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范仲淹爲什麼能爲後人敬仰?他有哪些作爲?

范仲淹爲什麼能爲後人敬仰?他有哪些作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傑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他在政治、軍事、文學、教育等方面,都作出了傑出貢獻,爲後世敬仰。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范仲淹出生於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出生不久後父親就病逝了。母親謝氏貧困無依,沒有辦法,只好抱着只有兩歲的范仲淹,改嫁淄州人朱文翰,給小范仲淹取名朱說。

范仲淹從小就立志苦讀,由於家境貧寒,十幾歲時,他寄居在醴泉寺裏。他每天只用兩升小米煮上一鍋粥,等第二天粥凝固後,就用刀切成四塊,早晚各吃兩塊,每頓飯只用半根醃菜佐食。這就是“劃粥斷齏”的典故。

這樣的生活,他從不叫苦,只管埋頭苦讀。有個同學就把范仲淹的情況告訴了自己的父親,他父親大爲驚訝:“你這個同學不是平常人,今後一定會有出息,你給他帶點吃的吧。”同學就帶給范仲淹一盒子好吃的,范仲淹盛情難卻,只好收了下來,卻一口也沒吃。過了幾天,同學又來看他,發現送他食物沒有吃,已經壞掉了,很生氣地問他:“家父知道你生活清苦,特意讓我帶給你這些飯菜,你爲什麼不吃?”范仲淹說:“我很感激你們,但是我過慣了苦日子,若是吃了這些飯菜,怕是再也吃不了苦了。”

後來,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非常傷感,更加發憤上進,辭別母親,前往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學。經過幾年寒窗苦讀,終於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中了進士,被朝廷授予官職。

這時,他還叫朱說,就想歸宗複姓,但一開始,老家吳縣的範姓族人害怕他回來分財產,不肯接受。范仲淹說他只想認祖歸宗,不要財產,族人們這才答應。然後,他又向朝廷上書請求恢復範姓(有功名的人更改姓名要得到朝廷的批准),朝廷答應了他的請求。於是他恢復範姓,取名仲淹,字希文。

范仲淹爲什麼能爲後人敬仰?他有哪些作爲?

天聖五年(1027年),范仲淹的母親去世了,他在南京應天府爲母親守喪。當時晏殊是南京留守、應天府知府,他早就聽說范仲淹的才名,就邀請他到府學任職,執掌應天書院教席。范仲淹主持教務期間,以身作則,使得書院學風爲之一新。

天聖六年(1028年),范仲淹在晏殊的推薦下,奉詔入京,擔任了祕閣校理,負責皇家圖書典籍的校勘和整理。後來因爲直言勸諫,范仲淹被調任爲河中府通判。此後,他先後在地方和朝中任職,屢次向朝廷提出建議。

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擔任蘇州知州。當時蘇州發生水災,范仲淹帶領民衆疏通河渠,興修水利。因治水有功,第二年他被調回京師,先在國子監任職,很快轉升爲吏部員外郎、權知開封府。在范仲淹的大力整頓之下,開封府“肅然稱治”,當時人們說:“朝廷無憂有範君,京師無事有希文。”

西夏入侵時,范仲淹擔任將領,到陝西禦敵。他號令嚴明,愛護士兵,對於前來歸附的各部羌人,能夠誠懇接納,因而,西夏軍隊不敢輕易侵犯他所統轄的地區。當時有民謠唱道:“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

慶曆三年(1043年),西夏國王元昊請求議和,邊境稍微平定,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樞密副使,後又任命爲參知政事。

范仲淹有感於朝廷的積年弊政,和富弼等人推行了“慶曆新政”,希望能夠一掃積弊,富國強兵。但改革遭到了反對派的攻擊,歷時僅一年多一點就失敗了。范仲淹被外放到鄧州做地方官。

范仲淹爲什麼能爲後人敬仰?他有哪些作爲? 第2張

慶曆六年(1046年),范仲淹到達鄧州。他在鄧州設立了花洲書院,閒暇之餘就到書院去講學。他接到了老朋友滕宗諒(滕子京)的一封信,原來滕宗諒被貶到巴陵後,重修了當地的名勝岳陽樓,他寫信給范仲淹說,好山好水如果沒有樓臺就難以名傳四海,高樓雄臺如果沒有文字記述也難以名傳百代,特意請你寫篇文章來記述一下重修岳陽樓的盛舉。他知道範仲淹沒有去過洞庭湖和岳陽樓,還專門送來一幅《洞庭晚秋圖》。

看着這幅圖,范仲淹想象着洞庭湖和岳陽樓的勝景,半生的遭遇和理想追求一起涌上了心頭,他奮筆疾書,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就此產生。在文章的最後一段,他寫道: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爲,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是何等的胸懷;“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是多麼崇高的責任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又是何等偉大的境界!正因爲有了這篇文章,岳陽樓成了千百年來仁人志士的朝聖之地。而這一段文字,也正是范仲淹人格的最好寫照。

范仲淹爲什麼能爲後人敬仰?他有哪些作爲? 第3張

范仲淹一直很欽佩東漢的隱士嚴光(嚴子陵),他在擔任睦州(今浙江淳安)太守期間,曾爲嚴光修建了一座祠堂,並寫了一篇《嚴先生祠堂記》,結尾處這樣讚美嚴光: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其實,這幾句話用來讚美范仲淹是再恰當不過了。他“文武兼備”、“智謀過人”,無論在朝主政,還是出帥戍邊,都能系國家的安危、時代的重望於一身;他的“先憂後樂”思想以及仁人志士的節操,爲儒家思想中的進取精神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杆;他還是一位卓越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作爲宋學的開山領袖,他開風氣之先,並以其人格魅力言傳身教,培養和薦拔了無數人才。

無論在當時,還是後世,范仲淹都得到了人們極高的評價。王安石說他“一世之師,由初起終,名節無疵”;司馬光說他“前不愧於古人,後可師於來者”;蘇軾說他“出爲名相,處爲名賢;樂在人後,憂在人先。經天緯地,闕諡宜然,賢哉斯詣,軼後空前”。而元好問的評價最具有總結性:“文正範公,在布衣爲名士,在州縣爲能吏,在邊境爲名將,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備數器。在朝廷,則孔子之所謂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間,概不一二見,非但爲一代宗臣而已。”

鄧州之後,他又歷任杭州、潁州等地的地方官。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在徐州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仁宗皇帝親手書寫了“褒賢之碑”,贈兵部尚書,諡號文正,追封楚國公。

范仲淹一生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他去世後,得知消息的人無不扼腕嘆息,就連邊境的羌族首領,也像孝子一樣放聲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