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天京事變後,太平軍的戰鬥力爲什麼會不斷下滑?

天京事變後,太平軍的戰鬥力爲什麼會不斷下滑?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天京事變指的是太平天國領導集團之間發生的一次公開分裂,這一事變將太平天國的歷史分爲了兩個部分。在此之後,太平軍的戰鬥力不斷下滑,爲什麼會這樣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這場內訌前,相當長的時間裏,太平天國內部可以說是衆志成城。而在這場內訌爆發之後,太平天國的國勢則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敗。同時,受到這場內訌的影響,太平天國在“永安建制”時確立的政治構架,也就此徹底崩塌。同時,也正是在這場內訌過後,太平軍的戰鬥力也有明顯的下滑。以至於,到後來的天京保衛戰、安慶保衛戰的時候,太平軍每每以優勢兵力發動進攻都不能取勝。那麼,由勝到敗,“天京事變”爲何成爲了太平軍戰鬥力下滑的重要原因?

天京事變後,太平軍的戰鬥力爲什麼會不斷下滑?

首先,“天京事變”對於太平軍力最爲直接的影響,便是兩萬東殿將士遭血洗,以及日後石達開的出走。這兩者對於太平軍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在這過程中,太平軍在與清軍的對壘下,曾陷入兩次頹勢。尤其是石達開的出走,對於太平天國來說,可以說是一次嚴重的軍事分化。當時石達開的影響力,可以說是振臂一呼,應者如雲。雖然,跟隨石達開遠征的太平軍具體數量,在史學界一直存在着巨大的爭議。但可以肯定的是,石達開帶走的太平軍,諸多都是富有戰鬥經驗的士兵。這樣的情況,對於太平軍短期的戰局,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後來,在陳玉成等人的苦戰下,太平軍才勉強維持住陣腳。

同時,太平軍戰鬥力下滑的原因,也同“天京事變”後的人心瓦解,有着很大的關係。我們都清楚的是,太平軍所以能夠從廣西走來,一路發展壯大。除卻一系列戰略戰術的短期得當外,最爲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太平軍從始至終都是以“拜上帝會”那套理論作爲支撐的。尤其是,在“天京事變”過程中,楊秀清這個“天父”代言人,慘遭屠戮後,更是造成了太平天國內部嚴重的危機。

天京事變後,太平軍的戰鬥力爲什麼會不斷下滑? 第2張

一來,太平天國的頂層設計中,“拜上帝教”一直都有着很大的影響力,而洪秀全、楊秀清等人的互相殘殺,無疑使得太平軍廣大將士爲此寒了心。二來,這場內訌的結果是,也使得當時很多人,看透了太平天國“一姓興廢”的皇權本質。當時的民間甚至流傳着這樣的話語“天父殺天兄,終歸一場空”,千萬不要小看這樣簡單的話語。這樣的流言,則使得太平軍的人員擴張受到了極大的阻力。當時洪秀全分封賴文光以極高的爵位,便是希望他能夠大量的招兵。

同時,作爲這場內訌過後的產物,洪秀全爲了防止重蹈覆轍。更是採取了“衆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做法,來有效掣肘兵權。這樣大量分封王侯的做法,使得太平軍將領爲此到了,軍令難以一統的地步。尤其是在安慶保衛戰中,李秀成與陳玉成的兩支大軍,實際上已經形成了鉗形攻勢,當時的曾國藩甚至爲此準備好了遺書。但就在這關鍵時刻,李秀成卻擅自率軍,轉而經略江浙地區。

天京事變後,太平軍的戰鬥力爲什麼會不斷下滑? 第3張

這樣的情況在於,太平軍在總體戰略上,無法得到有效的協調,並且,因爲諸將近乎都是王侯,可以說是平起平坐,這無疑導致了太平軍的最終失敗。並且,洪秀全爲了限制諸將,也爲衆多將領劃分了地盤。諸如安慶一帶則隸屬於陳玉成統轄,而江浙地區則由李秀成統轄。洪秀全這樣有意的劃分地盤,使得太平軍將領,在同清軍的戰鬥中,往往更注重自統轄的地區,使得彼此之間缺少密切的配合與支援,而這則意味着太平軍指揮系統的失靈,並且也使太平軍的戰術陷入了死板之中,從而同佔據優勢的清軍,形成了對耗的局面。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天京事變”後,洪秀全吸取了消極經驗後的產物。

“天京事變”的影響就是這樣,先是石達開的走,使得太平天國在軍事上產生了巨大的分化。在者則是,“天京事變”中諸王的互相殘殺,最終使得太平天國人心向背,而太平軍的士氣也趨於瓦解。而在這場內訌過後,洪秀全則吸取了消極經驗,在掣肘將領兵權的同時,也最終使得太平軍陷入了指揮失靈的境地。正如,李秀成在自述中所說的一樣,“國破,實洪姓之自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