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西晉末年戰火連天,混亂局面何時結束的?

西晉末年戰火連天,混亂局面何時結束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西晉末年八王混戰、匈奴及羯族貴族劉淵、石勒起兵弄權以來,中原戰禍連年,無一寧日。長江流域算是比較安定的地方,中原地主士人和人民紛紛南渡避禍。307年春,司馬睿被任命爲安東將軍,偕同他的好朋友、謀主王導駐節建康,負責揚州的軍事防禦工作。王導屬北方最有名的望族琅邪(yā牙)王氏,謀略過人,誠懇熱情。預謀退路的大臣,通過他可爲子侄或親屬獲得在江南的職務。求他幫助的北來地主士人能得到妥善的安置和慰問。洛陽、長安陷落以後,南渡的人如過江之鯽,“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他們雖然失去土地,在社會上仍然有很高的威望。

王導和東晉的建立

攜有大量的錢財、佃客、僮僕和私人武裝,是一支支流亡大軍的首領。爲了在一個人地生疏的地方不受排斥,繼續保持富貴抓住權勢,北來士人必須抱成一團,並擁戴像王導這樣一個有能力、孚衆望的高級北方士族來代表和保護他們的利益。王導的從兄王敦也是個擁有大量部隊的將軍。

於是投奔他們的北方士人日益衆多,建康成爲長江流域的政治中心。北方士族中以隨司馬睿渡江的一百來家地位最高。門閥制度森嚴,政府有專門機構撰有《百家譜》、《十八州士族譜》,有專長家譜學的人辨別真僞,嚴防假冒。低級士族王泰寶賄賂修譜世家的賈希鏡,欲冒人琅邪王氏譜,被王晏檢舉,賈希鏡幾乎被殺死。

後來渡江的北方士族被鄙稱爲“傖”,不得享受同等待遇。高級士族若婚配不當,如弘農楊氏,也受排擠。士族擔任高級官職,且升遷很快,薪俸豐厚。至於庶族地主只能擔任低級官吏,非有特殊的軍功,難以獲任高官。士族爲了保持自己的特殊身份和權利,不與庶族地主通婚,不穿同樣的衣服,不共坐談話,不輕易往來。江左百家以王導爲首,皆被委以重任,成爲後來東晉政權的支柱。其中的琅邪王氏、潁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輪流把持各種要職,左右政壇。中央及地方要員全屬南北士族或其子弟,“舉賢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權貴”。

東晉政權的強烈門閥政治性質,是其政治和社會秩序一直比較混亂的主要因素。

司馬睿在西晉政府中不擔任很高的職務,手裏沒有很多的軍隊,在晉宗室中又屬疏屬。北方士族桓彝以及從山西敵後歷盡艱險奔赴建康的溫矯同他見面後,都深感其才智平平難孚衆望,懷疑其作爲首腦後的政府能有作爲而爲前途憂慮。王導先後同二人討論形勢,二人皆佩服至極,驚呼其爲江左的管仲。桓彝事後對另一名士周凱(yi義)感嘆說:我同王導談了話,才知道他頗有辦法,心裏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可以安心工作了。但多數的北方士族仍不免悲觀失望,不幹實事。一有空閒,相約到長江邊的新亭聚會,借酒消愁,相對哭泣,抒發對故鄉的懷念。一次,這些名士又到新亭宴會,望見長江滾滾東流,不禁想起從前在洛陽黃河邊上宴飲的情況。“周侯(凱)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

西晉末年戰火連天,混亂局面何時結束的?

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意思是說:風景同黃河邊上一樣,只是統治者變了。名士們一個個觸動舊情,紛紛慟哭起來。王導正色告誡大家:齊心輔佐王室,恢復中原。怎麼能像“楚囚”那樣相對哭泣!衆名士皆低頭認錯,佩服王導最有見識,能把大家的士氣振作起來。西晉滅亡後,南方的士人受排擠,當官的很少。揚州沒有一個士人擔任中級官吏,荊州和江南無一人在中央當大官。司馬睿到江南大半年了,南方的地主士人都不理他,沒有一個人去見他。

王導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看到這種局面很擔心,行將建立的政權必須以南方士人爲依靠爲基礎。當務之急是提高司馬睿的威望。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王導爲司馬睿安排了一次上巳日(三月三日)的盛大出遊儀式。司馬睿坐上大轎,由一支威武的儀仗隊護送。王導、王敦以及北方有名的文士武將皆騎馬恭恭敬敬地隨行。大街兩旁摩肩接踵,觀者如堵。

