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夏侯淵13歲的兒子戰死,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夏侯淵13歲的兒子戰死,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夏侯淵13歲的兒子戰死,具體情況是怎樣的?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是蜀漢發展歷史上一個極爲關鍵的年份。劉備經過一番鏖戰,成功擊敗益州軍閥劉璋,把益州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從此蜀漢擁有了第一塊極爲寶貴的根據地。益州沃野千里,人口繁盛,物產豐饒,農業發達,使得劉備實力迅速增強,從此正式躋身於三國三強之列。

劉備在益州搞得風生水起,讓中原的曹操席不安枕,坐臥不寧。益州本來是他的內定目標之一,沒想到被劉備捷足先登。劉備進佔益州,使得曹劉兩家戰略形勢發生重大轉變。曹操佔據的關中,和劉備佔據的益州之間,還存在一個緩衝地域漢中盆地。誰能搶先佔據漢中,誰就能在日後的對峙中佔得先機。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帶領10萬人馬洶涌南下,兵鋒直指漢中。盤踞漢中的小軍閥張魯,無論能力與實力都與曹操相差甚遠,根本無法匹敵,三下五除二就繳槍投降,漢中從此納入曹操勢力範圍,曹操這才鬆了一口氣,他留下徵西將軍夏侯淵和蕩寇將軍張郃鎮守漢中,自己退回中原。

這下子輪到劉備坐臥不寧了。漢中被曹操佔據,益州的北方邊境失去了一個戰略保護層,曹軍隨時能以漢中爲跳板,大舉南下,時刻對益州造成嚴重威脅。蜀漢謀士法正看出了這一點,他向劉備指出奪佔漢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衆往討,則必可克。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爲持久之計”,建議劉備應儘快奪取漢中。

夏侯淵13歲的兒子戰死,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經過一番精心籌備,劉備在建安二十三年發起了漢中戰役。戰役第一階段,劉備進展並不順利,雙方戰事膠着,一直打不開突破口。建安二十四年二月,劉備帶領人馬,與曹魏大將夏侯淵在定軍山對峙,定軍山之戰由此開打。

夏侯淵此時犯了一個戰略性錯誤,他把兵力分爲南、東兩個營寨,互爲犄角,他親自鎮守南大營,張郃鎮守東大營。劉備立即敏銳地捕捉到戰機,定下圍點打援之計:蜀漢軍突然集中兵力,猛攻張郃的東大營,同時在定軍山下潛伏一支人馬,設好埋伏圈,準備伏擊夏侯淵的救兵。

張郃在劉備的猛攻下抵擋不住,被迫向夏侯淵求救。夏侯淵親自帶領一支人馬前來救援,結果途中遭到伏擊,兵敗身死,劉備取得定軍山之戰的最終勝利,一舉拿下漢中。在定軍山之戰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三國志》記載,夏侯淵出征時,他的一個兒子夏侯榮也在軍中。夏侯榮當時才13歲,卻勇武過人,經常跟隨在父親身邊上陣衝殺。夏侯淵戰死後,部下見勢不妙,趕緊掩護夏侯榮撤退,誰知夏侯榮怒不可遏,大喝一聲:“君親在難,焉所逃死!”手持利劍衝入敵陣“奮劍而戰”,最終也被亂軍所殺。本來夏侯淵在這一仗中輸得很慘,死的非常窩囊,但他兒子夏侯榮的表現,卻足以保住夏侯家族的榮譽。

至此,夏侯淵父子二人都被劉備害死。不可思議的是,夏侯淵的而另一個兒子、也是夏侯榮的親哥哥夏侯霸,日後卻成爲蜀國大將。三國後期,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奪取曹魏大權,瘋狂打擊迫害曹魏皇族勢力,夏侯家族一直是曹魏皇帝的親族兼干將,也在劫難逃,成爲司馬懿打擊對象。夏侯淵之子夏侯霸,爲了保住性命,被迫從魏國出逃投奔蜀漢,當上了蜀漢大將,受到劉禪厚待,併成爲姜維得力助手,爲蜀漢發展立下大功。人生際遇的無常與多變,在夏侯家族成員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