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清朝時期漢族官僚是什麼時候崛起的 從嘉慶除掉和珅說起

清朝時期漢族官僚是什麼時候崛起的 從嘉慶除掉和珅說起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清代大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清代什麼時期開始漢族官僚崛起?

和珅跌倒,不是嘉慶吃飽,而是滿人本位主義破產。從這個時候開始,漢族官僚就在醞釀崛起了。

當然,滿人本位主義不會徹底破產。

因爲大清皇帝的支柱力量就是八旗子弟,也就是滿人。滿人和八旗子弟能撐得住場面,大清皇帝也才能穩坐釣魚臺。

但是,鴉片戰爭以後,趕上了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但逢變局,就一定要唯“才”是舉,而不會建制派當道。這時候,大清以及大清皇帝也只能唯“才”是舉,而不能在體制設計上偏袒滿人或搞滿漢平衡了。

所謂唯“才”是舉,簡單說就是誰有本事、誰上臺。沒有本事的,即便上了臺,也沒用,因爲根本站不住。

所以,回答漢族官僚是什麼時候崛起的問題,首先需要溯因大清官場的建制化特色;其次溯因到乾隆和嘉慶朝的政策轉向。

清朝時期漢族官僚是什麼時候崛起的 從嘉慶除掉和珅說起

乾隆朝的頂級權臣,非和珅莫屬。但和珅的出身和起步並不高。他不是滿清宗室,也不屬於上三旗,甚至還差點兒被趕出家門。既然是這樣,那麼和珅是怎麼成功的?是因爲和珅能力強嗎?

公元1769年,和珅參加科舉考試,但名落孫山。

這就說明在大清代官場的建制賽道上,和珅連上場比賽的資格都沒有。宦海沉浮是一部連續劇,但和珅在第一集就死了。

考試不行,不代表能力不行。

但是,任憑社會如何多元、任憑資源如何豐富,排位一定是稀缺的。排位稀缺就要互相競爭;互相競爭就要規制賽道。

而科舉恰恰就是傳統中國最具共識性的賽道。

所以,能力行也好、不行也好,首先都要在科舉這條賽道上站得住。站住了,纔有資格競爭排位。

在純建制的科舉賽道上,和珅不行。

因爲他連上場競爭的資格都拿不到。但和珅只是一個縮影。非但和珅不行,整個滿族官僚羣體也不行。

這個道理,容易理解。

科舉是一隻揀選精英的漏斗。誰是精英、誰不是精英,要用科舉這個漏斗篩一遍。篩出來的,纔算精英。而精英才能做官,也才能在官場上競爭排位。

清朝時期漢族官僚是什麼時候崛起的 從嘉慶除掉和珅說起 第2張

但是,漢人有多少、滿人才有多少。這兩夥人的基數,沒有可比性。所以,時間長了,滿人一定集體走下坡路。

但是,清代是滿人建立的王朝。

所以,它一定不會按照單一科舉建制的方式揀選精英,更不能按照完全官場建制的方式來管理幹部和使用幹部。

所謂建制,就是規劃內部排位的成文或不成文規矩。

身處體制內的滿漢官員們,必須按照這些成文或不成文的規矩,去競爭排位。科舉取士,是一種規矩;論資排輩,也是一種規矩;計功考覈,還是一種規矩。

霍去病18歲便封冠軍侯,而李廣到死也沒能封侯,這兩個人差在了哪裏?

不是差在能力,而是差在了賽道。

霍去病走得是皇帝高興就好的外戚賽道,而李廣走得是首虜封侯的建制賽道。李廣窮其一生,都在走建制路線。而霍去病純屬反建制。反建制,就是不講規矩、不講道理。

但最不講理的,還不是霍去病,而是衛青的三個兒子,一出生就封侯。這時候,我們也就能體會到李廣的無可奈何了:官場太黑暗,你們都不按規矩出牌。

清朝時期漢族官僚是什麼時候崛起的 從嘉慶除掉和珅說起 第3張

組織運行的時間長了,就一定要建制化。

建制才能穩定,穩定才能克服不確定性。一驚一乍地日子,沒法過。但,所謂的建制並非一成不變。

你說計功封侯是建制、外戚封侯是反建制,但是時間長了,習慣成自然,外戚封侯也能算建制。

比如東漢,大將軍就得是皇帝孃家人。外戚封侯都不行,必須當大將軍、必須領導政府。這就是東漢的建制。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得多了,也變成了路”。不管是好是壞,只要大家都認了,就算有了共識;然後規矩也就立起來了,而時間長了,自然建制化。

