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歷史上河朔三鎮有何來源?這是導致大唐滅亡的原因嗎?

歷史上河朔三鎮有何來源?這是導致大唐滅亡的原因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河朔三鎮的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唐朝滅亡的罪魁禍首是誰?大多數朋友腦海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藩鎮割據”。自安史之亂後的近150年間,唐王朝一直在支離破碎的處境中支撐,直至在公元907年被正式終結。

那麼。唐王朝爲什麼一直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只是因爲藩鎮離心力過大、實力太強嗎?結合一位“另類”節度使的特殊經歷,也許有助於我們得到更全面的答案:

他的藩鎮,是令唐朝廷談之色變的“河朔三鎮”之一;當初爲了奪取節度使之位,他曾弒父殺兄、窮兇惡極;十餘年後,卻洗心革面,主動放棄一切、孤身求死;在退位之前,他將所統領藩鎮的事務安排得妥妥當當,只爲了幫助朝廷順利接手;然而在他死後,朝廷卻以拙劣的應對方式,辜負了他的一片苦心。

此人就是唐憲宗後期的幽州盧龍節度使——劉總。

時代背景:藩鎮割據的鼻祖——河朔三鎮的由來

藩鎮又稱軍鎮,其最高統帥爲節度使。早在唐睿宗時期,唐朝就在各州設置了節度大使,但賦予的權力比較有限;到了開元年間,爲了在不增加中央財政負擔的情況下更有效的經略外敵,唐玄宗在北、西、西南三大方位設立了數個軍鎮,並且大幅提高節度使的職權,讓他們全權負責轄區內軍事、財政、監察等各項事務。

這種軍、政、民合一的體系,賦予了軍鎮強大的戰鬥力。在安史之亂前,邊境的九大節度使匯聚了全國的精兵強將,對周邊政權保持了有效壓制,並讓唐王朝的實控範圍延伸至中亞地區:“中國盛強,自安遠門西盡唐境凡萬二千里,閭閻相望,桑麻翳野”,這也正是開元盛世得以實現的前提。

歷史上河朔三鎮有何來源?這是導致大唐滅亡的原因嗎?

但這一制度也是柄雙刃劍:掌控得好,是進攻的利器;反之,則會傷及自身。公元755年,身兼平盧、范陽和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起兵反叛,幾乎將強盛富庶的唐王朝付之一炬。歷時近八年,唐王朝才暫時度過危機。

但這一勝利是妥協的產物,爲了安撫河北軍鎮,唐王朝任命叛軍降將張忠志(賜名李寶臣)爲成德節度使、田承嗣爲魏博節度使、李懷仙爲盧龍節度使。它們並稱河朔三鎮,擁有高度的自治權:不用向中央繳納稅賦,可以自任官員,甚至節度使之職也實現了家族世襲:

河北三鎮,相承各置副大使,以嫡長爲之,父沒則代領軍務。

即長子繼承父業,但麾下武將奪權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同時,當初爲了對付叛軍,在統治腹地也陸續出現了大量節度使、防禦使、團練使等規模不等的軍鎮。不過在大部分時期,大部分軍鎮都處在唐朝廷掌控之下,不僅按時按量繳納稅賦、由朝廷任命官員,還要聽從朝廷的調派執行軍事任務。

出於對權勢的渴望權力,劉總趁亂弒父殺兄

安史之亂後,朝廷對全面收回河朔三鎮念念不忘。公元781年,唐德宗利用藩鎮打藩鎮,最終卻迎來了三鎮及淄青、淮西的聯手反叛;公元783年,朝廷軍隊發生了涇原譁變、佔領長安,削藩之戰由此停止,其後唐朝廷不得不對藩鎮多事姑息。

公元805年,唐憲宗李純繼位,決定繼續祖父的事業。公元809年,趁着成德節度使王士真去世、其長子王承宗抗命自立之機,唐憲宗派宦官吐突承璀率各軍鎮揮師討伐。當時的平盧節度使劉濟並不願意站在朝廷的對立面,也主動率軍從背後攻打王承宗,並親自奪下了饒陽、束鹿兩城。

歷史上河朔三鎮有何來源?這是導致大唐滅亡的原因嗎? 第2張

劉濟在前線時,任命長子劉緄爲副節度使,留守幽州負責各項事務,次子劉總則擔任瀛洲刺史,這也符合上文提到的“各置副大使,以嫡長爲之”的老規矩。但劉總可不是泛泛之輩,他爲人“陰賊險譎”,不僅極有心計,而且野心勃勃,對於節度使這一土皇帝之職覬覦已久。

