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恩佐·法拉利名言 恩佐·法拉利性格

恩佐·法拉利名言 恩佐·法拉利性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恩佐·法拉利,意大利法拉利汽車公司的創始人,外文名Enzo Anselmo the Commendatore Ferrari,生卒時間1898年2月18日-1988年8月14日。

恩佐·法拉利名言 恩佐·法拉利性格

早期時代

童年

1898年2月18日,恩佐出生在意大利的摩德納。由於天降大雪,父親阿爾弗雷德在兩天後纔到博洛尼亞爲恩佐登記,所以恩佐一出生就有了兩個“生日”。

1908年,父親帶着10歲的恩佐觀看了在博洛尼亞舉行的一場汽車大賽,使得恩佐對賽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3歲時,恩佐已被允許獨自駕駛汽車,當時恩佐的家中已經有了一輛汽車。

求學和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儘管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父親還是將恩佐送入了摩德納的技術學院。十分悲慘的是,就在同一年,恩佐的家被毀。1915年,恩佐被迫中斷學業,在博洛尼亞的消防隊中找到了一份工作。1916年,恩佐的父親因流感辭世,恩佐的哥哥也在戰鬥中陣亡。在1917年底,恩佐·法拉利應徵入伍,負責在後方爲戰馬釘馬掌。1918年,恩佐患西班牙流感,被遣送回家,途中卻發現父親經營的鋼鐵作坊破產倒閉。

參與車賽

康復後的恩佐希望在菲亞特公司的賽車部獲得一份工作,以減輕家庭的負擔和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儘管有博洛尼亞消防隊隊長的推薦信,恩佐仍然無法獲得這一份工作——原因是不能證明自己在技術和工程師方面接受過完整教育。後來,恩佐在都靈的一家汽車底盤製造廠擔任質量監督員。

短暫地回到家鄉休整之後,恩佐重新尋找工作,最終在Giovannoni公司成爲了一名工人。得益於這一段經歷,法拉利後來被CMN公司聘用。 1919年10月5日,在帕爾瑪-雷吉奧爬坡大賽上,恩佐首次作爲一名賽車手登場,僅位列第12。11月23日,在西西里島的一場汽車大賽上,恩佐獲得了第9名。而在途中他甚至遭遇了狼羣的追逐。1920年,法拉利轉會到更強的阿爾法·羅密歐車隊,並在轉會後的第一場比賽中取得了第2名。 1923年,恩佐結識了巴拉卡伯爵夫人,後者是一戰時著名的意大利王牌飛行員弗朗西斯科·巴拉卡的母親。巴拉卡伯爵夫人要求將兒子的飛機上的“躍馬”徽章繪在法拉利的賽車上,法拉利接受了。這個盾徽後來成爲了法拉利公司的商標。 1924年,恩佐在備戰法國大獎賽時宣佈退役,負責阿爾法·羅密歐公司的市場營銷工作。1927年,恩佐復出。

創立車隊

1929年11月,法拉利和另兩名車手建立了法拉利S.p.A公司,簡稱法拉利公司。當時阿爾法·羅密歐正有退出賽車界的打算,恩佐趁此機會承包了一些車手的賽車組裝、維修、運輸等工作,而阿爾法·羅密歐公司只需投資法拉利公司。恩佐用這種方式贏得了很多贊助,包括倍耐力輪胎、殼牌石油和博世公司等。

車手

恩佐很快就招攬了50餘名車手,其中最有名的是塔吉奧·努沃拉里和恩佐本人。在此後的多場大獎賽中,法拉利車隊屢次取得勝利,而努沃拉里多次領先恩佐。1932年1月,恩佐以兒子迪諾出生爲由退役。

管理

成爲車隊全職管理人員的恩佐,在1933年面對了第一個危機。當時法拉利的東家——阿爾法·羅密歐決定退出賽車界。後來在固特異公司的支持下,阿爾法·羅密歐將自己的賽車業務外包給了法拉利,並贊助了兩臺最新的賽車。

1937年,爲了和強大的德國汽車聯盟公司抗衡,墨索里尼讓阿爾法·羅密歐公司重返賽車界,和法拉利車隊合併。合併後,法拉利和上級出現了嚴重的矛盾。合作於1939年破裂,法拉利再次組建了一家公司,擁有一個小型工廠,並把兩輛賽車送上了1940年的“千里大賽”。

二戰

1940年之後,歐洲的賽車運動因爲二戰而全面停止。恩佐·法拉利在馬拉內洛開設了一家小工廠,生產機牀。1944年工廠毀於戰火。

二戰之後

 重新創業

1947年,法拉利成立了Scuderia Ferrari公司,生產出第一輛車法拉利Tipol25。以後3年法拉利又相繼生產Tipo166、Tipo195、Tipo212、Tipo225等賽車。由於賽車需要在賽車場上才能露面,因此法拉利積極參加各種汽車大賽,藉以宣傳自己的賽車。由於法拉利獲獎過無數,逐漸成爲意大利汽車業的形象代表,也因此得到不少贊助。1969年獲得菲亞特入股。

喪子之痛

1932年1月19日,他的兒子迪諾(Dino)出世,這給他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他對兒子非常疼愛,爲了多與兒子在一起,他甚至放棄了職業賽車手的工作。然而,1956年,他唯一的親生兒子迪諾卻過早去世,這對法拉利的打擊很大,如同優秀賽車手在遙遙領先即將衝向終點時,突然沒把握着方向盤而翻車一般。從此,法拉利鬱鬱寡歡,極少在公開場合露面。每次外出時,始終戴着黑領帶,戴着墨鏡。不僅在賽車場上見不到他,即使公司的重大決策,也是他通過觀看電視熒光屏和助手的資料來制定的。爲此,車隊的賽車手有抱怨情緒,如果法拉利能親臨現場督戰,那麼法拉利車隊的成績一定會更好。

參考文獻

克里斯蒂娜·奧佩曼. 法拉利傳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ISBN 730007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