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弘晝明顯沒有機會,爲何還要冒險爭儲呢?

弘晝明顯沒有機會,爲何還要冒險爭儲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弘晝是雍正與皇貴妃所生,是雍正的第五個兒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說起弘晝這個人,後人對他“衆說紛紜”,從歷史對他的記載事蹟來看,很多人會把弘晝當成一個“囂張跋扈”、“仗勢欺人”的霸道王爺,可仔細觀察弘晝的“性格變化”,會發現這一切並不簡單。

雍正一生擁有很多個兒子,但是雍正的“父親緣”不好,有好幾個孩子都是出生之後便早早夭折了,從嫡長子弘暉,到三子弘昀,幾個兒子的“早逝”,讓雍正心力交瘁,欲哭無淚。

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駕崩時,雍正碩果僅存的便是一些“庶子”,例如後來的乾隆皇帝弘曆,還有一同見過了康熙的弘晝。

弘曆和弘晝的年紀相仿,可在雍正即位後,弘曆的“儲君之位”不是板上釘釘的,也是存在着“懸念”的。

暫且不說弘晝,雍正當時還有一個年長的兒子,名爲弘時。

弘時當時已經成年,而且爲人聰慧,是雍正選擇儲君的“最好人選”。

可惜弘時忽然變得“不可理喻”,頻頻讓雍正失望,於是弘時丟掉了儲君之位,如此一來,雍正的下一任皇帝,就從弘曆和弘晝之間誕生。

其實早在康熙六十年,弘曆和弘晝因爲年齡較小,就曾被康熙青睞。當年康熙來到雍正的園子,雍正將自己的兩個兒子推到了康熙面前,這兩個兒子便是弘曆以及弘晝。

也是因爲這次的“爺孫”見面,奠定了後來的弘曆的儲君之位,因爲康熙更加喜歡弘曆,於是把弘曆帶着身邊撫養長大,在康熙的最後時光裏,弘曆是陪着康熙的。

雖然康熙更加喜歡弘曆,但也並不能說明弘晝就差。

雍正即位時,弘晝是一個刻苦、和善的皇子,另一方面,弘晝與兄長弘曆的關係非常不錯,雍正本來就是討厭兄弟手足相殘,弘晝的“品性”也讓雍正滿意。

只是因爲康熙親自“撫養”過弘曆,雍正在不久後,便將弘曆的名字寫入“祕密立儲”的詔令中,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的背後。

要說弘晝和弘曆比差在哪裏,歷史上並沒有給出具體的答案,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弘晝本身也是具有“奪嫡”資格和能力的。

早期的弘晝,並不比弘曆差。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逝世。衆人將雍正的“遺志”找了出來,祕密立儲果不其然是讓寶親王弘曆即位稱帝,年輕的弘曆登上了皇位的寶座,而他的弟弟弘晝,也是祝賀兄長成爲大清新的主人。

變成乾隆皇帝的弘曆對弟弟也沒有疏遠,反而是更加地“照顧”弟弟弘晝。

出於兄弟情深,乾隆皇帝將雍正的“遺物”都送給了弟弟弘晝。

乾隆以及弘晝,這是大清歷史上難得沒有因爲“皇位”鬧翻的兄弟,而雍正的舊府邸、遺留下來的物品,都讓乾隆“送”給了弘晝,以此來表示自己對弟弟的重視,而弘晝也欣然接受了。

可也是這個“時間節點”,弘晝開始變了。

弘晝明顯沒有機會,爲何還要冒險爭儲呢?