所以,滿人主導的大清帝國,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建制。而和珅的成功,恰恰是建制博弈的產物。

和珅獲得成功的途徑,肯定不是科舉賽道,但也肯定不是外戚賽道。

古代中國發展到清代,已經積累的了足夠的智慧和經驗。宗室和外戚,一定是防範的對象。所以,對於這些人,可以給錢、給富貴,但死活也不能給權力。即便後來成功了,往往也不是依靠純外戚的身份。

有時候,個人成功,跟個人努力、個人能力,可以毫無關係。

因爲很多賽道就不是純業務表現能決定的。即便是業務表現能決定,但業務表現有時候根本無法測量。

但成功一定跟社會網絡評價有關係。通俗而又世故地說,就是組織需要。

組織需要你排位上升,那你就必須上升,即:不行也行;組織不需要你排位上升,那你就必須不能上升,即:行也不行。

而和珅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就是因爲滿人集團的組織需要。

清朝時期漢族官僚是什麼時候崛起的 從嘉慶除掉和珅說起 第4張

在當時,滿人的當然領袖,是乾隆皇帝。同時,乾隆皇帝還是大清帝國的領袖。自明清之後,因爲不設丞相和宰相,所以乾隆皇帝還是整個官僚集團的領袖。

因此,建制化的方向、速度和模式,統統取決於乾隆皇帝。而乾隆皇帝主導的大清建制化,就是徹底的滿人本位主義。

滿清所有的皇帝,都堅持滿人本位主義。因爲大清的國策就是“首崇滿洲”。但爲了團結漢人官僚,滿清皇帝必須拿捏分寸,甚至還要做出適當的讓步,以爭取漢人官僚的支持。

順治宣稱自己對待官員“不分滿漢”。康熙還擴充過江南的科舉名額。這都是在爭取漢人精英和漢人官僚的支持。

而雍正比較奇葩,因爲他要走極端。

走極端的皇帝,往往得不到保守派的支持。而既得利益的滿人,天然是保守派。“(李)衛、文鏡受上眷最厚”,爲啥這兩個漢人最受器重?因爲這倆人能跟皇帝一起走極端、幹大事。

乾隆之前,滿漢之分的問題,不算嚴重,甚至可能都被忽略掉了。但乾隆之時,滿漢之分的問題,就嚴重了,而且上升爲皇帝必須關注的問題。

但問題的實質,不是滿漢之分,而是滿人漢化。

在“首崇滿洲”的國策下,清代統治者刻意將滿人從漢人中區分出來,最好一眼就能看出誰是滿人、誰是漢人。所以,在語言、騎馬射箭以及民族服飾上,統治者強調滿人要保持滿人的傳統。甚至還廣建滿城,八旗大軍單獨駐防,以保持戰鬥力。

但是,乾隆朝卻出問題了,因爲越來越多的滿人漢化了。

別說騎馬射箭,就是滿人說滿語都做不到。大清科舉專設翻譯科,滿人只要能夠在滿語和漢語之間進行翻譯,那就能考上。但是,到了乾隆二十二年,因爲招不到人,所以只能把這科取消掉。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重要。區分滿漢而“首崇滿洲”,未必能鞏固統治;滿人漢化而滿漢一家,也未必就瓦解統治。

但,問題本身往往不重要,而怎麼看問題才重要。

雍正時期的李衛、田文鏡,比滿人還支持雍正。所以,你不能說漢人官員多了就會動搖大清國本。但是,大清皇帝未必這麼看。他能看到的是:漢人官僚多了,那滿人咋辦?

同時,滿人羣體也不這麼看。

排位總是稀缺,稀缺就要選擇,選擇必有標準。而標準是現成的:到底是漢人官僚多晉升一些,還是滿人官僚多晉升一些。選擇了漢人,則歧視了滿人;選擇滿人,則歧視了漢人。

所以,大清代的視角,就決定了它一定會關注滿漢之分的問題。

於是,乾隆出手了,他的做法就是徹底的滿人本位主義,不餘遺力地擡高滿人在官場上的優勢地位。而最直接的舉措就是在官員選拔上,加大對滿人的政策傾斜。

滿清貴族,可以跳開一切的建制化程序,憑爵位便能獲得官職。

乾隆朝的首席軍機大臣訥親,就是憑一等功的爵位直接當上了從二品的高官。別人還在學李廣計功求官,而滿人卻可以憑爵拜相。這就不講理了。

但排位稀缺。所以,這麼玩的人,只能是滿清的頂級貴族。

然而,一般出身的滿人,也不用擔心,因爲機會有得是。滿族的年輕人,可以通過當侍衛和當翻譯的方式獲得晉身跳板,然後踩着這個跳板直上青雲。而且,這條路升遷更快。

如乾隆的小舅子傅恆就是從侍衛起步,24歲任軍機處行走、26歲任戶部尚書、27歲拜保和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這就是火箭提拔的速度。跟傅恆比,漢人官僚一定能體驗到李廣的憋屈。

