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西方向清政府賣軍火:克虜伯公司善做“人情買賣”

西方向清政府賣軍火:克虜伯公司善做“人情買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從1840年和1860年兩次鴉片戰爭慘敗後,清王朝徹底拜倒在西洋堅船利炮之下。由此直至清朝滅亡的半個世紀裏,中國長期與土耳其並列亞洲軍火進口國之首,爲西方商人提供了巨大的軍火市場。而在那段“華夷雜陳”的年代裏,西方商人與清朝官員間的軍火交易充滿了稀奇古怪的故事。

李鴻章的美國“本家”

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世界級軍火公司雷明頓公司的創始人伊萊佛利-雷明頓立即派出成千上萬的業務員,去世界各地尋找銷售市場。

1863年,雷明頓的一個兄弟來到上海,希望從清政府與太平天國的戰爭中撈到第一桶金。誰知這個市場早被英法洋行和“常勝軍”頭目們壟斷,自己帶來的槍支火藥只能假手他人銷售,獲利微薄。

吃了一番悶虧後,這位仁兄開始尋找別的出路。終於,他率先與兩江總督李鴻章的美籍顧問馬格里搭上關係。此人全權監督江南製造總局和金陵製造局的生產,專爲淮軍造槍炮彈藥。馬格里對祖國的公司非常照顧,不僅幫助疏通李鴻章,在1871-1874年間買進14400支雷明頓一號步槍,還讓江南製造總局和金陵製造局一同仿製,稱爲“林明敦中針槍”(雷明頓當時在中國的音譯)。

誰料想,江南製造總局和金陵製造局的逆向仿製工作沒弄好。所產的“林明敦中針槍”經常走火傷人,鬧到沒人敢用的田地。這件事雖不是雷明頓公司的過錯,但也讓它遭受“池魚之災”,李鴻章的淮系軍閥當即拒絕採購。

西方向清政府賣軍火:克虜伯公司善做“人情買賣”

可失敗沒有難住雷明頓公司。1882年,雷明頓公司與英國發明家詹姆士·李合作開發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雷明頓,李連發步槍。爲求穩妥,他們請德商瑞生洋行代理銷售。

瑞生洋行是上海洋商中的“另類”,它長期僱請衆多紹興師爺推敲廣告文字,包裝商品,打點清朝官員。考慮到中國人憎恨“洋鬼子”,不喜歡一個穿西方服裝的代理商,1884年,瑞生洋行的推銷員穿上長袍馬褂,腦後掛着假辮子,跑到北京並引起李鴻章的興趣。推銷員在紹興師爺的指點下,故意將雷明頓一李連發步槍的名稱改爲“李氏連珠槍”,讓李鴻章以爲是自己的“美匡本家”設計的玩意,便同意購買900(支。

這些步槍正好趕上中法戰爭。老將馮子材率領中方部隊裝備了清一色的“李氏連珠槍”,拿精銳的法國外籍兵團做“試驗”。1885年3月25-28日,中法雙方在鎮南關鏖戰三天,法軍使用的Kropatchek步槍每打完一發,必須費時費力地重新裝彈,而清軍手裏的“李氏連珠槍”猶如今天的自動步槍,裝填容易,火力驚人,結果法軍死傷463人,佔總兵力20%左右。最後法軍大敗而逃,清軍一直追到諒山,史稱鎮南關大捷。

克虜伯善做“人情買賣”

19世紀,德國靠“鐵血政策”取得統一。爲該國統一戰爭立下汗馬功勞的軍火企業也隨之聲名遠揚。其中最著名的奠過於生產大炮的克虜伯兵工廠。這個家族企業的第二代傳人、號稱“加農炮之5E"的阿爾弗雷德·克虜伯熱衷於通過與國內外政要建立關係來拓展軍火買賣。他不僅對西班牙、俄國、羅馬尼亞、比利時等國展開“軍火旅行”,還特別修建了一座極盡奢華的胡格爾山莊,用於招待各國的主顧們。

1866年6月27日,中國第一個外交使團訪問德國。代表團成員張泰回國後,向位高權重的欽差大臣李鴻章報告了他對阿爾弗雷德·克虜伯的深刻印象--“他熱情好客,不像英國人、法國人那樣藐視我們的長衫、馬褂和長辮,他彬彬有禮地用盛宴款待我們這些中國人!”對於“加農炮之王”阿爾弗雷德,李鴻章早已欽佩不已。他讓手下準備一份各國大炮質量一覽表,經過比較後,認定克虜伯大炮“最爲精奧”。

