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生不逢時的唐末皇帝,揭祕唐昭宗李曄的生平

生不逢時的唐末皇帝,揭祕唐昭宗李曄的生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不逢時的唐末皇帝,揭祕唐昭宗李曄的生平,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意料之外的唐末皇帝

作爲李唐王朝的第十九位皇帝,唐昭宗李曄其實原本已與皇位無緣。他是唐懿宗李漼的第七子,前頭有惠安皇后王氏(原爲爲貴妃)所生的兄長李儇。因而鹹通十四年(873),當唐懿宗病入膏肓,衆臣首先推舉的太子候選人就是出身更尊貴,年紀更長(實際年齡十二歲)的李儇。同年年底李儇繼位,李曄則被封爲壽王。

然而在那個被視爲"唐政之始衰"的時代,李曄是並無機會安安穩穩地當一個王爺的。在唐懿宗和唐僖宗的昏庸統治下,"黃巢起義"於乾符二年(875)爆發。唐僖宗匆匆逃往四川,後在好不容易重回長安後因顛沛流離而撒手人寰。

國不可一日無君。唐僖宗位唯一的兒子此時太過年幼。由此許多朝臣推舉唐懿宗的第六子吉王李保繼位,認爲論年紀論才德他都是最合適的。但在掌握了一定軍權的宦官楊復恭等人的推舉下,李曄最終上位,成爲了意料之外的李唐新君。

二、勵精圖治的賢明皇帝

外地被宦官推舉爲帝,年僅二十二的李曄雖有些猝不及防,但也算並未亂了陣腳。或者說,正是因爲他尚且年輕,所以李曄心懷重整山河,再造盛世的雄心壯志。

於內,李曄苦心研讀儒家學說,希望從中找尋到治國平天下的辦法。雖然自己是在得到宦官集團全力支持下才登基爲帝,但李曄也從未真正親近這一團體。面對宦官的挾持,他聯合前朝勢力,屢次挫敗宦官的政變。在天覆元年(901)之後,困擾唐朝數百年的宦官之難終因宦官的身死人滅而終止。

於外,爲削弱藩鎮實力而加強中央統治,李曄還大力組建聽命於自己的軍隊。在他發出徵兵之令時,僅是在京師一帶就有十萬百姓相應。也正是在這樣民心所向的情勢下,龍紀元年(889),韋昭度奉命討伐四川王建之亂;大順元年(890),張濬奉命征討割據太原的李克用;景福二年(893),李嗣周奉命征討鳳翔李茂貞……

生不逢時的唐末皇帝,揭祕唐昭宗李曄的生平

如果是在局勢更爲穩定的時代,如此一般有百姓支持,能控制朝臣,善統領天下,李曄無疑會成爲一位優秀的帝王。他所期待的盛世局面,所念想的光宗耀祖,大抵也會成爲現實。但可惜的,李曄雖做了那麼多,卻背靠的是在一個積重難返的社會。

三、生不逢時的悲情皇帝

前面我們提到,李曄在成爲帝王后對影響李唐安定的宦官和藩鎮節度使都"重拳出擊"。然李曄雖名正言順,更得到百姓的支持,最終卻還是鎩羽而歸,甚至"血本無歸"。

在打擊宦官一事上,李曄一開始採取了"親賢臣,遠小人"的策略,直接將宦官排除於朝政之外,遇事直接找前朝宰相或支持自己的朝臣商議。

於是,爲避免真的如此被帝王排擠,楊復恭等太監四處攪局。大順元年(890),在李曄準備攻打李克用時,楊復恭暗中"下黑手",致使出征的官軍"望風自潰"。乾寧四年(897),支持宦官的節度使韓建以諸王謀逆爲由挾持李曄前往華州,並大肆屠殺李唐宗室,無論男女老幼。光化三年(900),宦官集團謀劃推翻李曄而扶持太子李裕。同年政變發生後,宦官韓全誨還火燒乞巧樓,並挾持李曄逃往鳳翔……

在打擊割據地方的藩鎮節度使上,李曄更是不僅搭進去自己,還搭進去整個李唐。在征討王建時,實際獲利更多的並非官軍,而是被攻擊的王建。於是山行章、杜友遷、朱實舉等原本支持朝廷的勢力或搖擺勢力反倒加入了王建的陣營。在征討李克用時,出兵河西的官軍幾乎全軍覆沒。李曄好不容易湊起來的軍事力量一下即大打折扣。在攻打李茂貞時,李曄沒拿下太原,反倒差點丟了長安。最後還是曾勸說李曄不要貿然出兵太原的宰相杜讓能,用自己的死換來唐昭宗片刻的"安寧"……

生不逢時的唐末皇帝,揭祕唐昭宗李曄的生平 第2張

在最後的乾寧二年(895)至天祐元年(904),李曄基本喪失反抗能力,淪爲衆割據勢力爭奪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穿着"龍袍"的"砝碼"。天覆三年(903),被挾持來挾持去的李曄才終於在朱溫的控制下回到長安。

當然,身爲皇帝,被臣子們如此逼迫,李曄也是有脾氣的。在最後一次回到長安後,他依舊希望招兵買馬,想要護衛皇室和皇權。但這先引得朱溫心生惱怒,直接兵臨城下,脅迫李曄遷都至完全由朱溫掌控的洛陽。遷都後,朱溫依然擔心李曄有"小動作",於是殘忍弒君,立李曄幼子李柷爲帝,即李唐最後的帝王唐哀帝。

從與皇位"八竿子打不着"的年幼親王,到被宦官匆匆扶持的末期皇帝;從反對宦官專權的熱血新帝,到與節度使刀劍相向的勇敢君主;從被節度使"節制"的傀儡帝王,到被弒失國的悲情聖上……李曄有大志,有才情,卻沒有施展拳腳的時代舞臺。除了"生不逢時",大抵也無他可作他的悼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