清朝時期漢族官僚是什麼時候崛起的 從嘉慶除掉和珅說起 第5張

傅恆雖然不講理,但人家有外戚加持。而和珅不講理,纔是真不講理。他不靠外戚加持,因爲本就沒有,而是純靠組織需要和皇帝提拔。

公元1773年,和珅26歲,乾隆62歲;和珅是侍衛,乾隆是皇帝。然後,君臣二人“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和珅正式得到組織重視,並隨即得到組織栽培。

然後,和珅這個官,就不是一年升一級的問題了,而是一年升好幾級(當然要包括加官)。

公元1776年,正月,和珅被任命爲戶部右侍郎;三月,和珅被任命爲軍機大臣;四月,被任命爲總管內務府大臣;八月,和珅調任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十一月,和珅任國史館副總裁,賞一品朝冠;十二月,和珅總管內務府三旗官兵事務,賜紫禁城騎馬。同時,這一年,和珅一族擡入滿洲正黃旗。

公元1776年,堪稱和珅奇蹟年。

公元1776年,乾隆皇帝65歲。而和珅呢?26歲。26歲的和珅已經被賞一品朝冠,已經當了軍機大臣、已經當了內務府大臣。但前一年,也就是公元1775年,和珅僅是一個御前侍衛。

乾隆這個老皇帝是不是傻了?你可以栽培後生,但也不能這麼栽培吧?

組織運行時間長了,一定要建制化。大清的建制,就是滿人本位主義的官僚制。但是,乾隆的操作,則只有滿人本位主義,而沒有官僚制,更沒有建制。簡單說,就是任命官員完全不講規矩、不講理,純屬反建制。

那麼,乾隆爲什麼要這麼做?

第一個原因是滿人本位主義,而且乾隆做得極端過分,是徹底的滿人本位主義。

第二個原因是滿人卡住位子,滿人本位主義是原則,滿人卡住位子是具體手段。

晚年的乾隆,或許感到時日不多(但時日還很多,後來又幹了20多年),所以需要抓緊時間,趕緊培養一批滿洲後生,以卡住排位。

軍機大臣就那麼幾個、大學士就那麼幾個,滿人官僚卡住了,自然不會有漢人官僚什麼事。這就是乾隆的算計。

但是,滿人本位主義和滿人卡住位子,能解釋大清特色建制的方向,卻解釋不了速度。和珅升遷的這個速度也太快了。除去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和珅一年升五級。大清發展到了乾隆朝,時間已經足夠久了。所以,它一定是求穩,而不是求快。