1870年起,阿爾弗雷德相繼邀請上海派利洋行和信義洋行作爲自己在中國的代理商,積極拉近與李鴻章的關係。1871年,李鴻章一口氣向克虜伯兵工廠買下328門大炮。克虜伯兵工廠檔案顯示,僅1881-1896年,中國購進各類克虜伯火炮就達3116門,成了克虜伯兵工廠最大的亞洲客戶。

清政府在建設北洋水師過程中也處處照顧克虜伯家族。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舉行慶典,李鴻章和前來祝賀的克虜伯特使一起走到戰艦旁,他指着“定遠”號的大炮說:“結識克虜伯先生是我一生莫大的榮幸!”作爲答謝,阿爾弗雷德每年都通過中國駐德公使向李鴻章贈送厚禮,甚至在胡格爾山莊修建一座中國式樓臺和園林,以示對李鴻章及清政府的敬意。

1896年7月,年邁的李鴻章借祝賀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之機,不遠萬里去老朋友克虜伯兵工廠參觀。克虜伯家族第三代傳人弗裏茨·克虜伯以接待德皇威廉二世的規格,親赴車站迎接李鴻章,並在胡格爾山莊大擺盛宴,以示慶賀。

在其後的幾個月裏,清政府又從克虜伯兵工廠訂購了82門大炮。

西方向清政府賣軍火:克虜伯公司善做“人情買賣” 第2張

張之洞的“陰謀”

在中國,外國軍火商多數時候雖然能賺得盆滿鉢溢,但也有陰溝翻船的時候。

1899年,洋務派領袖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他一方面下血本採購軍火武裝湖北新軍,一方面在漢陽開辦湖北槍炮廠,力圖富國強兵。可等到槍炮廠建起後,一向把張之洞尊爲財神爺的外國軍火商都拒絕提供兵器圖紙。

正巧,俄商新泰洋行也想從張之洞的軍火採購中分到一杯羹。於是同俄國駐漢口領事協商,專門從西安運來一門先進的速射山炮,以顯示俄國武器的威力,爭取更多的訂單。大炮運到漢口後,俄國領事下帖請張之洞參觀。張之洞心中大喜:這不是送上門的機會嗎?可轉頭一想,俄國人總不至於傻到讓中國人大大方方地去拆炮畫圖紙的地步吧?

經過一番琢磨,張之洞想出一個絕招。他讓差人向俄國領事回話,聲稱自己正爲朝廷辦差,過段時間纔有空參觀。爲了讓俄國人放心,他吩咐手下將山炮先安置在武聖廟右廂房裏,門口加上六把鎖:外面貼上封條,還鄭重其事地讓俄國人檢查一遍。

俄國人見安排得這麼牢靠,也就安心地回漢口租界裏去吃喝玩樂。俄國人前腳剛走,張之洞後腳就派人把廂房後牆打個洞,派幾個內行人進去把山炮拆解,加班加點把各個部件尺寸繪成圖樣,然後原封原樣地裝配起來,封好牆洞,不漏一點馬腳。

沒過兩天,湖北槍炮廠就照圖紙造出一門山炮,可不知哪個地方出了岔子,這門大炮怎麼也無法打響。槍炮廠的管事急忙向張之洞告急,張之洞遂命人將大炮也送到武聖廟的右廂房,照樣鎖門貼封條,然後派人再鑽回左廂房,故意把俄國炮的點火裝置弄壞。管事聽得糊里糊塗,又不敢插嘴,只好照辦。

兩門炮都安置妥帖後,張之洞這才如約偕俄國領事到武聖廟觀炮。張之洞把俄國炮打量一番後,不屑地說:這門炮是抄襲湖北槍炮廠的產品。

俄國領事根本不相信。於是,張之洞就叫人打開右廂房的門,裏面果真有一門一模一樣的炮,俄國人當時就傻了眼,提議讓雙方大炮比試一番。

被矇在鼓裏的俄國炮手怎麼也打不響,慌忙進行現場修理,人手不夠只得請中國工匠幫忙。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湖北槍炮廠的工匠們在給俄國人幫忙時立刻找到大炮啞火的竅門,結果俄國炮打響了,中國炮也打響了。本想從張之洞身上賺一票的俄國人,竟然被張之洞戲弄了一把,成爲當地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