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歷史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歷史百科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歷史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歷史百科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外文名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法國詩人,1821年4月9日出生,1867年8月31日去世,法國象徵派詩歌的先驅。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法國19世紀著名的現代派詩人、象徵派詩歌先驅,作品有《惡之花》《巴黎的憂鬱》《美學珍玩》等。國外,普魯斯特、本雅明、雅各布森、列維—斯特勞斯對波德萊爾均有研究專著或論文。國內,關於波德萊爾的研究是外國文學研究的熱點,來自互聯網文獻資料數據庫檢索顯示:自1979年,有關波德萊爾的各類專題研究文獻逾300篇。從文獻分佈類別看,其中期刊文獻222篇,博碩論文37篇,會議及報紙文獻10餘篇等。從研究內容看,涉及波德萊爾的美學思想、作品文本、中西比較、解讀賞析等。現將研究情況綜述如下: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歷史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歷史百科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

波德萊爾的美學思想研究

關於波德萊爾(以下簡稱波)美學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現代性、應和論、審醜論等方面。“應和”之說明確提出見之於波《論一八五五年世界博覽會美術部分》:他的手指痙攣,被筆弄成癱瘓,再也不能靈活地奔跑在應和的廣闊鍵盤上了。郭宏安以爲,波的應和論的來源是瑞典斯威登堡神祕主義、德國霍夫曼應和論、法國傅里葉相似論,集中體現在作爲“象徵派的憲章”——《應和》詩當中。劉波採用法國批評家的方法論,從橫向和縱向兩維分析了巴爾扎克、埃斯基若(Esquiros)、愛倫·坡等人及其思想、觀點、作品與應和論產生的關係,以及應和論對其文學創作和評論產生的影響。周頌喜的研究以爲,波的感應(應和)論包括了三種應和關係,即人與自然、自然與自然之間,人與各種感覺之間,人與上帝、人間與天堂之間。基於艾略特的波是“所有國度中現代詩人最偉大的原型”的觀點,龔覓研究了波的審美現代性問題,以爲慾望主題是理解波作爲“美學上的現代派”的關鍵,現代人的精神悲劇改變了生存和寫作意義,波藉助詩歌和散文創作實現了深淵中的救贖。朱玉蘭在其碩士論文中專題闡述了波審美現代性的主要表現,即本真個體性、瞬時碎片性、審醜獨特性等,結合《給一位過路的女子》《浪漫派的夕陽》《現代生活的畫家》等詩、文、論進行了文本分析。鍾麗茜與龔覓、朱玉蘭等也特別留意了波詩中的“現代性意義危機”和“救贖”,認爲波的詩具有強烈的現代特色,表現出意義危機和精神危機,將古典美引入詩歌,彌合震驚體驗和心理裂痕,達到詩歌意境的完滿。郗戈、劉曉男、肖偉勝、劉略昌、殷曼楟等的研究成果觀照了波的審美現代性問題。陳君的學位論文綜合分析了波在美惡論、應和論、現代性論等方面觀點,認爲波開拓了富有強度感的現代審美經驗,代表了其藝術理想,即具有現代性精神的、富有隱喻和暗示的、純粹的、最高的美的藝術。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歷史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歷史百科 第2張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

波德萊爾其人其作綜論

程抱一對波德萊爾其人其作尤爲推崇,以爲應透過波的“荒唐放蕩行爲”看到“態度嚴肅、眼光深遠的藝術家”,且“超越了前代與同代的詩人”,同時基於《憂煩》《靜思》《老婦》《死亡》《腐屍》等詩枚舉釐析和敘述波的人生遭際,多用如“寧靜的境界”“精神超越”“具有靈魂”“真愛”“至美”“真生”等語詞,欣賞讚美溢於言表。廖星橋將波與雨果對比研究,以爲波是“出類拔萃者”“不畏強雄的競爭者”“聰明的競爭者”,其作品“精雕細鑿,尖銳深刻”“重點突出”,是“小巧玲瓏的工藝品”“爐火純青的鋼刀”,是“小協奏曲”“小提琴獨奏”。王林遴選和賞析了波的多篇詩作,指出波之所以成爲“賤民歌手”的主要原因在於不幸的命運,贊同阿拉貢、列維克、戈蒂耶、高爾基等人的評價。連鋼的來自《波德萊爾詩選》的譯文,從“青年時代”“一次美好的旅行”“文學創作”“最後的生涯”等四個方面譯介了其人其文梗概。劉穎的研究成果則以“新”爲關鍵詞,介紹了波的人生,分析和得出對《惡之花》的結論,即創作方法新、結構新和內容新,從而成爲世界詩歌寶庫中“無以倫比”“令人戰慄”的“藝術珍品”。李凌鴻以波的詩歌文本爲佐證,以其人生閱歷爲註腳,通過對“愛情原型”“感官追求”“精神之戀”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以爲“《惡之花》是波精神戀曲的變奏”,體現了詩人的抑鬱與理想、反叛與追求。