所以,第三個原因最可怕,那就是滿人已經無人可用。

擺在皇帝面前的,只有和珅,或者說和珅就是最好的。然後,以乾隆爲核心的滿人官僚集團,只能傾全力培養和珅、提拔和珅,讓和珅去卡住位子。

清朝時期漢族官僚是什麼時候崛起的 從嘉慶除掉和珅說起 第6張

所以,到了嘉慶朝,這個問題不僅會暴露出來,而且會被徹底掀了桌子。

公元1795年,乾隆傳位給嘉慶,但是又當了三年太上皇。這一年,嘉慶35歲、和珅45歲、乾隆84歲。就這個年齡分佈,你就能瞭解和珅跟嘉慶的關係肯定沒法好。

乾隆晚年,和珅已經徹底掌握了大清的權力核心軍機處。官員任命、案件審判,甚至奏摺呈遞,都要經過和珅。

上有太上皇、死活不放權,下有和珅、全面攬住權,嘉慶皇帝會是什麼滋味,也就可想而知了。

乾隆晚年已經越來越糊塗,凡事都要由人傳話,才能操縱整個帝國。而這個傳話人,恰恰又是和珅。所以,在當時,和珅就是大清的二皇帝。

公元1799年,老皇帝乾隆終於閉上了眼睛。隨即,嘉慶皇帝馬上派人控制和珅。乾隆死後15天,嘉慶就送給和珅三尺白綾,讓和珅上吊自殺。

老皇帝不放權、大權臣當幫兇,所以小皇帝很生氣。於是,等老皇帝死了,小皇帝急不可耐地殺了大權臣,連半個月都不讓大權臣活。

如果僅是這麼認識,那就把政治當成了宮廷鬥爭和關係攻略。

宮廷鬥爭和關係攻略的解釋,不是不可以。但是,它們統統解釋不了和珅是怎麼官場成功的,更解釋不了嘉慶朝的政策轉向。

問題本身不重要,而怎麼看問題才重要。

和珅跌倒的問題,一定要提升到滿洲本位主義的層面。因爲只有在這個層面才能解釋和珅爲什麼成功又爲什麼落敗。和珅跌倒相當於滿洲本位主義的破產。而滿洲本位主義一旦破產,那麼漢人官僚就一定要崛起。

清朝時期漢族官僚是什麼時候崛起的 從嘉慶除掉和珅說起 第7張

所以,溯因推理地看歷史,我們需要關注和珅跌倒後的趨勢影響:

首先是削弱了滿洲本位主義的公信力,意味着國家不能這麼玩。

朝廷器重、提拔神速、年富力強的滿洲精英和珅,竟然是個大貪官。而且,還把貪污數字公佈了出來,僅白銀就八億兩,所有財產相當於國家十五年的財政收入。所以,廷議認爲和珅必須凌遲,後來嘉慶法外施刑,才賜自盡。但是,這已經是對滿洲本位主義的啪啪打臉了。

其次是漢族官僚在嘉慶朝及以後逐漸崛起,掀了滿洲本位主義的桌子。

和珅不僅貪了錢,而且攬了權。對於這件事,乾隆皇帝要負責。但乾隆死了,而且也沒人敢追老皇帝的責任。所以,接下來,就是滿人精英要負責。因此,嘉慶朝的政策調整,就從和珅跌倒開始。一大批漢人精英得到了晉升的機會。像董誥、曹振鏞這些人,長期擔任軍機處首席大臣。而從朝廷到地方,漢人官僚的發言權越來越重,甚至主導了整個大清的政策走向。

但是,大清代是滿人的大清代。難道滿人就沒有再次崛起的可能嗎?滿人本位主義就一定會破產嗎?

大概率沒有這個可能,因爲接下來全是趨勢的問題。

一是乾隆朝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即滿人漢化。正是因爲滿人漢化,所以乾隆才搞徹底的滿人本位主義。一眼望下去,分不清誰是滿人、誰是漢人,滿清皇帝找不到自己的同盟了。這纔可怕。但滿人漢化而滿漢一家,是趨勢。這個趨勢,沒法變。甚至,到了後來,有修養的滿人,能比漢人還漢人。

二是滿人官僚已經人才凋零,這也是乾隆搞滿人本位主義的第三個原因。只要建制化了,漢人用基數就能碾壓滿人。這在鴉片戰爭以後,最爲顯著。英法聯軍進北京的八里橋之戰,撐場面的是僧格林沁和蒙古馬隊,而不是大清八旗。天平天國起義,扛住衝擊的是曾國藩和李鴻章把持的地方武裝,也不是大清八旗。再往後,領導大清洋務運動的,幾乎清一色全是漢人官僚。

三是趕上了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變局就是東西方必須交流,大清再也不能做老大帝國的春秋大夢。而這時候,能競爭排位的,只能是在幹事創業中捶打出來的漢人精英。滿人精英被乾隆慣壞了,即便是嘉慶朝也沒扭轉過來。所以,一羣廢人已經只能在變局中廢掉了。李鴻章死後,擺在慈禧和大清面前的,只有袁世凱,而北洋大臣必須由他來當。這時候,爲啥不讓滿人來當北洋大臣。李鴻章死了,滿人也沒人接手李鴻章的政治遺產。

清朝時期漢族官僚是什麼時候崛起的 從嘉慶除掉和珅說起 第8張

所以,成也乾隆、 敗也乾隆。乾隆奉行的滿人本位主義,區分出了誰是漢人、誰是滿人,鞏固了滿人的優勢地位和自信心。但物極必反。和珅跌倒後,嘉慶朝必須做出政策調整。漢人官僚就是在這個時候醞釀崛起的。

而趕上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漢人官僚更要乘勢而上。這時候,不管是“首崇滿洲”的建制化,還是科舉官僚制的建制化,已經統統不管用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與曹操的唯纔是舉,說的都是一回事。這不是英雄的呼喚,而是時代的需要。但是,大清這艘大船太大,轉向不行、加速不行、降速更不行,最後淪落到了改朝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