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是如何運用生薑的?生薑有何藥用價值?

古代是如何運用生薑的?生薑有何藥用價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生薑的前世今生、起源問題,目前說法不一,其栽培歷史悠久,至今已有幾千年。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一說到“香料”,許多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都是充滿異域風情的西域,是漫卷的黃沙與嫋嫋的薰煙。誠然,從古至今出現在我國的許多香料追根溯源都來自域外。但在這些撲鼻的香氣中,有一種香料其實幾乎貫穿了華夏曆史,在中華文化裏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便是有人愛也有人嫌的——姜。

一、 從上古而來的姜

姜在中國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尚且缺乏實物史料的上古時期。那第一位嚐到姜的華夏先民或許正是苦嘗百草以救民的神農氏。傳說在吃下一株毒蘑菇後,神農氏曾腹如刀絞,乃至昏迷。在朦朧之中,他隱約嗅到一股清香。嘗百草的經驗讓他意識到這股清香的背後一定有某種妙物。因而在稍稍打起精神後,神農氏順着香味尋去,終發現了一株長着細長葉片的植物。

神農氏拔出這株“香草”,一點點嘗下去。入口時,辛辣和清甜交織。而吃下不久後,先前因毒蘑菇產生的腹痛一點點消失,神農氏的身體神奇般地好轉。又因爲神農氏是姜姓部落的首領,新發現的這株“香草”又救了自己的命,所以他將其命名爲——“生薑”。

古代是如何運用生薑的?生薑有何藥用價值?

神農氏嘗生薑併爲其命名的故事到底幾分真幾分假,我們顯然不得而知。但生薑的身影早就出現在了中國古人的生活中,這一點倒是有不少史料作證:《墨子·天下志》記載,在先秦時普通人家的菜園中已可見瓜和姜;《呂氏春秋》則載“和之美者,陽樸之姜、招搖之桂、越駱之菌”……《蜀都賦》還強調:“蜀地自古生產辛姜”。

二、 家家戶戶都可見的姜

確認了很早之前姜就走進了人們的生活,那麼人們到底是怎麼運用姜的呢?總的來說,姜有兩大用途——吃,以及燒。

《禮記》載,周人“捶之,去其皽皮,編萑,布牛肉焉屑桂與姜,以酒諸上而鹽之,而食之。施羊亦如之”。這說明從先秦開始,中國人就已經在用姜做調味料,以祛除肉食的腥味。

而秦漢已降,將蔥姜加入羹中也是常見的食用方法。唐代時,嶺南一帶甚至風行將多種肉類和蔥姜“一鍋燉”的“不乃羹”:“交趾之人重不乃羹,羹以羊、鹿、雞、豬肉和骨同一釜煮之,令極肥濃,濾去肉,進蔥、姜,調以五味,貯以盆器,置之盤中。”

在宋代,姜隨着時代風氣的轉變也變得“小清新”。《山家清供》中提到了“雪霞羹”和“滿山香”兩道菜,前者用了荷花、胡椒、姜和豆腐,後者則加了蒔蘿、茴香、姜和花椒。

古代是如何運用生薑的?生薑有何藥用價值? 第2張

南北朝時成書的《齊民要術》還記載了幾種製作香酒的“樑米酒法”、“和酒法”和“靈酒法”。這些方法無一例外地都用到了姜。而在自古就盛產姜的蜀地,據蘇軾記載,人們會在製作酒麴時加入生薑。陸羽在《茶經》中還證實蜀人還會用姜來煮茶。

姜的另一種用途——用作薰香——在今日已較爲少見。但在漢代,姜科山姜屬的高良薑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香料。在馬王堆漢墓中,人們共發現了兩座薰爐,其中一座便內盛高良薑和茅香、辛夷等的混合香料。

三、 被中醫“盯”上的姜

除了調味和薰香,姜還長期肩負着自己最初的“職責”——治病救人。在馬王堆漢墓中出土過一部漢代醫書《五十二病方》,其中的《養生方》就提到:“取細辛、乾薑、菌桂、烏緣,凡四物,各治之。細辛四,乾薑、菌桂、烏緣各二、並之三指撮,以爲後飯。益氣,又令人面澤。”

同樣是在漢代的醫書《傷寒論》中,姜作爲藥材甚至還被名醫張仲景細分爲生薑和乾薑。《傷寒論》全書彙集了113個藥方,其中有63個藥方都用到了姜。63方中,張仲景認爲有39方應當用生薑,有24方應該用乾薑。從藥方的總數和細緻程度可見,張仲景本人對姜的喜愛或許不會亞於神農氏。

古代是如何運用生薑的?生薑有何藥用價值? 第3張

此外,在古人眼中姜和桂枝或許還真的是“天生一對”。前文提到,周人早就會混合姜與桂枝來給肉類去腥。而在《傷寒論》中,張仲景25次將桂枝與生薑搭配。傳世名方“桂枝湯”就是其中一種。

時至今日,雖然很少有人喝過張仲景青睞的“桂枝湯”、“乾薑附子湯”和“生薑瀉心湯”,但在我們的廚房裏一定會有姜。南宋時,福建福州一帶因盛產姜而每年向朝廷納貢達到十萬斤。而今天,這大概只是我國一年生薑產量的二十五萬分之一。所以無論你愛不愛它,姜都不會從我們的生活裏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