波德萊爾詩歌解讀賞析

波的散文、詩歌、著作等得到了學者的普遍關注和重點研究。王光明專題賞析了散文《暮色》《情婦的畫像》。《惡之花》成爲研究的焦點。鄭克魯解讀了《憂鬱之四》,認爲其“寫得最成功”“頗有特色”,象徵手法、意象選擇、寫醜、通感等方面的創新“劃時代”。有研究者以濃郁的欣賞情愫,飽蘸詩意地置身其中,極度個人化地解讀了《惡之花》的藝術特質,具有“自瀆之美”,又有英雄氣、惡魔氣、貴族氣,讀罷“血脈僨張”。上官燕以詩歌《人羣》爲樣本,着重考察了其都市抒情詩,解析提取了其中的現代性體驗、敏感意識等內核,具有詩意的神祕美。宋軍細緻入微地分析了《告讀者》詩中的對應關係,解讀了其中蘊藏的失落感與墜落感、痛苦與無聊、誘惑與吸引等複雜感知。王敏通過對《致一位過路女子爲例》的研讀,指出詩人獨到的女性意識,特別強調了女性善與惡、美與醜的兩重“矛盾性”。胡曼莉從譯介學的角度,立足對《腐屍》原詩和不同譯本的分析,指出其體現了“惡中之美”的觀念,具有“現實詩的啓示意義”,相較而言傾向郭宏安的譯文。《時鐘》《黃昏》《港口》等篇目也得到了研究者的一定關注。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歷史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歷史百科 第3張

  郭紹華

跨越時空的比較研究

近年來,比較成爲關乎波德萊爾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且比較對象、比較領域、比較內容豐富多彩。張纘等將其與美國詩人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比較,認爲其遭遇相似、詩風相近,叛逆個性、真情爲美、現代主義等方面有共同之處。劉源在其學位論文中將其與九葉詩人——陳敬容比較,認爲陳之都市題材詩歌創作、意象選擇、抒情基調、象徵手法多受波影響,但有自己借鑑吸收消化之取捨。李丹等將波與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たにざきじゅんいちろう)比較,以爲兩者皆有“頹廢着色的人生教誨”和“殊途同歸的審醜視角”,故而同意“官能世界的醜塑造觀念世界的美”。向天淵研究了波與李金髮詩歌死亡主題差異,主要存在於所用意象、描繪側重、詩歌意義方面,認爲釐清異同有助於“對象徵主義詩歌作出恰當的價值判斷”。文雅將其與聞一多比較,通過分析兩者詩歌功用說、審美視角、詩藝貢獻等,提出聞一多對波有契合與傳承的內在關聯。李永毅將其與T.S.艾略特比較,認爲兩者詩歌“整體的精神氣質”明顯相通,詩學觀念方面均有藝術自治、反唯美、抑制個性、擴大題材的表達和實踐,但風格迥異、氣質懸殊。另外,還有學者將其與老子、荀子、莊子、陶淵明、李賀、魯迅、戴望舒、艾青、卞之琳以及愛倫·坡、薩特、福柯、霍夫曼等比較研究,發現了他們閱歷、思想、創作等方面的異同。

除上述之外,關於波德萊爾在中國的影響也得到了學者的充分關注,研究成果日趨豐富。殷峻研究了波對李金髮詩歌創作的影響。郭紹華梳理了1919—2000年間波在中國的譯介和研究歷程。劉波、尹麗基於對史料文獻的鉤沉釐析,研究了波的漢譯歷程。楊玉平重點關注和研究了波對“前朦朧詩”詩人,特別是對食指、芒克、根子、多多、北島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