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立下滅蜀大功的鄧艾卻未得善終,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立下滅蜀大功的鄧艾卻未得善終,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立下滅蜀奇功,卻冤死在自己人手下,究竟是何原因造成鄧艾的悲劇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鄧艾是曹魏伐蜀的主將之一,他配合鍾會,偷渡陰平小道七百里,孤軍殺入成都平原。在綿竹之戰中,他打敗諸葛瞻率領的蜀軍,迫使劉禪投降,成就了滅亡蜀漢的大功。但是,立下如此大功的人卻未得善終,這一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

立下滅蜀大功的鄧艾卻未得善終,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鄧艾之死始末。

鄧艾是司馬懿一手提拔的將領,他身有口吃的毛病,但是不影響軍事能力的發揮。在跟隨司馬懿作戰中,鄧艾逐漸嶄露頭角,併成爲獨當一面的大將。在母丘儉叛亂的時候,他斬殺母丘儉的使者,並主動出兵,表明了自己的立場。隨後,他被派往關隴一帶,成爲姜維的勁敵。

在鄧艾來到關隴的時候,正是曹魏遭受洮西慘敗之後。鄧艾以自己的能力,抵禦了姜維隨後發動的進攻。在鄧艾的努力下,姜維的多次進攻都以失敗告終。鄧艾後來回憶起這一段的戰鬥經歷,還自負地說姜維也是一時雄兒,只是因爲遇到了自己,才一蹶不振。

在曹魏發動伐蜀之役的時候,鄧艾作爲右路軍配合鍾會的主力進攻。他先是在沓中牽制姜維的蜀軍主力,使得鍾會得以輕易拿下漢中。後是前往面見鍾會,向他獻上偷渡陰平之計。在鍾會的認可下,鄧艾進行了軍事史上有名的戰例。

鄧艾趁鍾會在劍閣牽制姜維的機會,率領部下偷渡陰平。他們艱難地走過長達七百里的無人地帶,襲取了江油。在綿竹之戰中,鄧艾率部擊破了諸葛瞻最後的抵抗。走投無路的劉禪只得被迫投降,蜀漢隨之滅亡。

立下滅蜀大功的鄧艾卻未得善終,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2張

在滅亡蜀漢之後,鄧艾忙着接收蜀漢政權,對蜀漢君臣進行安撫。他還向司馬昭報告,陳述下一步滅吳的方略。可是讓鄧艾始料不及的是,他的殺身之禍已經臨頭了。鍾會奉司馬昭的命令,派衛瓘捉拿了鄧艾父子,用檻車送往京師。

在鄧艾走到一半的時候,成都又發生了變亂。鍾會和姜維企圖謀反的消息走漏,引起了魏軍的動亂。亂軍放出被鍾會關押的將領,殺死了鍾會和姜維等人。鄧艾的部下去追趕鄧艾,想要放出鄧艾。衛瓘爲了斬草除根,便派田續去誅殺了鄧艾父子。可憐一代名將,就這樣糊里糊塗斷送了性命。

二、鄧艾的死因。

鄧艾在被抓的時候,曾經仰天長嘆,說“白起之酷,復見於今日矣”。他死到臨頭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還把自己和白起相提並論。不過,雖然他的事蹟和白起不盡相同,他得罪的原因卻是一樣的,那就是不聽上司的命令,碰了當權者的逆鱗。

在鍾會和鄧艾出征的時候,擔任司馬昭相國府西曹屬的邵悌,就對此心懷疑慮。他私下問司馬昭的心腹相國參軍劉實,鍾會和鄧艾是否能夠滅蜀。劉實回答他說,滅蜀成功是肯定的,但是恐怕這兩個人都不會回來了。邵悌再追問什麼原因,劉實只是笑着不再說話。

僅僅從這件事,我們就可以看出鄧艾此行兇多吉少,司馬昭對他已經動了殺心。鄧艾對此也有預感,他臨出兵的時候做夢坐在山上,山上還有流水。他的部下解釋說,這個夢的意思是這次出兵一定能夠滅蜀,不過怕不能回來了,鄧艾爲此十分不高興。

那麼鄧艾和司馬昭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他對前途感到如此悲觀。在出兵之前,鄧艾爲了是否出兵伐蜀的問題上,和司馬昭發生了激烈的衝突。鄧艾認爲伐蜀的時機未到,堅決不同意伐蜀,並且上書說明自己的意見,拒不接受命令。司馬昭對鄧艾的做法十分擔心,於是派他的主簿師篡去向鄧艾做工作,並且留在鄧艾那裏擔任司馬職務。

立下滅蜀大功的鄧艾卻未得善終,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3張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疑點。那就是鄧艾在日後在戰役中,可以看出他早就有偷渡陰平的打算。他和部下對討伐蜀漢也有勝利的信心,那他爲什麼要反對這一戰役呢?這一原因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不過從司馬昭派師篡到鄧艾軍中勸說他服從命令,並且留在鄧艾軍中任職,明顯是派師篡去監視鄧艾的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司馬昭對鄧艾是十分不放心的,這正是鄧艾冤死的最大根源。

等到了劉禪投降之後,鄧艾的所作所爲更是犯了司馬昭的大忌。他擅自做主封劉禪爲驃騎將軍,讓自己的部下接受各地的政權。他還對蜀漢投降的文武官員,各自加官進爵。這一切都沒有通過司馬昭,引起了司馬昭的不滿。於是司馬昭派衛瓘去警告鄧艾,說他做事要先報告,不能獨斷專行。

鄧艾根本就沒有把衛瓘的話當回事,還強詞奪理頂撞衛瓘。這時鐘會已經接受了姜維的投降,大軍前往成都。出於對鄧艾的嫉恨,也出於自己將來謀反的需要,鍾會在鄧艾給司馬昭的書信上做了手腳,把言辭改得更加傲慢無禮。這終於讓司馬昭忍無可忍,命令抓捕鄧艾,直接造成了鄧艾的悲劇。

其實鍾會修改鄧艾的書信是多此一舉,本身司馬昭對鄧艾就不放心,早就想處置他。鄧艾在蜀中的所作所爲更是讓司馬昭下定了處置鄧艾的決心。因爲關隴軍團是司馬氏起家的軍隊,絕對不能落入異己的手中。對於鄧艾寧可錯殺,也不能錯放。

所以司馬昭才果斷誅殺了鄧艾父子,並在很長時間裏沒有赦免他。這是因爲司馬昭認爲,鄧艾雖然沒有謀反,但是他的所作所爲並不能代表他沒有謀反之心。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鄧艾的剛急的性格,讓他自投死路。

結語:

鄧艾的悲劇根源在他自己身上。他的性格過於剛急,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鄧艾最後死在自己的過去部下的手中,就可見一斑了。正是他的這種性格,做事獨斷專行,引起了司馬昭的猜忌。可是鄧艾不但屢教不改,在滅蜀之後還變本加厲。最終忍無可忍的司馬昭採取了斷然措施,一舉誅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