公元810年七月,在面對多方壓力之下,王承宗主動向朝廷示好;而唐憲宗則擔心把各軍鎮逼成一股繩,也順勢見好就收,正式任命王承宗爲成德節度使,並加封劉濟爲尚書令,以表彰其對朝廷的忠誠。

劉濟撤回後前往瀛州駐紮,並讓劉總暫任行營都知兵馬使(掌控軍府兵權的職務)、屯兵饒陽。不久後,劉濟臥病在牀,劉總決定抓住兵權在握的時機、攫取軍鎮大權,其手段之成熟、狠辣,令人不寒而慄:

首先,他派人假裝從長安前來,忽悠病得迷迷糊糊的劉濟:“我在長安城打探到一個消息,由於您之前討伐王承宗出工不出力,皇帝龍顏大怒,已經決定任命副大使劉緄爲節度使。”

第二天,劉總又命人向劉濟如此報告:“前來頒佈任命狀的朝廷使者,已經抵達太原了!”這還沒完,他讓人在軍府邊跑邊喊:“頒送節度使旌節的朝廷使者已經過了代州啦!”對於這一爆炸性消息,全軍將士深表震驚,一時間不知所措:“舉軍驚駭”。

面對這種情況,一般人都會認爲劉緄在暗中勾結朝廷。對此信以爲真的劉濟怒不可遏,他下令把劉緄的幾十位親信悉數誅殺,並命他本人立即前來行營領罪。下達這些命令後,劉濟仍舊氣悶攻心,一整天都沒進食;到了晚上,他感覺口乾舌燥,便讓人送水;而讓他沒想到的是,親兒子劉總竟然偷偷在水中下了毒。

沒過多久,劉濟就因病、毒、怒交加而死;而老大劉緄還不明就裏,正乖乖地按照父親的命令日夜兼程趕來。當他走到涿州時,劉總詐稱父親的口諭,命人將其亂棍打死。

就這樣,在除掉父親、大哥之後,劉總如願奪取了盧龍節度使之位。

飽受精神摧殘,萬念俱灰的劉總歸還軍鎮,並留下兩道建議

在封建時代,面臨絕對權力的誘惑,這種毫無人性、對至親揮動屠刀的惡性事件並非個例,在那些禮崩樂壞的社會動亂期尤爲常見(特別是在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時期);更令人不寒而慄的是,大部分大部分野心家對此不僅毫無悔意、洋洋自得,甚至還以“無毒不丈夫、兵不厭詐”等說辭來爲自己開脫。

但劉總是個特例。不知是由於膽小還是內疚(顯然不可能膽小),自從奪取節度使之後,他常常驚恐不安,多次夢到父親和大哥的鬼魂前來找自己索命。爲此,他刻意供養了幾百位僧人,讓他們日夜爲自己唸經拜佛;每次處理完公務,他絕不從事任何娛樂、消遣活動,立即返回,與這些僧人們吃住在一起;萬一因特殊情況不得不外出,他一定會被嚇得徹夜難以入眠。就這樣,在精神的折磨下,他日夜魂不守舍、逐漸憔悴,對朝廷的態度也空前溫順。

歷史上河朔三鎮有何來源?這是導致大唐滅亡的原因嗎? 第3張

但大唐朝廷這段時間可忙得熱火朝天。公元815年,唐憲宗對深處中原腹心的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動手,即使面臨宰相武元衡被刺殺、名臣裴度被傷等一系列暴恐活動,他仍毫不退縮、持續用兵。這樣的堅持換來了回報:朝廷軍隊逐漸佔據了主動;公元817年10月,李愬風雪入蔡州,以破襲戰端掉了吳元濟的老巢,歷時數年的平淮之戰以朝廷獲勝落下帷幕。見識到唐憲宗的決心後,之前還桀驁不馴的成德、淄青、宣武等藩鎮相繼歸附朝廷。

而這樣的局面,也促使劉總下定了決心。公元821年,他上奏朝廷,請求讓自己棄官出家,並請朝廷賞賜盧龍將士錢百萬串。唐穆宗(唐憲宗已於公元820年駕崩,原因見後文)自然表示歡迎,於是改任劉總爲天平節度使,並加封侍中之職。

劉總則向朝廷提出了進一步的建議:

首先,把轄區一分爲三:幽州、涿州、營州爲一道,請求任命張弘靖爲節度使;平州、薊州、嬀州、檀州爲一道,請求任命平盧節度使薛平爲節度使;瀛州、莫州爲一道,請求任命自己的妻族盧士玫爲觀察使。

