果不同? 第2張

在當時,文丑是中了曹操的誘兵之計,遭到曹操的圍攻。在手下兵馬紛紛逃走的情況下,文丑依然臨危不懼,挺身獨戰。曹操派張遼和徐晃去對戰文丑,讓文丑用箭射中張遼的戰馬,又和徐晃廝殺。文丑的部下隨後重新集結起來,投入反攻。徐晃見勢不妙,也趕忙撤走。這時候關羽出現,他和文丑戰不三合,文丑心怯退走,被關羽趕上一刀斬殺。

二、爲何文丑與趙雲、關羽交手的結果不同。

那麼,我們從文丑的兩次作戰可以看到,文丑迎戰同爲五虎上將的趙雲和關羽,能夠與趙雲交手五六十合不分勝負,卻戰不三合就被關羽斬殺。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是趙雲和關羽的狀態不同。趙雲在和文丑交手的時候,趙雲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將軍,而文丑是一個早已成名的將領了。趙雲在初次出戰,作戰經驗自然不會充足。他在作戰中必然會謹小慎微,免得遭受意外的挫敗。而文丑則不同,他憑藉着自己的豐富的作戰經驗,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彌補自己在武藝上的不足。這樣,使得雙方在五六十閤中不分勝負。

而關羽和文丑交手的時候,正值關羽武藝水平的最高峯。在徐州之戰中,關羽一人就能夠戰退曹營中徐晃和許褚兩員猛將。在關羽和文丑交手的時候,文丑本身的武藝就不是關羽的對手,再加上關羽豐富的臨戰經驗,失敗是必然的結果。

第二個原因是趙雲和關羽的武器裝備差異。趙雲和文丑交手的時候,他是以個人的身份來投奔公孫瓚的。他的武器裝備戰馬自然是自己配備的,自然無法和軍隊的制式裝備相比。尤其是戰馬上,並不是隨便任何馬匹就能夠充當戰馬的。即便是經過訓練的戰馬,在第一次作戰也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而文丑是袁紹手下有數的大將,自然擁有最優良的武器裝備戰馬。僅僅在這一點上,文丑就佔了很大的便宜。

等到關羽和文丑交手的時候,這一切都顛倒了過來。關羽的武器裝備不比文丑落後,而在戰馬方面,關羽的赤兔馬完全凌駕在了文丑的戰馬之上。我們可以看到,正是關羽戰馬的優秀,纔在文丑逃跑的時候很快就追上了文丑。文丑雖然有百發百中的箭術,可也根本沒有施展的可能。就這樣,關羽憑藉赤兔馬的能力,輕鬆斬殺了文丑。

文丑是袁紹的大將,爲何他與趙雲、關羽交手的結果不同? 第3張

第三個原因,在兩次交手中,關羽佔了先聲奪人的優勢。在兩人性命相搏的時候,勇氣是獲得勝利的重要因素。在趙雲和文丑交手的時候,文丑對於籍籍無名的趙雲根本沒有畏懼之心。他敢於在敵軍環伺之中,和趙雲交手五六十合,隨後從容離去,就是因爲在勇氣上,文丑不落下風。

可是在和關羽交手的時候,文丑卻出現了膽怯現象。這是因爲關羽在萬軍之中,單槍匹馬斬殺顏良的事蹟,這在文丑的心中留下了先聲奪人的印象。因爲顏良和文丑的武藝不相上下,文丑從顏良的死得出的結論,是自己也不是關羽的對手。這樣,當文丑和關羽交手之後,他發現自己不是關羽的對手,就急於擺脫關羽,免遭失敗的命運,這也就是文丑膽怯的原因。可是高手過招,失去勇氣就意味着必敗,文丑也因此遭受了戰死的命運。

第四個原因,兩次交手中,文丑身負的職責不同。在與趙雲和關羽兩人交手中,影響結局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文丑在兩次戰鬥中身負的職責不同。在與趙雲的交手時,文丑是袁紹手下的戰將。整個戰役由袁紹指揮,文丑只是一個衝鋒陷陣的角色。他的身上沒有指揮軍隊的責任,因此他纔會盡情發揮,殺入公孫瓚的軍中追殺公孫瓚。

而到了與關羽交手的時候,文丑的職務已經發生了改變。他從一員衝鋒陷陣的猛將,變成了指揮七萬大軍的大將。相比上陣廝殺,文丑更大的職責是指揮作戰。他在遭受曹軍襲擊的時候挺身獨戰,是出於不得已。只有這樣,他才能鼓舞士氣,帶領大軍重整旗鼓,對曹軍反擊。在他與徐晃交手的時候,文丑的所作所爲已經起到了作用,混亂的袁軍已經恢復過來,重新投入戰場,迫使徐晃撤走。

因此,在和關羽交手的時候,文丑並沒有和關羽拼殺到底的決心。本身自己的兵力佔優勢,在雙方進入混戰後,自己就應該全身而退,去指揮作戰。作爲數萬大軍的統帥,和敵將拼命不是自己應該的職責。由於有了這種想法,文丑才萌生退意,想要和關羽脫離接觸。可是文丑沒有想到的是,關羽的赤兔馬速度太快,自己沒有來得及撤到安全地區就丟了性命。

結語:

文丑和趙雲和關羽都交過手,他和趙雲交手五六十合不分勝負,可是在白馬遇上關羽,戰不三合就轉身而逃,被關羽追上斬了。這雖然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而實際上是有着它內在的原因的。

文丑和趙雲交手的時候,在作戰經驗、武器裝備、戰馬、勇氣上都佔有上風,再加上自己只是一員戰將,沒有其他的牽掛。有了這些優勢,所以文丑雖然在武藝上不如趙雲,依然能夠和趙雲打了個平手。

可是在與關羽交手的時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關羽正處於人生的最佳階段,他的作戰經驗、武器裝備、戰馬和勇氣都到達了巔峯。而在這個時候,文丑先有關羽斬顏良的影響,後有自己作爲統帥的職責牽掛,自然不是關羽的對手。在心生怯意逃走時,被關羽騎着赤兔馬趕上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