在雍正十一年的時候,弘晝就被封爲了“和親王”,弘晝當王爺的幾年時間裏,做了很多實事,也的確有治理以及管理地方的能力。

到了乾隆這裏,乾隆決定重用弟弟,一來是發揮弘晝的能力幫自己處理政事,其次則是爲了表示自己對弟弟的恩寵。

就這樣,弘晝成爲了乾隆的“祕書”。

在乾隆即位不久,弘晝就領到了他的工作,成爲御書處以及內務府的長官。

可別以爲這只是文職工作那就不厲害了,實際上,總領內務府以及御書處的工作,往往都是和皇帝極其親密的人才能得到。

因爲清代的皇權的加強,御書處這個部門是處理政事的主要部門,給了弘晝這個位子,自然也是乾隆變相地給弟弟“討福利”。

按照弘晝的能力,他的確是能把這些工作做好,但問題卻來了,弘晝開始犯的錯誤不是能力上的謬誤,而是思想和行爲中的“巨大失誤”。

最明顯的,便是弘晝暴打軍機大臣訥親一事。

訥親乃是滿清貴族,是爲遏必隆的後代,地位極高。

在當時,訥親已經被封爲了“一等公”,爵位極高,但就是這麼一個地位極高的“一等公”,卻在朝堂衆目睽睽之下,被弘晝“暴打”一頓,最後乾隆對此事沒有表態,平時還咋樣,如今仍舊是咋樣。

一次朝會上,和親王弘晝打了訥親,這件事情直接造成弘晝的形象暴跌,周圍的臣子都十分害怕弘晝,一是覺得弘晝變得野蠻不講理,惹不起但是卻躲得起,第二就是因爲乾隆皇帝的“沉默”,讓人對這對兄弟之間有着一定的“猜測”。

但可以確定的結果是,曾經那個好人緣、和藹的和親王弘晝一去不復返了,不僅是變得不像一個人,而且弘晝反差極大的行爲,彷彿又有着什麼難言之隱。

其實“變壞”了的弘晝,才真的是最聰明的。

在乾隆即位以前,弘晝或許也知道了自己的“儲君”之位無望,但事情不到最後一刻,弘晝也不可能放棄“儲君”之位。

在此之前,弘晝展現的是自己本真的個性,真正的性情大變,是在兄長登基之後,曾經那個人緣極好的弘晝,一下子成爲了京城人“聞風喪膽”的暴脾氣王爺。

弘晝的發展軌跡和性格特點,是有巧合的。

雍正還在世,弘晝表現得落落大方,因爲他也有着“立儲”的資格,因此弘晝自己也在盡力爭取。

而雍正駕崩後,弘晝知道了自己的哥哥弘曆纔是“儲君”,要說失落那肯定是有的,可對於弘晝來說,如何避免兄弟之間的猜忌纔是最重要的。

於是弘晝在乾隆朝變了,變得“目中無人”,有的人或許還對弘晝的反差絞盡腦汁找原因,但實際上,弘晝“變了”的根本原因,就是爲了一改過去自己良好的名聲,讓朝臣對自己有所排斥,這樣一來,才能保證他自己是沒有存在任何其他的想法,也沒有人支持他。

所以乾隆對於弘晝暴打“訥親”一事沒有表態,爲的正是讓弟弟把他自己“瘋狂”的名號打出去,自此之後,大家在京城都是“聞弘晝色變”、近而遠之。

這看似是乾隆對弟弟的過分寵愛,但實際上,這又何嘗不是乾隆爲了自己安心,而選擇看着弟弟演的一臺“大戲”。

雖然弘晝在朝堂中的名聲壞了,但是乾隆卻是繼續重用弘晝,後來還讓弘晝成爲了議政大臣,有了議政的資格。

但弘晝也不是沒有經歷“驚魂時刻”。

有一回,弘晝因爲反駁乾隆皇帝,造成乾隆皇帝很沒面子,乾隆連臉色都變,立馬沉默離開。

弘晝立馬反應過來,他知道他闖大禍了,因爲他了解自己兄長的性格,於是弘晝乾脆“裝傻到底”,組織了自己的子女,給自己安排了一場“葬禮大戲”,這件事可以說是瘋狂至極。

後來也不知道乾隆主動提起,還是弘晝自己說起,乾隆對於弘晝這樣荒誕的行爲表示了批評,可雖說是“批評”,卻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上的懲罰,由此可見,弘晝還是一直受到了乾隆皇帝的“信任”的。

弘晝在乾隆登基後,爲人處世的“刻意改變”太過明顯,但這件事也反映出了弘晝和弘曆之間的兄弟情誼,在皇位面前仍舊是“一文不值”。

弘晝明顯沒有機會,爲何還要冒險爭儲呢? 第2張

而弘晝其實踏出了極有意義的一步,那就是結束了自努爾哈赤以來,爲了搶奪皇位,手足相殘的不良習慣。

所以弘晝的一生,行爲看似荒誕,背後卻有他的深意與人生智慧蘊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