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北宋時期唯一一個靠稿費吃飯的作家是誰?

北宋時期唯一一個靠稿費吃飯的作家是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宋時期唯一一個靠稿費吃飯的作家是誰?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北宋時期,有一位特別的作家,創作能力比北宋時期的著名詞人蘇軾還強,可以靠着自己的稿費吃飯,但歷史對他的事蹟隻字不提,著名的“唐宋八大家”裏也沒有他的名字。

這是爲什麼呢?

這位北宋時期唯一一個靠稿費吃飯的作家,名叫柳永。

北宋時期唯一一個靠稿費吃飯的作家是誰?

用稿費養活自己的北宋詞人——柳永

柳永原名柳三變,出生於福建崇安,因爲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又被人稱作柳七。

柳永的原生家庭是一個官宦世家,他的爺爺柳崇曾經在沙縣做縣城,在當地擁有極高的威望。

後來,柳永的父親柳宜子承父業,從服務南唐政權到服務北宋政權,也走上了做官的道路,柳永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正在費縣做縣令。

990年,柳永父親的官職越做越大,“入汴京上書,授全州通判”,柳永跟隨父親上任,7年後,柳永的父親管拜國子博士

柳永的家庭在中國文學史上已不算特別優越,像他一樣出生在“大戶人家”的文豪不勝枚舉。

如,出生富豪之家的李白、在大地主家出生的杜甫,和地主家庭出生的蘇軾。

李白、杜甫、蘇軾這些文豪也同樣才華橫溢,柳永和他們比起來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是,爲什麼只有柳永成爲了一名靠稿費吃飯的作家,其他人多多少少有別的主業呢?

柳永年輕的時候也曾想過像自己的祖輩一樣,走科舉之路入仕爲官。

1008年,柳永入京準備參加科舉考試,他十分喜歡當時的北宋都城汴京,把它形容爲“承平氣象,形容曲盡”,柳永希望可以通過科舉考試留在汴京。

次年,春闈開始了,柳永躊躇滿志前往考試,他相信自己可以“魁甲登高第”,但是,柳永落榜了。

北宋時期唯一一個靠稿費吃飯的作家是誰? 第2張

原因是真宗皇帝覺得他“屬辭浮糜”,十分不喜歡柳永的作品。

柳永落榜後不服氣,爲了抒發心中鬱結,他寫詞《鶴沖天·黃金榜上》《如魚水·帝裏疏散》抱怨科舉考試存在弊端,發泄滿腹牢騷。

因爲柳永在詩詞創作方面頗有造詣,已在汴京文學界名聲在外,柳永發牢騷寫的詞很快傳到了皇帝的耳朵裏。

這就導致了皇帝更不喜歡柳永,不想讓他通過科舉考試留在自己身邊任職。

彼時,柳永沒有放棄考取功名的志向,6年後,柳永再次參加禮部舉辦的考試,這一次,他也不幸落榜。

柳永依然沒有放棄,1018年,他第三次參加科考,這一次,柳永的哥哥考上了進士,一直憑藉着比哥哥有名的柳永第三次名落孫山。

接連落榜的柳永只能另謀出路,讓一個文人墨客去幹體力活顯然不太合適,於是,柳永拿起了紙筆,開始賺取稿費餬口。

由於柳永常年與市井平頭百姓、青樓酒館女子打交道,久而久之,他與青樓女子達成了合作關係,柳永寫詞,青樓女子唱,賺了錢雙方分成。

漸漸地,與青樓女子之間的合作爲柳永積攢了不少財富,他也和姑娘們成爲了好朋友,瞭解並譜寫了不少關於她們的故事。

柳永的文學造詣

柳永一生留下了不少文學作品,他的作品被統稱爲“柳詞”,“柳詞”的主旨內容大概能被分成四個種類。

第一種是專門描寫普通羣衆男女之情的詩詞,男女之前的愛恨情仇一直是柳詞中非常常見的題材。

因爲柳永常年與青樓女子有接觸,聽取了不少她們的人生經歷,作爲一名情感細膩的詞人,柳永也惋惜於她們的不幸。

因此,柳永將這些青樓女子的故事加入修辭手法,細膩地書寫在了詩詞作品之中。

這一類別的柳詞在北宋時期特別受歡迎,經常在市井之間被傳唱,柳永因此聲名大噪,風頭一度蓋過了同一時期的大詞人蘇軾。

第二種柳詞以都市生活和市井風光爲主題。

柳永長期生活在北宋繁華富裕的大都市,他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在詞句裏,爲讀者描繪了汴京、洛陽、金陵等大都市繁華的樣子。

這一類的柳詞也在當時被市井街坊傳頌,特別受歡迎。

第三種柳詞的主題是羈旅行役,柳永科舉考試失利後,在全國各地四處宦遊,他將自己遊歷過程中的見聞、感受融入創作之中,寫了不少抒發漂泊生活中離別相思之情的詞句。

最後一種柳詞與北宋時期其他詩詞作品類似,涵蓋了歌頌帝王及達官顯貴的作品,這一類作品也描述了詞人懷才不遇的悲苦之情。

論文學造詣,柳永是兩宋時期創作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豐富了詞令的種類,完善了詞令的體制。

據統計,兩宋時期共有詞調880多個,其中,由柳永首創(包括首次使用)的就有100多個,這爲後世詞人的創新創作開拓了空間。

柳永還是個慢詞寫作的高手,他憑一己之力讓中國古代的慢詞創作得到長足發展。

據統計,柳永共創作慢詞87首、調125首,是我國古代第一個大量創作慢詞的詞人。

從唐五代時期至北宋時期,中國古代詞壇一直由小令“一家獨大”,柳永對慢詞的創作打破了這一局面。

自柳永以後,慢詞與小令兩種文體的詩詞平分秋色,各有千秋,那麼爲什麼擁有如此高文學造詣的柳永沒有像蘇軾一樣青史留名呢?

歷史爲何對柳永隻字不提

歷史對柳永一字沒提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柳永仕途不順,並非顯貴之人,歷史是由成功者書寫的,只有“咖位”夠大,纔有資格在史書上留下自己的痕跡。

“唐宋八大家”中韓愈、柳宗元分別官拜吏部侍郎、禮部員外郎,蘇軾家的父子兄弟三人都當過大官。

比起仕途不順的柳永,他們明顯擁有更多被人吹捧的機會和自我表達的權利。

二是柳永的詩詞作品雅俗共享,不適合北宋時期將詩詞作爲“風雅之事”的社會整體風尚。

對於北宋時期的文人來說,柳永的作品雖然受歡迎,但是因爲題材選自市井小民,故事來自青樓歌伎,傳播途徑也並不高級,所以被當時的主流文化嗤之以鼻。

北宋時期的柳永相當於如今的網文作家,作品雖受歡迎,但是難登大雅之堂,因此,被北宋文化圈鄙視的柳永雖然出名,但並沒有獲得被歷史記錄的機會。

無論柳永是否在歷史上被濃墨重彩地記錄,他都是中國古代不可多得的才華橫溢之人,柳永留在中國文壇的文化瑰寶永遠在我國曆史長河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