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雍正登基後,鄔思道爲何非死不可?

雍正登基後,鄔思道爲何非死不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雍正登基後,鄔思道爲何非死不可?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歷史上並無鄔思道此人,其人其事都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因此說到這個問題時,我們單從電視劇的角度去分析。

鄔思道爲雍正繼位出謀劃策,殫精竭慮,可謂是忠心不易,其中最關鍵的三次謀劃都是兵行險招卻收到奇效。第一次是要雍正推舉廢太子胤礽;第二次是勸雍正舉薦十四阿哥出任大將軍王;第三次是在康熙晏駕當晚協助雍正登基。

雍正登基後,鄔思道爲何非死不可?

在這三次謀劃中,他都是和雍正的想法相左,但經過他鞭辟入裏的解讀,都讓雍正接受並照做,最終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鄔思道雖然入幕雍王府,卻並不是想投靠雍正升官發財,而是實現畢生所願,救萬民於水火,保天下太平。而劇中的李衛卻無此胸懷,也無此謀略,他本是乞丐出身,蒙雍正搭救後投身效力,一心爲主,此人雖少不讀書,但勝在聰明絕頂,劍走偏鋒,爲雍正做了許多大事,是雍正家奴裏的佼佼者

然而雍正登基後,欲對助他奪位的鄔思道痛下殺手,這是爲什麼呢?李衛從一個家奴,卻從一個縣令漸漸升至封疆大吏,這又是爲什麼呢?

其實不外乎有四個原因:

第一,鄔思道與李衛背景不同。

鄔思道原本是個生員,要學問有學問,要知識有知識,最關鍵的是,他有濟世情懷。李衛呢?一個叫花子的出身,斗大的字不識一筐,幸運地遇到了雍正成爲他的家奴,這纔有了飛黃騰達的機會。

這兩個人一個是知識分子或者叫士紳階層的代表,一個是底層人民的代表,在封建王朝的大背景下,若無意外,肯定是鄔思道的人生更加精彩。然而就是因爲兩個人的背景不同,在康熙晚年這個時期決定了他們有不同的際遇。鄔思道再得雍正信任,也不過是幕僚之情,而李衛與雍正卻是主僕之情,相比而言,李衛與雍正是一家人,生死榮辱綁在一起,單憑這一點,李衛就有更多平步青雲的機會。

第二,兩人的作用不同。

鄔思道的作用是幕後,李衛的作用是臺前,這就決定了兩人一個不能驟然提拔,一個卻可以增加曝光度。鄔思道在康熙年間犯了罪,雍正做了皇帝就將其提拔做官,既違背了康熙旨意,又難堵悠悠衆口,這是他不能做官的最根本原因。

雍正登基後,鄔思道爲何非死不可? 第2張

李衛就不同了,他站在臺前,更多的時候是代表雍正,百官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所以沒有誰不會給他面子,因此辦起事來得心應手,成績來得更容易一些,提拔的理由更充分一些。

第三,兩人對雍正的瞭解程度不同。

鄔思道是典型的文人才子,給人做幕僚絕不是他最喜歡乾的,尤其是給一個王爺策劃奪位這樣的大事,更不是他一開始就想做的。鄔思道更多的是被現實逼迫的,身有殘疾、戴罪之身、感情事業都受挫,此時的鄔思道身上有孫臏的影子,不想悄無聲息地死去,就要轟轟烈烈地活着,而將天下作爲棋盤,將王侯將相作爲棋子,指揮若定,操控自然,取得大勝,這纔是最高境界。

而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中,少有陽謀,多爲陰謀,雍正未登基前,這些陰謀不顯,可一旦登基,陰謀便成了帝王的心病。皇帝既不想旁邊有個人知道他是陰謀奪位,也不想讓謀略過人的鄔思道再有幫助別人來奪自己位的可能。那麼,鄔思道就非死不可。

只不過鄔思道畢竟是學究天人,怎會不明白雍正的冷酷無情呢?所以他一早就想出了全身而退的“半隱”之法,讓雍正既能找到他,又可脫離伴君如伴虎的尷尬局面。

李衛看起來青雲直上,備受皇帝信任和寵愛,可揹負了這樣的擔子,就再也無法放得下來,除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外別無他法。

結語

鄔思道其實是雍正的另一個化身,是躲在影子裏的那個自己,雍正登基後,行的是光明正大之事,走的是陽謀爲上的治國大道,影子裏的那個人已經無法再用,只得揮手告別。李衛作爲馬前卒,是雍正進行革新的重要幫手,這行的就是光明正道,自然要大力褒揚,青雲直上也就不足爲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