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的科舉考試和“高考”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古代的科舉考試和“高考”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的時候科舉對一個人影響重大,只要在科舉中取得名次可以說是光宗耀祖,那麼科考和高考相比起來,哪一種更爲公平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古代的科舉考試和“高考”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古代的“高考”難度非常大,程序繁多,光是大的考試,其完整程序就有三級:鄉試(省)→會試(中央)→殿試(皇帝),當然各個朝代也略有不同。

鄉試是科舉的第一級大考,全省考生統一集中到省裏考試。但並不是所有考生都有資格參加鄉試的,首先你得通過童試成爲秀才,然後再通過歲試、科試,接下來纔有資格參加鄉試。

通過鄉試就能成爲舉人,復讀了20年的范進就是卡在這個坎上過不去,纔會在中舉後太興奮瘋了。舉人之後可以參加會試,會試需要去京城考,所以古代纔有“進京趕考”一說。

通過會試後就成爲了貢士,纔有資格參加最高級的考試殿試。殿試的考場設在皇宮,由皇帝親自主持。通過殿試的考生就是進士,進士分成三甲,一甲進士極第、二甲進士出身、三甲進士同進士出身,一甲進士極第只有三人,第一名爲狀元,第二名爲榜眼,第三名爲探花。二甲進士差不多有百十來個,三甲進士二三百個。

把這些貢士們分個一二三等,有一個成語叫連中三元。這三元指的就是舉人鄉試第一名解元,然後禮部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殿試第一名叫狀元,連中三元就是參加科舉考試都是第一名。一千多年的科舉考試中,能連中三元的,也就十幾個,一個朝代幾百年只有幾個人,可以連中三元。

古代沒有畢業這一說,考中了秀才就是有了功名,沒有考中就還是童生。多大歲數考中秀才就多大歲數摘掉童生帽,所以那個時候就會出現爺爺和孫子一塊兒提着考籃進考場。

古代的科舉考試和“高考”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第2張

雖然相比現代,古代科考更注重文學類,考試內容也非常多,比如唐朝,科舉考試的科目就包括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

其中明經、進士兩科作爲唐代科考的主要科目,只要想走上仕途的古代文人基本都要考。而考這兩樣科目需要掌握什麼知識呢?你可能要背誦《論語》、《孟子》、《詩經》、《禮記》、《左傳》……大約40多萬字的文史資料。

由於科考內容繁多,也就出現了“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也就是說,比起明經,進士還要難考得多,五十歲能考上就算年輕有爲了。後來名垂青史的唐朝詩人裏,進士考試落榜的一抓一大把,如“詩聖”杜甫也沒考上。

在古代,即使參加了終極考試——殿試,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比如唐末詩人羅隱,因爲長得醜,“十試不第”;而被譽爲“花間鼻祖”的溫庭筠,因爲長得醜也屢試不第,直到65歲才謀得一個國子助教的小官;明朝時,開國皇帝朱元璋有一次做殿試官,原定狀元郭翀就因爲相貌不夠驚人,被朱元璋棄選,轉而欽定了外貌氣宇軒昂的吳伯宗爲狀元。

古人的科舉考試要追溯到隋唐時期,它歷經了1300多年,是世界上延用時間最長的考試製度。看過古裝劇的人“世襲”這個詞不會陌生,即在朝爲官的大臣,所受的官職、俸祿,受封的土地,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爺爺傳給父親,父親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這就導致了有才能的人無法得到重用,不能報銷國家,直到隋唐時期,這一現象纔得到改善,科舉考試應運而生。在科舉考試製度下,全國考生不分地域,可以憑藉自己才華,公平競爭,進入了良性循環。寒門學子經過十年“寒窗苦讀”也有機會改變命運,謀得一官半職,造福一方百姓。

古代考生交完試卷後,考官不能直接觀看,爲了防止某些官員任人唯親,所有試卷都要經過專人一字不差的抄寫一遍,再交由考官審閱。爲了讓考試更公平,如果家中有人坐了監考官,其所有親屬都不能參加此次考試,也是爲了彰顯科舉考試的公平性。

古代對於考分一樣的考生,若難分仲伯,優先錄用寒門學子。這一點雖然是不成文的規定,但確實讓出身寒苦的人得到了實惠。

古代考試,考生進入考場前,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從頭髮辮子到鞋底一一排查,甚至連屁股都在審查之內。考試過程不能擅自離開座位,對於渾水摸魚者,一旦發現其作弊,面臨的將是殺頭。到了清朝時期,一些膽大妄爲的考生爲了一己私利,不惜鋌而走險,將事先準備好的手抄小書帶入考場,對於這種藐視《大清律例》的做法,一經發現,很可能會株連九族。

在古代,由於交通問題還有身體問題,許多人都沒法參加科舉考試,而高考卻沒有這樣的難題,學子不用跋山涉水去參加考試,也不會因爲身體問題,禁止參加高考,只要你想,就能考,相比之下,現代高考就公平多了,評分標準簡單,用分數說話,閱卷過程也比較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