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漢中之戰時既然曹操還有餘力,爲什麼要主動放棄漢中?

漢中之戰時既然曹操還有餘力,爲什麼要主動放棄漢中?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在漢中之戰中,曹操在雙方勝負未分之際,爲何放棄漢中主動撤軍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曹操從漢中撤軍,持續近兩年的漢中之戰落下帷幕。在此之後,劉備進位漢中王,事業達到了頂峯。不過曹操的撤軍是主動放棄漢中,在撤軍途中並沒有遭到劉備軍隊的襲擾,甚至從容地撤走了當地數以萬計的百姓,只給劉備留下了赤地千里。那麼,既然曹操還有餘力,爲什麼要主動放棄漢中呢?

一、序戰的失利使得曹操的形勢不利。

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曹操親自率領曹軍主力,從長安出斜谷道,進入漢中。對於曹操的親自來援,向來對曹操十分忌憚的劉備卻豪情煥發。劉備對手下說,曹操這次雖然親自領兵前來,也會無所作爲,我終究要佔領漢中。劉備這樣說話,是因爲在此前的戰爭中,蜀軍已經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在形勢上佔據了上風。

早在建安二十二年十月,法正就勸說劉備進軍漢中。他說曹操打敗張魯,奪取漢中後,趕緊北還,沒有繼續進軍益州,肯定是國家內部出現了緊急情況。現在他留在漢中鎮守的夏侯淵、張郃的能力比不上益州的蜀軍將帥,如果劉備進攻漢中就一定能夠奪取它。在此後再利用漢中,進可攻退可守,機不可失。

漢中之戰時既然曹操還有餘力,爲什麼要主動放棄漢中?

劉備採納了法正的意見,派兵對漢中發動進攻。隨後於建安二十三年春,劉備親自出馬,率領蜀軍主力對漢中發動了進攻。在這場戰爭中,由於有法正爲劉備出謀劃策,劉備取得了定軍山大捷。曹軍在漢中的主帥夏侯淵被黃忠斬殺,曹軍因此士氣一蹶不振,危在旦夕。

曹操在接到漢中危急的消息後,率軍趕到了戰場。可是此時劉備已經佔據了戰場的主動權,曹操也無力迴天。劉備憑藉已經佔據的有利地勢,堅守不出,不和曹操發生決戰。這使得曹操進退兩難,在相持了很長時間後,曹操無計可施,只得撤軍。

二、雞肋與咽喉的差異。

曹操在撤軍前夕,曾經對漢中發出了感慨。在吃晚飯的時候,他的手下來問夜間的口號。正巧在晚飯中有一道雞湯。曹操看到雞湯中的雞肋有感而發,傳令爲“雞肋”。他的手下謀士楊修因此判斷曹操有了撤軍的心思。因爲雞肋肉少,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也正是曹操對漢中的認識。

這是因爲漢中的得失,對曹操的根本的影響不大,無法對曹操的統治構成嚴重的影響。在漢中與關中之間,相隔着險峻的秦嶺山脈。就算是曹操丟失了漢中,還可以評價秦嶺天險防禦關中。再加上漢中與關中經過常年的征戰,早已經被戰爭摧殘得滿目瘡痍。就算得到漢中,對曹操政權也沒有多大補益。

可是在劉備集團的眼中,漢中的意義要重要得多。在漢中之戰中,劉備爲了前線的需要,催促諸葛亮動員後方進行支援。諸葛亮對此拿不定主意,便詢問手下楊洪的意見。楊洪一針見血地說,漢中是益州的咽喉,這是益州存亡的機會,如果沒有漢中就會失去益州。這是家門的禍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還有什麼可疑的?

