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歷史上頓國的領土在哪?最後是如何被滅亡的?

歷史上頓國的領土在哪?最後是如何被滅亡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接下來聽聽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在春秋時期,衆多小國相繼告別了歷史的大舞臺,這纔有了後面的戰國七雄。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頓國,就是在春秋時期被楚國消滅的。頓國是一個姬姓諸侯國,曾經依附於旁邊的陳國,並最終在大國爭霸的春秋時期告別了歷史的大舞臺。

首先,根據《史記》、《左傳》等史料的記載,古頓國爲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後,在淮水中上游地區分封的姬姓國之一。對此,在筆者看來,淮河流域,原先是商朝的重要區域。在取代商朝後,周武王將姬姓諸侯國分封到這一地區,自然是爲了避免商朝勢力的東山再起

歷史上頓國的領土在哪?最後是如何被滅亡的?

除了頓國,周王朝還在這裏分封了沈、項、息、番、蔡、道、蔣、曾、唐等諸多姬姓小國,促使其成爲鎮守周朝南疆的屏障。周初分封的這些諸侯小國,面積都不大。頓國的爵位爲子爵,其封地面積不過二百五十平方里左右。按照周代的封建官制,“王者之制祿者,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禮記·王制》)。頓國國君在史料中被稱作“頓子”,顯示頓爲第四等的小國。

對此,在筆者看來,周朝諸侯國的爵位,和他們最初的封地存在着直接的關係。比如楚國和頓國一樣,作爲一個子爵諸侯國,一開始的封地都是比較小的。當然,楚國經過多位君主的努力,通過兼併周邊的諸侯國,逐漸成爲春秋戰國時期疆域最爲遼闊的諸侯國。與此相對應的是,對於頓國來說,因爲地處中原之地,並沒有什麼擴張空間,這導致頓國的疆域長期都是比較狹小的。

頓國在哪裏?清顧棟高《春秋大事年表》雲:“頓國本在縣(指商水縣)北三十里,頓子迫於陳,南奔楚,自頓南徙,故曰南頓。”這段記載不僅指明瞭頓國的初封地、遷居地,而且也指明瞭頓國曆史發展的兩個階段。

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都城在今河南商水縣頓國故城,後爲陳國所迫南遷,號南頓(今河南項城南頓鎮),與陳國、項國、沈國等相鄰。

頓國北臨嬀姓陳國,東接姬姓項、沈,南與姬姓蔡國接壤。這些諸侯國的疆域在後來的諸侯爭霸中處於變動之中。西周時期,周王朝具有強大的實力,能夠約束各個諸侯國。在此背景下,頓國與周邊諸侯國都能相安無事,處於相對平穩的發展時期。陳爲大國,頓爲小國,頓依附於陳,陳也需要頓國作爲屏障。春秋早期,兩國關係密切。並且,對於頓國來說,不僅依附於陳國,還和陳國進行了聯姻,這自然有助於鞏固頓國和陳國之間的關係,進而抗衡其他諸侯國。

歷史上頓國的領土在哪?最後是如何被滅亡的? 第2張

從春秋初期開始,楚國就開始向中原地區擴張。對此,頓國作爲弱小的諸侯國,在逐鹿中原的大國諸侯之間,對大國或依或違,時即時離,搖擺不定,惶惶不可終日。根據《史記》、《左傳》等史料的記載,頓國本來依附於陳國,但是,在楚國向中原地區擴張之後,頓國背叛陳國,轉而投靠了楚國。對於頓國的這一行爲,陳國自然是十分不滿。於是,陳國大軍壓境,遂使頓子失國,頓子逃奔到楚國求援並在楚國避難。

具體何年陳國逐頓,史料語焉不詳,估計應在公元前637年或者稍前。到了公元前637年秋,因爲陳國在歸順楚國的同時又暗中勾結宋國,楚國君主遂接受頓子的求援,派遣大軍攻打陳國。楚軍在佔領了焦、夷兩地後,並在頓地修築新城後回國。對此,《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中記載:“秋,楚成得臣帥師伐陳,討其貳於宋也。取焦、夷,城頓而還。”到了公元前635年,楚國令尹子玉(即成得臣)把陳國包圍,護送頓子返回新建的都邑,使頓子復國。

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楚國幫助頓國復國。但是,這只是楚國稱霸中原的權宜之計。對於頓國來說,終究無法避免被楚國吞併的結局。

最後,頓國復國之後,實力更加衰落,從而完全淪爲楚國的附庸。到了公元前569年夏,楚國派遣大軍進攻陳國,同時命令頓國去攻打陳國,爲此,陳國包圍頓國。對此,《左傳·襄公四年》中記載:“楚人使頓間陳而侵伐之,故陳人圍頓。”在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中,陳、頓、沈、蔡等諸侯國都懾服於強楚,並多次隨其征伐其他諸侯國。

歷史上頓國的領土在哪?最後是如何被滅亡的? 第3張

到了公元前496年2月,頓國的君主準備投靠晉國,於是頓國便背叛了楚國,並和陳國斷絕了關係。在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長期爭霸,也是在爭奪更多小國的臣服。現在,頓國背叛了自己,倒向了晉國,楚國自然不會坐視不理。於是,公元前496年前後,楚國便在陳國的幫助下發兵滅掉了頓國,使其納入了楚國版圖。對於頓國來說,也在春秋後期告別了歷史的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