江南的地主代表人物顧榮等也從門縫中窺見了這一盛大場面,極爲歎服。相率到路旁拜見。王導向司馬睿說:顧榮、賀循是南方士族的首領,任命他們的官職,其他的南方士人自然都會前來歸附。王導親往拜見顧、賀二人,南方士人無不動容。那時在江南的北方士人說洛陽官話,惟王導與南方士人飲宴、聚會、閒談皆講吳語。北方士族譏諷王導,說他沒有什麼長處,只會說吳語罷了。王導不以爲意,極力拉攏南方士人。南方的強宗大族顧、陸、周、張及其他士人皆樂同王導來往。

王導宴請陸玩,陸玩回家拉肚子,寫信給王導說:我是吳人,吃了你的食物,幾乎做了“傖”鬼。王導不以爲忤,甚至想同陸玩通婚,遭到婉言拒絕。原來北方士人佔據要津,南方士人心懷忐忑。義興(江蘇吳興)大地主周醜,是氏人齊萬年起義中被殺死的建威將軍周處的兒子。周玘三次鎮壓江南農民起義,有大功於西晉。他企圖發動暴動推翻執政的北方士人沒有成功,恚怒而死。遺囑要兒子繼承父志。

子周勰聯合南方士人發動兵變進攻王導,又失敗了。王導怕激起南方地主的敵視不予追究。王導後來作揚州刺史,派專官去屬下各郡考察。後來聽取回報,考察官們相繼談了各郡的政治情況。惟顧和默不作聲,王導問他有什麼看法。顧和回答說:你是國家的首輔,應該讓吞舟大魚也能漏出網去,何必去計較地方官的好壞。

王導連聲說他說得對。士族做了任何不法的事,王導也是不願聽的。王述以“家貧”爲幌子謀得宛陵令,一上任就大肆收括,州司檢舉其貪髒事達1300條。事情鬧到王導那裏。王導卻派人去安慰王述說:你是名士之子,不必擔心沒有優厚的俸祿,讓你當個小小縣令,實在是委屈你了。

由於王導處處以大局爲重,寬和待人,甚至睜着眼睛不視不法之事,盡力爭取各方面的支持並努力維持北方士人間,以及北方士人與南方士人之間力量的平衡,一個以司馬睿爲號召的各種勢力互相利用互爲得利的聯盟形成了,奠定了東晉政權的政治基礎。

那時南渡的士人和農民估計有90萬,約佔北方人口的八分之一,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這些南來的人統稱“僑人”,多按宗族、鄉里聚居,地主士人往往成爲他們的首領,並以擁有的僑人作爲自己的力量。地主要建立產業,農民要種田。南方的士族爲了自己的利益排斥僑人。

王導定僑居法,在南方地主勢力較弱、人口稀少的地區如丹陽、晉陵、廣陵等境內設立僑州、僑郡、僑縣,與當地州、郡、縣分別建制,各不相屬,各有一套行政機構。需要的大批地方官吏,爲南來的中下級士族提供了政治出路,又可利用北來的勞動力作佃客、奴僕創立新的產業。

這樣做的好處甚多,既有了一支抵禦胡人南侵的力量,又可緩和南北士族在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上的衝突。僑人不列人當地戶籍,不負擔國家的賦稅和徭役,這就吸引了大批北方勞動人民南下。他們帶來的先進生產技術和先進工具,對江南的開發有積極作用。自東晉至隋統一中國的近300年間,南方經濟上升,文化科學更遠遠超過北方,王導功不可沒。

王導“爲政務在清靜”,“羣情自安”,即在忽視人民利益的條件下,讓有實力的士族彼此牽制,並採取措施滿足他們的要求,盡力避免激化這些錯綜複雜的矛盾。簡言之,王導作爲南北士族的首領,對上要應付一個姓司馬的皇帝,對下要壓抑或緩解北方士族間、北方士族與南方士族間,以及王氏勢力與司馬氏勢力之間的矛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王導做到了,且達到“匡主寧邦……朝野傾心”的地步。誠如王導晚年自己所說,人家說我糊塗,將來有人會想念我的糊塗。

317年東晉建立,次年司馬睿由晉王稱帝。他自己很清楚,不是有力量,而是“司馬”這個姓幫了忙。政治上全靠王導,軍事上仰仗王敦。中央及地方要員皆視王導臉色行事。司馬氏的勢力遠不及王氏,要想做點事或安置親信必先衡量得失。呼王導爲蕭何、爲仲父,甚至登御牀受百官朝賀時不得不三番四次請王導同坐受賀。

結語

時人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這正好說明王導是東晉的實際締造者。雖然如此,東晉同北方五胡十六國的大混亂相比,終究比較安定,對人民,對經濟發展是有利的。後來的謝安繼承王導的政策,實現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團結,終能以微弱的力量打敗了強秦的侵犯,繼續保持南方發展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