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呂不韋的能力決定了他的結局?

呂不韋的能力決定了他的結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呂不韋的能力決定了他的結局?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一.決定棄商從政,投資秦國質子

這得從成語“奇貨可居”說起,此成語就是起源於呂不韋決定放棄經商,而去投資當時在趙國爲質子的秦國異人的故事。

呂不韋的能力決定了他的結局?

呂不韋家裏世代經商,他自己也是個很好的買賣人,剛過而立之年就已成爲非常富有的商人了。由於戰國時期商人的地位非常低下,當時的職業排名順序爲“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後一位。呂不韋對這一現象很是反感,他決定棄商從政,以此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機會來了,一天他從衛國到趙國的都城邯鄲跑買賣,看到了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國公子異人,他敏銳地覺得異人是個稀有的“貨物”,可以收買下來,搞個政治投機,有朝一日定能換取豐厚的名利。

回家後,他帶着這一奇想向父親詢問:“農民種田,一年能獲幾倍的利益?”“可獲十倍的利益。”父親答道;呂不韋又問:“販賣珠寶能得幾倍的利益?”“可得幾十倍的利益。”“要是擁立一位國君,能得幾倍的利益?”“那就無法算得清楚了,也許無數吧!”

呂不韋接着向父親拋出了他的奇想,他要設法將秦國公子異人弄到秦國去做國君,做一個一本萬利的大買賣,父親非常贊成他的想法。

成語“奇貨可居”意思是“見到了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將來以待高價售出”。此成語就來源於上述呂不韋的故事。

二.投資成功,榮登相位

得到父親的同意,呂不韋立即着手實施他的這一想法。擁立身處他國的失意質子回國做國君,說起來容易,而具體辦起來難度還是很大的,這確實是一項“風險投資”。躊躇滿志的呂不韋決定分三步走。

第一步,說服秦國公子異人接受他的想法,答應回國。這裏先介紹下人物關係:異人是秦昭王的孫子、太子安國君的兒子,但是安國君寵愛華陽夫人,而討厭異人的母親夏姬,因此異人被送到了趙國做人質。

異人起先根本不相信呂不韋的想法能實現,呂不韋就向他承諾:自己願意出錢出力幫他回國,並讓華陽夫人收他爲親子,將來一旦秦昭王去世,安國君即位,他就可以成爲太子,於將來繼任國君。

異人聽了呂不韋的話後喜出望外,再三道謝,並表示今後果真成爲國君後,就把秦國的一半土地封給呂不韋。

第二步,說服華陽夫人收養異人。呂不韋攜帶大量財物(他有錢啊)到秦國,託人向華陽夫人獻上厚禮,讓她同意接見呂不韋,然後他巧舌如簧地說服沒有生過兒子的華陽夫人,願意認異人爲自己的親身兒子。

第三步,安排異人回國,立爲太子。呂不韋趁熱打鐵,通過華陽夫人要求安國君派人將異人接回秦國,改名子楚。

此後,華陽夫人一再在安國君面前說子楚的好話,並要求立他爲太子。安國君答應了,還讓呂不韋當他的老師。(其實呂不韋文化程度並不高,但他有經商和政治頭腦啊。)

後來發生的事情,與呂不韋設想的非常吻合。幾年後,秦昭王去世,安國君做了國君,即秦孝文王,可他加冕才三天就突發疾病去世了,於是子楚如願以償,繼任國君,稱爲秦莊襄王,作爲頭號功臣的呂不韋不僅當上了丞相,還享受10萬戶的租稅。他收買下的“奇貨”經過囤積,終於換來了無法估量的名利。

三.監國得罪嬴政,被迫自殺身亡

秦莊襄王也只執政了三年便去世了。他的兒子贏政繼位。因那時贏政年幼,便尊呂不韋爲仲父監國輔政。

獲得一本萬利的呂不韋沒有見好就收,而是過分狂妄自大,數次得罪秦始皇,終於沒能善終。

第一件事是:呂不韋監國後,獨攬秦王國大權,他還仿效"戰國四君子",花重金到各國挖門客收養到自己府中,且門客數量遠超他們。儼然成爲秦王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他爲大書特寫自己的功高蓋世,令門客編寫《呂氏春秋》。所有這此舉措,讓贏政開始對呂不韋產生了不快之感。

紙包不住火,太后放蕩不羈,還與仲父有染,贏政的父親其實是呂不韋等等不堪入耳的各種醜聞在宮內外風傳開了。

四.呂不韋人生經歷給我們的感悟

呂不韋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奇人,他的謀略與口才是一流的,他能自導自演,確立夢想後恁一己之力和出衆的口才,去努力實踐並能取得意料之中的成果,給他贏得終生的榮華富貴。

他每次都能成功說服對方,是因爲他能夠深刻地洞察到對方的需求,能夠預料到事情的未來變化,以替對方着想的角度來使對方輕易就範。說服對方,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將自己置換成對方的過程。掌控對方的需求,才能投其所好、對症下藥、以爲我用。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然而,他在成功後沒能見好就收,急流勇退,而是過於貪權枉爲,狂妄自大,忘乎所以,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反傷了自己的性命,以悲劇結局收場。很值得我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