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完璧歸趙”發生在哪一國?相關的人物都有誰

“完璧歸趙”發生在哪一國?相關的人物都有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年間,趙王得到了一塊原是楚國丟失的寶玉即和氏璧,秦王聽聞後,遂送信表示自己願意拿十五座城池來換這塊和氏璧。趙王看了信以後十分不安,他認爲秦王不會這麼大方,無非是想騙走寶玉罷了,可是又不敢違抗,於是不知所措。此時,趙王手下的一員大臣,藺相如主動請命由他帶着和氏璧面會秦王,表示他能見機行事,如果秦王不願以城池交換,一定可以將該寶玉完好無損地帶回趙國。趙王深知其才智與爲人,就應允了。藺相如來到秦國後,將和氏璧奉上,秦王愛不釋手,還傳給羣臣、愛妃們一一觀看,唯獨不提城池之事。藺相如站在一邊等了很久,見秦王並無交換誠意,也無歸還寶玉之意。於是藺相如走上前去,對秦王說:“這塊寶玉十分珍貴,但是有一處瑕疵,讓我來指給你看。”秦王一聽十分緊張,立馬將該玉交到藺相如手上,讓他指出來。

藺相如拿到和氏璧之後,後退幾步,靠在柱子上,說:“當初大王承諾願意以十五座城池來換,趙國大臣都說秦王不可信,我卻不認同,認爲秦王作爲堂堂大國君主,豈能言而無信。因此我執意勸趙王將和氏璧交於我帶來秦國。誰知您絲毫沒有換城之意,如果大王只是想強取此玉,我願與此玉一同撞碎在這柱子上。”秦王聽聞,連連阻攔,聲稱願意割城交換,而藺相如看出了秦王並無真心,於是假借令其齋戒五日之名,偷偷將和氏璧運回趙國,直到交換儀式當日,秦王才發現和氏璧已經回到了趙國,卻也已經無濟於事了。

完璧歸趙中的和氏璧原本是由楚文王所有的楚國國寶,在楚國君主手中世世代代傳承了三四百年。後來,諸侯爭霸,誰都想把這塊寶玉據爲己有,而完璧歸趙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戰國末年,七雄爭霸,即秦韓趙魏楚燕齊,加上名義上的中山與周王室,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已經成爲了那個年代諸侯國中最強大的國家。當時的秦國君主是秦昭襄王,他爲人英明、野心勃勃,從宣太后和國相魏冉手中奪回政權,任用范雎爲相、白起爲將,推行遠交近攻的擴張政策,國力始終在不斷的增強,此時的秦國已經初顯統一六國之勢。此時的趙國國君是趙惠文王,其父趙武靈王爲了壯大軍事勢力,因此使文王年幼繼位,由肥義任相國輔佐他。趙惠文王登基四年以後,由於其兄趙章安陽君造反,將肥義殺害後,兵敗逃往趙武靈王的沙丘宮,最終被圍困所殺。此後趙惠文王下令,以趙武靈王私藏叛賊的罪名將父親殺害,從此自己執掌政權。

“完璧歸趙”發生在哪一國?相關的人物都有誰

完璧歸趙一定程度上,也是秦趙兩國的外交之爭,秦王生性持重,深諳權謀,而趙王則略顯悠遊寡斷,猜疑心極重,好在他懂得用人,手下不乏文武賢臣良將,爲趙國的壯大以及能與秦國抗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過在完璧歸趙的六十幾年之後,強秦還是吞併了趙國,和氏璧也最淪到秦始皇手中做成了他的玉璽。

完璧歸趙的故事中,除了藺相如這個主人公之外,還有聲稱欲拿十五座來交換氏璧的秦昭襄王,以及唯恐秦王只是爲了騙取寶玉,並無真心以城池交換之意的趙惠文王。我們都知道秦王在看到寶玉之後,絕口不提換城之事,當時秦國勢力強大,他想要白白得到和氏璧,並不會真的割城換之,那麼這樣一位精明的秦王在歷史上是怎樣的人物呢?秦昭襄王,戰國年間的秦國君主,也稱秦昭王,其父是秦惠文王,是秦武王同父異母的弟弟。秦昭襄王早年間曾經是燕國的人質,與前307年武王去世以後,與弟弟爭奪皇位得以登基,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秦昭襄王掌權時,經過不斷向外擴張,壯大秦國實力,其中最出名的要屬其晚年爆發的長平戰役,決定了秦趙兩國的命運。

秦昭襄王在位初年,由母親宣太后執政,即羋八子,歷史上第一位太后,此時由宣太后弟弟魏冉擔任宰相一職,外戚當朝,權傾朝野。在此期間,白起作爲秦國大將,依次戰勝多個諸侯國,奪得魏、楚多地。後來,秦昭襄王長大以後,採納范雎的意見,奪回政權,賜范雎爲宰相,在對外擴張上改爲遠交近攻的政策。此時秦昭襄王手下有不少良將,長平一戰戰勝趙國後,於前256年殲滅西周公國,爲秦國贏得統一戰爭的勝利奠定了一定基礎。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享年75歲。

“完璧歸趙”發生在哪一國?相關的人物都有誰 第2張

歷史上著名的經典故事“完璧歸趙”的主人公是藺相如,講述的是他作爲使者出任秦國,利用自己的才智,將珍貴的和氏璧從覬覦寶玉已久的秦王手中完好無損地帶回趙國都城邯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