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西漢一位少女捨身救父,竟救了成千上萬的人

西漢一位少女捨身救父,竟救了成千上萬的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早期的刑罰制度非常殘酷,動不動就是砍手砍腳,把大活人扔到鍋裏烹煮也是常有的事情。那麼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直接摧殘人們身體的肉刑才被廢除呢?這就得從西漢前期一樁少女捨身救父的義舉開始說起。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西漢一位少女捨身救父,竟救了成千上萬的人

漢文帝在位期間,齊國(西漢封國)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精通醫術,遠近聞名。值得一提的是,淳于意不僅僅是醫者,還是位朝廷官員,官至太倉令,相當於今天的糧食局局長。然而正是這層官員身份卻給他帶來了無盡的麻煩。

淳于意醫術精湛,所以慕名前來求醫者數不勝數。一些權貴想要將淳于意招入門下,成爲自家的私人醫生,所以紛紛向淳于意發出邀請。然而淳于意的心願是懸壺濟世,而不是成爲某個權貴的依附,因此他總是婉言謝絕。可是有的權貴好說話,有的權貴卻會仗勢欺人。淳于意拒絕邀請對那些難伺候的權貴來說就是給臉不要臉,所以他們就打算治治這個不知好歹的名醫。

自古以來,糧倉管理都是大難題。倉內的糧食減少究竟出於自然損耗還是“碩鼠”偷盜一直是扯不清的事情。因此有人就借太倉糧食損耗問題向朝廷打小報告,說淳于意身爲太倉令卻監守自盜,其罪當誅。朝廷派人來查驗後發現確實存在問題,而淳于意也無法自證清白,所以就將其打入囚車,押往京師長安。

淳于意共有5個女兒,小女兒淳于緹縈不忍父親受苦,因此決定一路相隨,儘量照顧父親的生活起居。在經過了兩千餘里艱苦跋涉後,淳于意父女終於抵達長安。西漢初期的律法以秦律爲藍本,強調重刑輕罪。以淳于意當時的情況,要被施刑的話恐怕非死即殘。

緹縈深知等判決下來就說什麼都晚了,於是她第一時間上書朝廷,其中寫道:“妾父爲官吏,齊地百姓皆稱其清廉。如今要被施刑,妾知死者不可復生,受過刑的人不能再長出新的肢體,即使想改過自新,也沒辦法了。妾願意入身爲官婢,以贖父刑罪,讓父親還有改過自新的機會。”

淳于意是一代名醫,所以他的案子被朝廷格外重視,緹縈的上書也因此得以呈送御前。漢文帝看過緹縈的上書後深有感觸,既爲她的孝心感動,也覺得她的這番言語很有道理。漢文帝對大臣們說道:“如今人們犯了過錯,還沒教化就對其施以重刑,這樣就相當於剝奪了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肉刑摧殘人的身體,苦痛終身不息,這是多麼殘酷和不合道德,這難道是爲民父母的本意嗎?所以朕決定廢除肉刑,用別的懲罰去代替。”

緹縈的本意是捨身救父,替父頂罪。可她卻萬萬沒想到,她的這一份上書不僅挽救了父親和自己,還改變了歷史,挽救了萬千人的命運。沒過多久,丞相張蒼、御史大夫馮敬便奉旨制定了新的律法,以笞、杖、徒等刑罰取代原先那些摧殘人們身體的肉刑。“緹縈救父”因此成爲了中國古代法律走向人性化的一次里程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