其次,把麾下那些生性悍勇、常人難以駕馭的將領一股腦的送往長安,請求朝廷酌情提拔。

在完成上述安排後,劉總再次請求朝廷讓自己出家,並且把自己的私宅改爲佛寺。唐穆宗則如劉總所願,將其賜法名大覺,將其私宅命名爲報恩寺;同時,他讓使者帶着天平節度使的節鉞、紫色僧服前往幽州,讓劉總自行選擇。

但劉總早已做好了抉擇:三月,在詔書還沒下達時,他已經自行削髮爲僧、準備離開兵府;但由於其頗得人心,手下的將士們甚至對其強行截留。此時他再度體現出了狠勁:殺雞儆猴,把那些帶頭的十多人悉數誅殺,震住了衆人;當晚,他丟下印璽、節鉞逃走,不久後,隻身死在定州境內。

劉總的高明建議、卻迎來朝廷的低級應對,藩鎮割據反而變本加厲

歷史上河朔三鎮有何來源?這是導致大唐滅亡的原因嗎? 第4張

劉總退位前的一攬子建議,乍一看好像有私心,實際上卻暗藏玄機:

行政區劃上,爲了避免盧龍勢力過強難以控制,他建議將其分而治之。這樣的話,即使有部分勢力心懷不軌,但也會孤掌難鳴,頗有些李世民當初“衆建諸侯而少力”的思路;

行政長官的安排上,他之所以張弘靖鎮守核心幽州,是因爲此人擔任河東節度使期間,爲政寬簡、深得人心,毗鄰的盧龍地區將士對其早有耳聞、心存仰慕,若由他替代自己,有助於穩定人心,實現權力順利過渡。而讓盧士玫管理瀛、莫,是爲了讓本地派佔得一席之地,以免因心理落差過大出現強烈反彈;

將強悍有力的本地將士送往京城,則有兩層目的:其一,加強中央軍隊的實力、削弱盧龍軍隊的戰鬥力,實現“強幹弱枝”的目的;其二,請求提拔那些悍將,則是爲了體現朝廷對藩鎮人才的信任,彌補盧龍與中央分割數十年而形成的的心理隔閡。

甚至他當初請求賞賜盧龍將士,也是出於替朝廷收買人心的目的。

這些釜底抽薪般的建議,無不體現劉總對藩鎮割據現狀的深刻理解,這纔是藩鎮割據者的視角、這纔是真正的決心歸順朝廷!

而接下來朝廷的應對,則也體現了上述建議的正確性,不過卻是一種完全反面的形式:

首先是皇帝本人的問題。唐憲宗的平藩行動初見成效,繼位的唐穆宗以爲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了。盧龍的消息傳來時,他正在飲酒作樂,將這件大事交給了宰相們;

其二,宰相們的問題。一朝天子一朝臣,名臣裴度早已被罷免,管事的宰相崔植、杜元穎則毫無戰略眼光,他們一心想着加強朝廷的勢力,於是強硬的僅將瀛、莫留給盧士玫,其他地區則全部劃給張弘靖;本來1:1:1的格局,現在變成了2:1,這一動作體現出的戒備心理,讓本地派極爲不忿;

其三,被送到京城的朱克融等悍將長期沒人搭理,甚至窘迫到借衣討食的地步。他們每天到中書省去請求授予官職,崔植、杜元穎均置之不理。待到朝廷正式任命張弘靖爲幽州節度使後,更是勒令朱克融等人打道回府、爲張節度服務,這些悍將無不怨怒異常;

歷史上河朔三鎮有何來源?這是導致大唐滅亡的原因嗎? 第5張

其四,盧龍人發現了張弘靖的優點,卻沒看到他的缺點。幾十年來,歷任盧龍節度使向來不畏嚴寒酷暑、與士卒同甘共苦,當地軍民也早已習慣了這樣的領導方式;而張弘靖上任後,卻一副傲慢華貴的官老爺架勢,讓人用轎子太子初入軍府,讓盧龍將士看得目瞪口呆。

這還不算,張弘靖每隔十天才露面一次,本地官員、將士很難有與其交流的機會;而替他負責軍政事務的親信韋雍等人,則大多年少輕浮:“嗜酒豪縱,出入傳呼甚盛,或夜歸燭火滿街”,與淳樸、簡單的幽州人格格不入;

此外,唐穆宗賞賜給將士們的一百萬串錢,卻被張弘靖截留了二十萬;韋雍等人不僅剋扣兵士糧餉,還動輒以“反虜”相稱,並施以重法;甚至還大肆嘲笑將士們沒文化:“今天下太平,汝曹能挽兩石弓,不若識一丁字!”

