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梁武帝看出侯景的野心了嗎?侯景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梁武帝看出侯景的野心了嗎?侯景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侯景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南北朝時期的中華大地上,多的是豪傑和亂兵。

有一個青年,二十來歲,喜歡騎馬射箭、結交兄弟、遊走於各個軍事團體中間,企圖謀劃個光明些的未來。此人名叫侯景。《北史》裏說,侯景有先天殘疾,一個腿長一個腿短,因而對於武藝,雖然懂得,卻不自恃。聯繫到後來的他的作爲,大概以才智出衆。

侯景望了眼天,發現單打獨鬥難免錯過良機,不如投靠一個較大的勢力,站在巨人肩膀上,總是事半功倍的。

他的第一個選擇,是爾朱榮。當時北魏首屈一指的權臣,巨人中的巨人。

梁武帝看出侯景的野心了嗎?侯景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作爲投名狀,528年,侯景生擒葛榮,平定叛亂,以此獲得定州刺史的職位。時年,他剛滿25歲,正是一展身手的好機會。

530年,孝莊帝誅殺爾朱榮,爾朱家的勢力奮起反擊,形成與皇室相抗衡的敵手。當時高歡審時度勢,選擇與皇室站在一起,舉兵消滅爾朱氏,從此成爲新一代權臣領袖。

此時侯景27歲,他對於事業上獲得的快感遠遠沒有滿足,他需要一個新的跳板,此人就是高歡。

相應地,高歡對侯景也委以重任,給他兵給他權,讓他放心大膽幹。

《梁書》中記載:高歡多次囑咐兒子高澄,侯景此人狡詐,反覆無常,要小心提防。

可見,高歡是知道侯景不安分的。知其深,爲何又委其重任呢?亂世之中,用人是第一要務。

梁武帝看出侯景的野心了嗎?侯景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2張

其實,一個陣營倒下了,另一個陣營吸納了對方的人才,是再常見不過的事,要不然無法解釋,朝代更迭裏,有的家族長盛不衰。可是南北朝不同,小型政權太多,連年征戰,軍權下放也很嚴重,在這個缺乏“穩定”的大環境中,豪傑皆想稱帝,被壓迫多生兵變。因而,侯景的“反覆”倒成了致命傷。

這一點,宇文泰也看出來了。

高歡去世以後,高澄上位。出於“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擔憂,也是出於對高澄的不信任,侯景反了。

這個人很有趣,反了許多人,可是每一次,都倒頭又投靠了別的勢力,卻未見自己稱帝、擁兵偏安一隅,直到最後一次纔有了不同。

國內呆不下去了,侯景想到西魏的宇文泰。而宇文泰的態度卻很堅決:不吸納。這一點很好理解,當時的宇文泰可是西魏實質上的當家人,該有的都有了,實在沒有必要吸收一個不穩定因素進來。

梁武帝看出侯景的野心了嗎?侯景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3張

侯景不甘心,於是將目光投向了南方,南朝梁。那裏的梁武帝是一代英主,其年輕時叱詫風雲,侯景也是聽過他的傳說的。心嚮往之的同時,送去了一封示好信。

相應地,梁武帝禮貌接受,並且封其爲河南王。

你想啊,侯景本是羯族人,自小生長於北方,爲了前途遠離故土,還入了異族,是多大的決心和魄力。越是有魄力,也就越可怕。

這個威脅,難道梁武帝沒有看出來嗎?

未必,分析一下彼時南朝梁的戰況,就能猜測出梁武帝的一點心思:樑國正值北伐時期,且與高澄大戰,而侯景原本就是高澄旗下,對東魏戰術瞭解,反叛後帶着部衆與高澄打得不可開交。梁武帝這一招“借力打力”,意圖就是牽制北部戰場。

換言之,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

梁武帝看出侯景的野心了嗎?侯景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4張

而結局是大家都知道的,沒多久侯景就反了,梁武帝晚境悽慘,沒飯吃,沒水喝,直到去世。究其原因,梁武帝輕敵了。

面對着侯景這個殺不死,剿不滅,還反覆纏繞的敵人,高澄特別厭惡。雖然幾場戰役下來,把他逼到了江南流域,但是其勢力捲土重來是早晚的事。冷靜下來一想,你梁武帝可以借力打力,我爲何不可呢?

遂心生一計:派人去南朝梁議和。

梁武帝接到議和以後,欣然同意,然而和平的背後有一個矛盾他並未注意到:高澄上一仗沒有敗,卻議和了。

侯景知道議和後,非常恐懼,他自己是高澄的判臣,因爲這個身份,梁武帝禮遇他。可是一轉眼,梁武帝和高澄成了好朋友,自己不就是他們共同的敵人了嗎?所幸侯景心裏也沒有所謂的“忠心”,大不了反了吧。

於是勢如破竹,直接打到了樑都。

遠在北方的高澄眼見將兩個敵人推向了鬥爭的漩渦,會心一笑。完全不顧及身邊的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