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鄭和與建文帝有什麼聯繫 建文帝失敗的原因分析

鄭和與建文帝有什麼聯繫 建文帝失敗的原因分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明朝時期,曾經有一場世界範圍內的航海拓展,主導人便是永樂帝的親信鄭和鄭三保,鄭和下西洋給明朝的外交事業帶來了巨大的改革,但在那時卻私下有人流傳說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爲了尋找建文帝,那麼鄭和建文帝又有什麼淵源呢呢?  

鄭和與建文帝有什麼聯繫 建文帝失敗的原因分析

  鄭和

鄭和的身份是永樂帝朱棣的親信,如果鄭和真的帶有去尋找建文帝的任務,那麼發號施令者非永樂帝朱棣莫屬。那麼永樂帝爲何要下一道這樣的命令呢?永樂帝朱棣因不滿太祖傳位於皇長孫朱允炆,外加上朱允炆上臺不久便要削減藩王,於是朱棣帶兵謀反,在經歷了好幾番的相互較量後,朱棣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攻進京師,成爲第一任的皇帝。但是一場大火後,只剩下幾具燒焦的屍體,已經無法辨認出裏面是否有建文帝,永樂帝派出鄭和下西洋,應該是帶有一定的目的的,於是便有史學家猜測永樂帝因不確定建文帝是否還在世,於是派出鄭和下西洋去追捕建文帝。

但是也有人認爲這種傳言其實是並不可信的,爲何這樣的說呢?原因有以下兩點:

其一、在大火之中的屍體中雖然無法確定是否有建文帝,但是永樂帝也無法確定建文帝沿着海路逃跑了,既然無法確定那麼爲何會派出鄭和下西洋呢?

其二、鄭和的最後一次下西洋之時,永樂帝早已駕崩,離開了這塵世間,所以如果鄭和真的有命令,在邏輯上似乎難以將人說服。

 探究建文帝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的慘敗的原因,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除了對建文帝最終結局感興趣,最主要的是探究建文帝在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優勢的情況下,爲什麼會在短短四年後就失敗了,而且結局非常悲慘,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們探究一番。  

鄭和與建文帝有什麼聯繫 建文帝失敗的原因分析 第2張

  建文帝

建文帝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建文帝生性軟弱仁慈,沒有身爲帝王該有的果斷謀略。建文帝從小接受嚴格的儒家教育,最講究仁義道德,他不願揹負誅殺叔叔的罪名,正是這份仁慈害了他。朱允炆在下令削藩之初便下令不準誅殺朱棣,但是行軍打仗最講究就是擒賊先擒王,建文帝未必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由於他的這一命令,爲日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二是建文帝不善用人。他身邊都是一羣儒生,這些人往往只會照本宣科,滿口仁義,根本不懂軍事,更沒有一個可以任用的武將,而朱棣從小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既鍛鍊了他的膽識,又在身邊聚集了一批忠臣良將,而朱棣手段高明,牢牢籠絡住這些部下,終於在靖難之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建文帝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建文帝的統治集團內部不和,當時朝廷內部對削藩之事議論紛紛,流言四起,但是建文帝根本不能知人善任,更不會明辨是非,採納忠臣諫言,而且由於他的軟弱,也不能很好的制止這些言論,從而動搖了統治集團內部的根基,給朱棣可乘之機。

建文帝諡號什麼

在我國的封建社會,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一般爲皇帝,皇帝名義上是擁有了最高集權者,也是萬衆所期待的明主。在一個皇帝百年之後,他將會獲得一個諡號。但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之中,卻有一個特殊的皇帝,那便是明朝的建文帝。如果有人想知道建文帝的諡號,那麼將會得到一個讓人十分失望的答案,建文帝是沒有諡號的。那麼到底什麼叫做諡號?怎樣的人才能擁有諡號?爲什麼建文帝沒有諡號呢?  

鄭和與建文帝有什麼聯繫 建文帝失敗的原因分析 第3張

  建文帝

首先先解釋一下諡號的準確含義。諡號,是東南亞國家中具有一定重要地位的人逝去之後,根據他的生平作爲和性格喜好等因素給予的一個稱號,這個稱號一般代表了評價性,不論善惡。

根據諡號的定義可以看出,具有一定地位的人均是可以有諡號的,這些人中當然也包括皇帝,畢竟他是一國的主宰,很多事情都是以皇帝的意志爲轉移點的,皇帝的諡號不同一般人的,是必須由繼任君主所給予的,一般人是不可能給予皇帝諡號的。

那爲什麼建文帝沒有諡號?這的確是令人費解,也震驚了整個明朝。

第一、建文帝的諡號是由他的繼任者所授予的,建文帝是繼任者是永樂帝朱棣,永樂帝的帝位並不是建文帝所承認的,既然都不是建文帝默認的皇帝,永樂帝從主體資格上來說,其實是名不正言不順的。

第二、建文帝的諡號應該是在他死之後頒佈,但是永樂帝攻破京都之時,並沒有辦法確認建文帝已經仙去,既然無法確認生死,沒有諡號也是可以理解的。

建文帝的兒子介紹

靖難之變之後,朱棣成了明成祖,然而建文帝朱允炆卻下落不明。那麼建文帝留下了後代了嗎?建文帝的兒子又是誰?史書記載建文帝朱允炆實際上有兩個兒子,長子名爲朱文奎,次子名爲朱文圭。  

鄭和與建文帝有什麼聯繫 建文帝失敗的原因分析 第4張

  建文帝畫像

朱文奎出生之後,朱元璋說:“日月皆終,大凶之象。”於是朱文奎很不討朱元璋的喜歡。建文元年時,朱文奎被立爲皇太子。建文四年,朱棣叛亂舉兵進攻南京之後,建文帝不知去向,而建文帝的兒子朱文奎也一起消失不見,很有可能是建文帝帶着朱文奎一起逃跑了。

朱文圭是朱允炆的第二個兒子。當時朱棣實行“清君側”,率領軍隊攻破南京時,朱文圭只有兩歲,後來明成祖將其長期關在廣安宮內。明英宗復辟之後,不忍心再將建庶人(朱文圭)幽禁,於是想要將其釋放。明英宗當天就奏明太后,但是明英宗身邊的人害怕建庶人出來會有變故,但明英宗表示一切看天命。於是英宗下令讓建庶人住在鳳陽修建好的房屋裏,還給建庶人娶妻生子。這一舉動是明英宗的明智之舉,太監到鳳陽宮告訴建庶人,建庶人聽後非常高興。朱文圭被放出來的時候已經五六十歲了,因爲他自小就被幽閉在宮中,沒有與外部接觸導致他連牛馬也不認識,實際上跟一個小孩子差不多。不久以後,朱文圭便逝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