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此人28歲連中三元,結果還沒做官就死了

此人28歲連中三元,結果還沒做官就死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此人28歲連中三元,結果還沒做官就死了,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在古代科舉中,能夠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都取得第一名的人,就稱他爲“三元及第”。而如果三個第一都是一次性取得,中途沒有落榜過,那麼這種情形就是“連中三元”。

可想而知,古代要考狀元已經實屬不易了,更何況想要連中三元。這時候,就不僅只靠實力,還要靠運氣。就好比今天的主人公,他能夠連中三元,就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存在。

那麼大家或許會認爲,此人如此有幸能夠連中三元,實在太幸福了。但實際上,他卻可以稱爲是史上最“命苦”的狀元,因爲他28歲連中三元,但是一天官都沒做過,便撒手人寰了。到底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了解。

此人28歲連中三元,結果還沒做官就死了

楊寘,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字審賢,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楊寘從小就刻苦讀書,小小年紀就有了名氣。早年參加科舉,他一舉拿下鄉試和會試,且都是第一名的成績。

宋仁宗慶曆二年,楊寘如期參加殿試,最終被欽點爲狀元,朝中公卿紛紛向他表示祝賀。表面上看,楊寘這個狀元好像來得很容易,但實際上大部分靠的是運氣。

其實原本楊寘的考卷,被閱卷官放在第四名的位置,而第一名是王安石。不過,最終成績還要靠皇帝親自決定,這就存在許多變數。因爲從歷史來看,皇帝在最後拍板的時候,很容易帶入個人情緒。

此人28歲連中三元,結果還沒做官就死了 第2張

當時宋仁宗在最後審覈試卷的時候,看到候選第一的王安石,文章中出現了“孺子其朋”四個字,很不滿意。這四個字出自《尚書·周書·洛誥》,原文爲:“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

這是周公輔佐侄子周成王時,對他的一番勸誡。周公是長輩,又德高望重,自然可以這樣跟周成王說話,但王安石當時還沒有正式踏上仕途,而且又比宋仁宗年幼,這樣說話便令宋仁宗很不舒服。

於是,宋仁宗就要把王安石與第二名對調,可是一看,擬定第二名的王珪,卻已經有官職在身了。按照宋朝科舉制度規定,有官身者參加科舉不得爲狀元,所以王珪也不行。

那麼就接着看第三名,誰知第三名韓絳也有官職在身。如此一來,就只有第四名楊寘符合規定了。就這樣,宋仁宗直接把王安石與楊寘對調,後者從第四名一躍成爲新科狀元。

從當上狀元的經歷來看,楊寘無疑是非常幸運的,但正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就在楊寘中狀元不久,悲劇發生了。

他中了狀元之後,初授將作監丞,通判潁州。但還沒來得及上任,就接到來自老家的消息,說他母親不幸病逝。喪母乃大事,楊寘就必須回去爲母親守孝,孝期結束後,才能繼續赴任。

楊寘本身是個孝順的人,原本中了狀元的他很是激動,心想終於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了。他還想等自己安頓好之後,就將母親接到身邊盡心侍奉。如今接到母親去世的消息,他悲痛欲絕,在喪禮上痛哭不已。結果喪事結束,自己卻病倒了。

這一病,可就要了楊寘的命了。他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最終在30歲的年紀,便撒手人寰。宋仁宗聞訊深感惋惜,特地降旨撫卹楊寘家屬。

楊寘這短暫的一生,真可謂充滿了戲劇性。他的好友曾夢到他爲“龍首山人”,楊寘自己給自己解了這個夢。他說:“龍首,我四冠多士;山人,無祿位之稱。我其終是乎?”

意思是“龍首”就代表他將來必有所成,應該就是指後來的狀元了。而山人,如閒雲野鶴,終究沒有當官的命。從楊寘後來的經歷來看,果然是應了他給自己解的這個夢,實在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