就這樣,多種因素之下,盧龍軍民的怨氣正慢慢積累,缺的就是一個導火索,但這並不需要太久。七月的一天,韋雍外出時,一位騎馬的小將不小心衝撞了他的隊伍。架子大的韋雍相當不高興,下令將這個小將拉下馬來,並計劃當衆棒打。而河朔三鎮的將士們向來沒受過這種羞辱,因此拒不服從。韋雍無奈,只得報告張弘靖,後者卻不問青紅皁白小將拘捕治罪。

當晚,各營士卒聯合譁變作亂,將校無法控制;他們衝入節度使府邸,掠奪財產、婦女,並把張弘靖扣押起來,幕僚韋雍等人則悉數被誅殺。

第二天,冷靜下來的將士們向張弘靖請罪,並表示願洗心革面,繼續做其部屬。但如此三番五次,張弘靖一直不發一言。這種態度,卻使得形勢進一步惡化:盧龍將士們迎回幽州老將朱洄,擁戴其爲統帥;後者以年老多病爲由,將這一重任讓給了他的兒子——滿懷怨氣從長安返回的朱克融。(這一事故的第一責任人張弘靖,則被盧龍將士們釋放)

消息傳來,唐朝廷束手無策,爲了避免事態擴大,只得暫時承認了朱克融的地位。沒多久,成德軍也發動叛亂,將領王庭湊掌握了實權;第二年,魏博兵馬使史憲誠也成功鼓動軍士騷動,逼死節度使田布,自掌大權。對這一系列的叛亂,大唐朝廷無力應對,只得承認了現實,就這樣,歸附不久的河朔三鎮再度脫離了朝廷的掌控,唐憲宗時期的努力不僅“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進一步加劇了藩鎮軍民與朝廷的心理對立,使得割據的局面更加惡化,直至覆水難收。

歷史上河朔三鎮有何來源?這是導致大唐滅亡的原因嗎? 第6張

劉總費盡心機,以對藩鎮情況的掌握、對軍民心態的瞭解等角度,提出了直指問題核心的建議,試圖爲朝廷掌控盧龍鋪平道路,但最終卻被主政官員的昏庸無能、簡單粗暴付之一炬;若他的建議有一條被採納,事態都不止於發展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這一過程,透露出的不僅僅是唐朝廷官員的無能,以及中央與藩鎮軍民的互不信任,當時唐朝廷的腐朽,早已不可救藥:

出於對藩鎮的不信任,當初唐德宗時期,已經委任宦官爲禁軍統帥;而唐憲宗的平藩戰爭中,更是進一步將統帥禁軍及藩鎮軍隊的權力悉數交給了心腹宦官吐突承璀;

而由於這些非專業人士的掣肘,其後的軍事行動雖佔據數量優勢,卻屢屢受挫,白白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最終在名臣裴度、名將李愬及無數將士的努力與犧牲下,平藩行動才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但此後的唐憲宗自以爲功德圓滿,逐漸放棄進取心、開始驕奢淫逸,裴度等人被罷免後,溜鬚拍馬、華而不實的官員得到重用,唐王朝的政治再度混亂不堪;

公元820年,信仙好佛、日漸暴躁易怒的唐憲宗被不堪被其責打的宦官毒死,三兒子李恆被扶上帝位,是爲唐穆宗;此後的歷屆皇帝,均爲宦官集團控制,政治越發不堪(後來還發生了“甘露之變”這樣的事件);

經濟與民生方面的形勢同樣嚴峻。唐德宗時期,爲了應對巨大的軍費開支,首次實行了兩稅法;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一改革逐漸變味,貪婪的官員們其後又巧立名目設立“間架稅”、“除陌錢”等等,甚至連茶葉也要收稅,在橫徵暴斂、苛捐雜稅之下,唐朝百姓逐漸步入苟延殘喘的悲慘境地。

歷史上河朔三鎮有何來源?這是導致大唐滅亡的原因嗎? 第7張

而在這種情況下,身處不被朝廷掌控的藩鎮,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能有更好的處境。這就是弒父殺兄的劉總深受盧龍軍民愛戴,朱克融、史憲誠等人一呼百應的客觀原因。

河朔三鎮的歸而復叛,代表着唐王朝的藩鎮政策正式失敗。到了唐武宗時期,形勢雖然一度改觀,但仍未從根本上解決上述根深蒂固的制度問題。幾十年後,黃巢、王仙芝起義成了壓垮唐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鎮壓農民起義過程中,藩鎮實力進一步增強,各自爲政已成了普遍現象,唐王朝已名存實亡。而到了公元907年,掌控中原的頭號軍閥朱全忠篡唐立樑,曾經輝煌的大唐王朝正式覆滅。

所以大唐滅亡這口鍋,應該由誰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