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漢室仍然是民心所向,爲什麼劉備沒有能一統天下?

漢室仍然是民心所向,爲什麼劉備沒有能一統天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雖然劉備號稱有臥龍鳳雛以及五虎上將等大名如雷貫耳的人才相助,但是其人才優勢遠遠不如曹操,再加上各種複雜的原因,滅亡幾乎是必然的。

在三國時期,標榜着匡扶漢室的劉備,無疑站在了道義的制高點,也因此俘獲了大批人才的芳心。在智謀上,得一可安天下的臥龍鳳雛,劉備竟然兩個都得到了。在武將上,自己結義的關羽、張飛是萬人敵,趙雲、馬超、黃忠、魏延等也是智勇兼備。在加上當時的民心依然向着漢家天下,可是,爲什麼劉備沒有能一統天下,恢復漢室呢?

首先,根據史料記載,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後,蜀國人口90萬左右,吳國200萬左右,魏國400萬左右。按照人口和軍隊10:1的比例來看,蜀國、吳國、魏國的軍隊數量分別爲:9萬、20萬、40萬。也就是,不管是人口還是兵員,蜀國都是三個國家中最少的。

再看經濟,在小農經濟在主導的古代社會,蜀國雖然擁有成都平原,但是相比較當時的北方平原,農業生產力依然極爲有限。由於本來人口就比較少,加上失去荊州這塊經濟重地,蜀漢的經濟實力可謂最弱的。

其次,曹操統一北方後,促使其在進行赤壁之戰等戰爭中,有着穩定的戰略後方來提供補給。更爲關鍵的是,曹操大力推行的扶植農桑、鼓勵屯田等政策,保障了自己的農業生產。在任何年代,戰爭也是一場補給的較量。誰的後方生產更強大,誰就佔得了優勢。從這個角度來看,早期的劉備根本沒有什麼後方補給,甚至連立足之地都沒有。由此,劉備的錢糧和兵馬自然無法和曹操、孫權等軍閥相提並論。即便在佔得益州後,卻在不久後丟了更爲重要的荊州,促使自己一直沒有穩定的後方生產。

再者,戰略方向上的問題,準確的來說,是劉備個人偏離了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在北方曹魏實力最爲雄厚的基礎上,不管是希望北伐中原,還是力圖自保,都需要和東吳結成緊密的聯盟。但是,或許是因爲失去荊州後的痛恨,也包括爲關羽復仇的執念,也有可能是要和諸葛亮對着幹,證明自己的能力。劉備最終拼上老本來討伐吳國,不僅輸的底褲都沒了,也註定此後蜀國沒有統一天下的可能性了。

漢室仍然是民心所向,爲什麼劉備沒有能一統天下?

最後,再說說劉備手底下的人才。龐統幾乎沒有發揮多大作用就死了,剩下的諸葛亮可謂既當爹又當媽,實在太累了。餘下的智謀,也就法正等人還能看,至於秦庇、尹籍、糜竺、孫乾等,還是洗洗睡吧。反倒是魏國和吳國人才濟濟,並且像司馬家族等新生代人才輩出。

至於武將,則甚少有符合良將標準的。所謂良將之才,不僅僅在於懂得四機,更在於“威、德、仁、勇,必足以率下安衆,怖敵決疑”。照此標準來來評定劉備手下的一班武將,可能也就魏延、馬超、趙雲才能稱得上良將,至於號稱萬人敵的關羽、張飛,一個剛而自矜,一個暴而無恩,都身死人手。

漢室仍然是民心所向,爲什麼劉備沒有能一統天下? 第2張

總而言之,其實蜀國人才的問題主要出在蜀地人才開發不足,過於依賴創業初期的元老,加上人才年齡結構上的斷層。因此也就有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說法。而經濟、軍事乃至人才上的全部落後,劉備的匡扶漢室無異於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