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楚國作爲老牌強國,爲何在向北推進的過程中一直不順利?

楚國作爲老牌強國,爲何在向北推進的過程中一直不順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楚國,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也是春秋戰國五百多年中的一個老牌強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春秋時期,楚國是南方第一強國,北方諸侯想要稱霸中原,必須要過楚國這一關。

比如齊桓公擊敗楚國成就春秋第一霸,晉文公擊敗楚國成就春秋第二霸,而宋襄公敗於楚國就無緣霸主。

到了戰國時期,曾經與楚國對抗百年的晉國倒下了,但是楚國從來都不缺對手,比如中前期有魏國,中期有齊國,中後期有秦國。

楚國位於南方的長江流域,遠離中原文化的發源地,被諸侯們當成蠻夷,爲什麼能成爲春秋戰國時期的超級大國?

原因其實很簡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楚國的人口和麪積都遠遠超過其他諸侯國。

最強盛時期人口數達到500萬,國土面積約有150萬平方公里,這是什麼概念?

秦始皇統治六國後,秦國人口數約有1000萬,國土面積約340萬平方公里,從數據上來看,統一的秦國只是楚國的兩倍。

楚國作爲老牌強國,爲何在向北推進的過程中一直不順利?

擁有廣袤的土地和衆多的人口,這是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生產力,也是楚國強大的根本原因。

然而,如此強大的楚國,爲什麼向北推進的過程中一直不順利?雖然總有諸侯國抵禦楚國的北上,比如晉國、魏國、齊國等,但根本問題並非出自外部,而是來源於楚國內部。

每當楚王準備出征時,卿大夫們總會以各種各樣的問題反對,計劃的戰事往往就此擱淺,就算勉強能出征,後方也會小動作不斷,這種情況下能取得勝利纔怪。

從某種角度來說,楚國猶如“小周朝”,楚王室的話語權並不大,因爲國內卿族勢力相當強勢。

楚國的軍隊只有一部分掌握在楚王手中,大部分都隸屬於卿大夫,楚王要想調動他們,就必須得打卿族的同意。

如果戰爭符合卿族的利益,那麼卿族就會出兵支持,反之就不會出兵,甚至會想辦法阻止。

但是卿族們的利益點也不同,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楚國的戰爭潛力並沒有發揮出來。

比如項燕抵禦王翦60萬大軍時,直到楚國將近覆滅,楚國卿族才達成一致共識,但已經來不及了。

楚國作爲老牌強國,爲何在向北推進的過程中一直不順利? 第2張

楚武王在位五十年,到處征戰練就了一批能征善戰的將士,楚文王即位時繼承了這份寶貴的遺產。

楚文王即位後做出一個戰略性決策,把國都從丹陽遷到郢,這一舉措體現了楚國的外擴思路。

對外戰爭方面,楚文王憑着這些能征善戰的將士,先後征服權、羅、鄧、絞、申等諸侯國。

這時候楚國貴族之所以沒有反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對外征戰符合他們的利益,二是戰事相當順利,不需要太大的成本。

當然也有戰事不順的時候,比如巴國偷襲楚國權縣,守備閻敖沒有防備,致使權縣失守。

楚文王一怒之下處死了閻熬,這激怒了閻敖的族人,他們不管什麼楚王,直接聯合巴人攻擊楚國,導致楚文王鎩羽而歸。

《左傳》記載,巴人叛楚而伐那處,取之,遂門於楚。閻敖遊涌而逸。楚子殺之,其族爲亂。

楚文王帶着敗軍回國休養,但更糟心的事情發生了,郢都守備鬻拳居然緊閉城門,拒絕放楚文王入城。

原因很簡單,楚國卿族不歡迎敗軍之師回城,楚文王沒有辦法,只得再次領兵出征,打敗黃國後才得以回城。

楚國作爲老牌強國,爲何在向北推進的過程中一直不順利? 第3張

公元前383年,楚國迎來了吳起,短短一年時間,國家實力明顯增強,向南征服百越諸族,向北吞併陳、蔡二國,之後又大敗三晉。

當時人這樣評價楚國,“兵震天下,威服諸侯。”顯然,這是楚國稱霸諸侯的最好時機,但卻戛然而止,被楚國卿族們聯手覆滅。

因爲吳起變法的重心是廢除世卿世祿和整頓吏治,這種行爲損害了楚國所有卿族的利益,因此楚悼王一死,這些人毫不掩飾地在靈堂上射殺了吳起。

在後世的王朝中,三國時期的東吳政權與楚國極爲相似,孫氏在東吳東吳並不是說一不二的勢力,外部勢力和本土勢力都不弱於孫氏。

孫權在位五十多年,大多數時間是平衡內部勢力,赤壁之戰面對“戰或降”的決策,就是這些勢力博弈的結果,這也是東吳外擴乏力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