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曹操那麼多兒子,就沒有一個反抗司馬家的嗎?

曹操那麼多兒子,就沒有一個反抗司馬家的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操那麼多兒子,就沒有一個反抗司馬家的嗎?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曹操是個“多產”的帝王,共有25個親兒子,除了先前已經病故的諸子,在司馬懿家族專權篡國期間,其實還有不少人在世。但令人倍感意外的是,面對着國家危亡、江山即將變色的局面,卻只有一人站出來反抗司馬家專權,此人,便是楚王曹彪。那麼,曹彪是如何反抗司馬家的?他最終的結局如何?一切,還要從“高平陵之變”說起。

曹操那麼多兒子,就沒有一個反抗司馬家的嗎?

魏武帝曹操共有25個親生子

魏帝曹芳正始十年(249年),先前蟄伏多年的太傅司馬懿,趁大將軍曹爽(曹操養孫,曹真之子)陪同皇帝離開洛陽到高平陵掃墓的機會,在京師發動政變。隨後,司馬懿又派太尉蔣濟去勸說曹爽,哄騙他主動放棄兵權,不久便誅殺其三族及黨羽。事後,司馬懿盡掌曹魏軍政大權,曹芳則淪爲傀儡。

對於司馬懿通過政變上臺的做法,曹魏皇室們大爲不滿,因爲在他們看來,曹爽執政時雖然飛揚跋扈,但畢竟是自家人,就算是他篡位稱帝,也絲毫不會改變魏朝的血統,也不會影響到他們的地位。然而司馬懿上臺後,形勢就大不一樣了,因爲在他們看來,司馬懿一旦控制朝政,接下來要做的,必然是篡位稱帝。

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奪得軍政大權

然而苦於制度的約束,諸王們不僅手中沒有兵權,就連人身自由也受到嚴格的限制,就算是有匡扶社稷的想法,卻也沒有任何辦法予以實施。況且,司馬懿盡掌軍政大權,就算是諸王們起兵討逆,恐怕也難以成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楚王曹彪有所動作外,絕大多數王侯只能默認現狀。

曹彪是曹操第十七子,生母爲孫姬,起初獲封壽春侯,最終被進封爲楚王。曹彪自幼智勇雙全、文采斐然(“楚王彪有智勇。”見《三國志·卷二十八》注引《魏略》),綜合能力不是一般的強。曹彪既然自負滿身才華,難免行事張揚,結果觸怒魏明帝,一度被削減三個縣、一千五百戶的食邑。

曹操那麼多兒子,就沒有一個反抗司馬家的嗎? 第2張

曹彪年輕時智勇雙全、文采斐然

朝廷的處罰雖然很重,但並沒有讓桀驁不馴的曹彪“洗心革面”,一旦風雲突變,他還是打算有所動作。所以等到司馬懿政變上臺後,曹彪在憤恨不已的同時,便暗中觀察各地州牧郡守的態度,以便尋找到可以共舉大事的盟友。最終,他把希望寄託在鎮守淮南的司空王凌和兗州刺史令狐愚(王凌的外甥)身上。

王凌自詡爲魏朝的忠臣,並且資歷比司馬懿老,所以對後者政變上臺很是不滿。與此同時,王凌考慮到魏帝曹芳已成爲司馬懿的傀儡,除了無條件配合他篡位外,根本不會再有其他作爲,若照此下去的話,曹魏江山遲早會落入司馬家之手。王凌考慮到此,不禁憂心如焚,便與令狐愚商議破解之道。

王凌與外甥令狐愚合謀立曹彪爲帝

在此之前,曹彪已經開始跟令狐愚闇通款曲,並許諾一旦自己誅殺司馬懿、登基爲帝,必然會重賞於他。令狐愚既出於匡扶社稷的志向,又貪圖將來的榮華富貴,便把曹彪推薦給王凌,希望舅父能與他一起另立新君。王凌聽聞曹彪是個志向遠大、智勇雙全的王爺,覺得擁戴他起兵必然大有可爲,所以便答應了外甥的建議。

王凌、令狐愚既然決定擁立曹彪起事,便一方面跟他保持密切的聯繫,另一方面則尋找起兵的良機。嘉平三年(251年),王淩見東吳在邊境有所動作,便上書朝廷請求虎符,以便調動揚州的大軍出擊,但真實意圖在於舉兵討伐司馬懿。不僅如此,王凌還派部將楊弘去勸說兗州刺史黃華(此時令狐愚已死),希望他能加入到討逆計劃當中。

司馬懿兵不血刃便平定王凌的叛亂

沒成想,黃華非但沒有答應王凌,反而帶着楊弘一起向司馬懿告密,後者聞訊大驚,並迅即率兵討伐王凌。司馬懿爲了兵不血刃地解決問題,便在出兵前設計誆騙王凌,讓他遲遲拿不定主意是否起兵,自己則全速行軍,不久後便進逼壽春。王凌絕沒想到司馬懿行動如此之快,慌忙之中竟然隻身前去會面,結果被擒獲。

王凌自知斷無活路,便在被押送洛陽的途中服毒自盡。事後,司馬懿大肆懲處參與起事的人員,王凌、令狐愚的三族由此被誅殺,而曹彪也被賜自盡,終年57歲。曹彪自殺後,司馬懿尤且不解恨,不僅下令誅殺楚王國所有的大臣及朝廷派來的監國謁者,還把曹彪的妻兒子女全部廢爲庶人。

廷尉請徵彪治罪。於是依漢燕王旦故事,使兼廷尉大鴻臚持節賜彪璽書切責之,使自圖焉。彪乃自殺。妃及諸子皆免爲庶人,徙平原。彪之官屬以下及監國謁者,坐知情無輔導之義,皆伏誅。國除爲淮南郡。”見《三國志·卷二十》。

曹彪被迫自殺, 妻兒子女被廢爲庶人

當司馬懿政變上臺、曹魏政權岌岌可危之際,宗室王侯們懼於司馬家的權勢,絕大多數都不敢有所動作,唯有曹彪不甘就範,意圖舉兵討逆、匡扶社稷。雖然曹彪最終事敗被賜死,但就其膽氣而論,依然值得後世稱頌。曹操若泉下有知,大概也會對兒子的表現深感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