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歷史上孔子天命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歷史上孔子天命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想知道歷史上孔子天命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嗎?孔子曾說過:“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這第一畏便是天命,意即敬畏上天的意志。孔子的弟子子夏也說過:“商聞之矣: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似乎孔子十分相信命定之說,即後來西方所說的宿命論。事實究竟如何,我們需要深入探討一番。

宿命論認爲人世間發生的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由上帝或上天等神祕力量在冥冥之中對世事進行預先安排,是人爲無法轉移改變的。

“宿”有過去之意,也就是說,每個人在出生之前就已經被決定好了整個人生歷程,且不管你是否意識到宿命,是否想要抗爭,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都是“命中註定”。可以看出,宿命論的觀點是無比消極的,它一味強調命定之詞,完全否定人的意識的能動作用。

歷史上孔子天命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那麼孔子敬畏的到底是什麼呢?

“巍巍乎!唯天爲大,唯堯則之。”孔子說堯將天作爲榜樣,恩德廣闊無邊。顯然,孔子的觀念裏,自然的“天”,即我們擡頭所仰望的“天”是十分偉大的存在,連帝王堯都要虔誠地以天爲榜樣,何況其他人呢?

無獨有偶,孔子還說過:“夫子之不可及也,由天之不可階而升也。”此句將天實體化,表明天是不可以通過階梯而登上去的,而登不上去的天不就是自然界所定義的代表宇宙空間的“天”嘛。

再細思一番,孔子的天似乎又並不僅限於自然的“天”。“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季的自然更替,萬物的本性生長,這樣的“天”的含義比代表宇宙空間的“自然之天”更深一層次。

四時行,萬物生,是代表自然規律的“天”,敬畏自然規律,注重人與自然的關係,“履時以象天 ”,“春夏秋冬育護天下”,與自然和諧相處,遵循萬物法則,是孔子對又一層“天”的主張與敬畏。

此外,衆所周知,孔子重仁,關注“人”本身,對人、人與人所構成的社會,孔子更是敬畏有加。“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天”可以生德,可以將德賦予別人,擁有德的孔子絲毫不畏懼桓魋的迫害。此足以見出孔子對道德之“天”的崇奉。同時,能佐證孔子人倫道德之“天”觀點的還有現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徐復觀先生

歷史上孔子天命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2張

徐先生在《向孔子的思想性格迴歸》一文中明確提到“天是最高道德存在的觀念,春秋時代已出現”。結合孔子對“禮”的極力推崇,“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難看出人們的道德觀念和人性的善,爲先天所賦予,這是人性的依據。人倫道德、社會法則之“天”乃根源之天,此則孔子敬畏虔信的第三層“天”。

總而論之,孔子所信奉敬畏的是“自然之天”、“萬物規律之天”、“人倫道德之天”,這些與宿命論宣稱的無法預知且操縱一切的神祕力量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