諸葛亮聽取了楊洪的意見,對益州後方進行了總動員,全力支援漢中前線的戰爭。我們可以看到,相比曹操的雞肋認識,劉備陣營則把漢中看作生死存亡的咽喉。因此,雙方在漢中之戰中的作戰意志有着巨大的差別,最終曹操堅持不下去,主動撤軍。

漢中之戰時既然曹操還有餘力,爲什麼要主動放棄漢中? 第2張

三、漢中險峻的地形加劇了曹操的困難。

在諸葛亮時期,曹魏皇帝曹睿曾經想要先發制人,對漢中發動進攻。他和手下的孫資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孫資並不贊同曹睿的意見。他反對曹睿出兵漢中的主要理由就是漢中的地形險峻,難以克服。

孫資舉的例證就是當年漢中之戰後,曹操總結的經驗教訓。曹操經常說,南鄭簡直是一個天獄,中斜谷道是五百里的石穴。曹操直截了當地說明漢中的地形深險,能夠救出夏侯淵的餘部就已經十分不容易。這就說明了漢中的險峻地形對曹操作戰的不利影響。

由於在曹操親自救援漢中之前,劉備已經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擁有了戰場的主動權。劉備佔據了漢中各個軍事要點,憑藉着險峻的地勢堅守不戰。這使得曹操陷入了求之不得的境地,只得與劉備轉入對峙。

漢中險峻的地形不但制約了曹操的軍事行動,更是嚴重影響了曹操的後勤供應。由於秦嶺天險的阻隔,曹軍的糧草供應十分困難。而劉備一方面不和曹軍進行主力決戰,一方面派出小部隊對曹軍的後勤通道進行襲擾,越發加劇了曹軍後勤的負擔。

這樣,隨着雙方對峙的時間延長,曹軍的處境日趨困難。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曹軍的損失會越來越大。到最後,很可能會產生量變引起質變的情況。曹操認清了曹軍的處境,在沒有取得漢中之戰勝利的可能的情況下,果斷選擇了撤軍。

四、曹操的身體狀況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整個漢中之戰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一直在襲擾着曹操集團,那就是曹操的身體狀態越來越糟糕,已經步入生命的倒計時。曹操在此時已經六十多歲,由於長年征戰,身體留有多處傷病。由於年事已高,這些傷病折磨着曹操,使得他的體力、精力大不如前,嚴重影響了他的行動。

漢中之戰時既然曹操還有餘力,爲什麼要主動放棄漢中? 第3張

在漢中之戰前期,曹操雖然知道夏侯淵不是劉備的對手。可是他只能給夏侯淵寫信提醒,卻不能親自趕往前線指揮。在夏侯淵戰死,漢中的曹軍陷入滅頂之災的時候,曹操才被迫親自率軍前往救援。可是由於自身的身體原因,使得曹操在作戰指揮上,作戰意志上都不能發揮出日常的水平。

而且由於曹操的身體狀況,使得他的統治區內部也危機四伏。那些對曹操統治心懷不滿的人們,都伺機而動,叛亂此起彼伏。曹操知道自己時日不多,更讓他對自己的統治放心不下,急於解決政權的交替問題。在漢中之戰中,曹操見沒有取勝的希望,就把軍隊撤出,急於趕回京師。

即便如此,在曹操撤軍期間,關東就出現了對曹魏極爲危險的情況。且不論在曹魏控制區發生的叛亂,劉備派部下孟達攻佔了房陵、上庸,而關羽更是率領荊州的主力發動了襄樊之戰。由於曹操身體原因,不能親自救援襄樊,只得把部下分批投入樊城前線。

這給了關羽各個擊破的機會。關羽抓住曹軍的弱點,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一時間曹魏的控制區一片混亂,曹操爲此想要遷都躲避關羽的鋒芒。只是因爲孫權出兵偷襲荊州,夾擊消滅了關羽,才使得曹魏逃過一劫。但是曹操也已經病入膏肓,出入只能依靠乘輦而行。在關羽的首級送到之後沒幾天,曹操也撒手人寰了。

結語:

漢中之戰中,曹操在雙方勝負未分的時候,就主動撤軍了。這主要是因爲在戰役前期曹軍遭受的慘敗,使得曹操失去了先機之利。再加上漢中對曹操的統治區影響不大,被曹操視爲雞肋。可是漢中對於劉備則是咽喉之地,雙方的戰鬥意志完全不同。

再加上由於前期的敗仗,所有戰略要地幾乎全被劉備佔據。漢中險峻的地形,在限制了曹軍作戰的同時,又嚴重影響了曹軍的後勤供應。最重要的是曹操的身體傷病交加,已經進入生命的倒計時。他急於回去安排好自己的後事,對漢中之戰也就敷衍了事,見好就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