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馬嵬驛兵變如果沒有發生,李亨稱帝的機會有多大?

馬嵬驛兵變如果沒有發生,李亨稱帝的機會有多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沒有馬嵬驛兵變,李隆基的太子李亨有機會稱帝嗎?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公元762年,唐肅宗李亨和他的父親——太上皇李隆基先後去世,這一場景在200年的封建史上極爲罕見。這不僅因出一個問題:按照李隆基這麼硬朗的身體條件,如果沒有馬嵬驛兵變,李亨會不會當一輩子太子?

筆者認爲,在安史之亂後,如果沒有馬嵬驛兵變,那就會有張家坡兵變、趙家祠兵變...李亨一定會當上皇帝的,原因就在於,對於當時的唐朝而言,換個皇帝,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前提。

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爲“解鈴還須繫鈴人”——李隆基對親兒子的防備促成了安史之亂,那就只有通過認慫、讓位,才能解決這一世紀難題。

關係到大唐安危的節度使,是如何一步步落入安祿山之流手中的?

安史之亂的本質是唐朝節度使作亂,但節度使制度本身並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掌權的人。

爲了應對日益嚴峻的周邊少族民族武裝襲擾的壓力,節度使制度在武則天時期就已出現;到了唐玄宗時期,這一制度全面鋪開。在前期,節度使受到了很好的控制:

馬嵬驛兵變如果沒有發生,李亨稱帝的機會有多大?

其一,“邊帥皆用忠厚名臣,不久任,不遙領,不兼統”,即節度使的選拔,以“德才兼備”爲標準,並且不能久任,必須定期更換;不能自己待在朝廷中遠遠地掛個頭銜,而是必須親臨一線;而且同一位將領不能兼任多個地區的節度使,避免勢力過大、難以控制。

其二,“功名著者往往入爲宰相”,即:在邊鎮節度使職位上表現得好,還能入朝爲宰相。這對那時的武將們極具吸引力:在邊鎮雖然能掌握一方大權,但再怎麼着也是苦寒貧瘠之地,哪裏比得上待在朝廷?(不然爲何安祿山會冒險造反)比如蕭嵩就是因功從河西節度使調任宰相。

因此,起初的節度使們,不僅任期、管轄區域受到嚴格控制,而且與朝廷間並沒有嚴格的內、外之別。不過後來這些制度逐漸被改的面目全非。

第一步,到了開元中期,李隆基已不滿足於防禦,而是更加積極的拓邊。因此,節度使制度有了巨大改變,比如“爲邊將者十餘年不易,始久任矣”,將領們在一個節度使職位上一待就是十幾年,逐漸形成自己的勢力;“蓋嘉運、王忠嗣專制數道,始兼統矣”,公元746年,王忠嗣擔任河西、隴右兩大節度使,而且還兼行使朔方、河東兩大節度使之職能,也就是說,他一人身兼4大節度使的重任,而當時整個唐王朝一共只有10個節度使職位,王忠嗣一人佔了40%。

不過,王忠嗣起碼還是個“忠厚名臣”,李隆基的下一步動作纔要命;

第二步,大肆啓用少數民族將領爲節度使。在唐太宗時期,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等少數民族將領雖備受重用,但從來沒享受過擔任一方大員的待遇。在李隆基時期,李林甫擔任宰相後,爲了避免邊帥因功入朝爲相威脅自己的地位,他向李隆基上書,建議大量啓用胡人擔任節度使,其理由有二:

馬嵬驛兵變如果沒有發生,李亨稱帝的機會有多大? 第2張

胡人比原本的文臣勇敢,更適合去邊境率軍衝鋒陷陣;

胡人“寒族則孤立無黨”,這一點最關鍵——外來戶在朝廷裏沒有黨羽,“陛下誠心恩洽其心,彼必能爲朝廷盡死”,如果李隆基以恩惠拉攏,一定能讓他們死心塌地的效力。

後來,李隆基嚴格按照這一思路任命節度使,安思順、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當然,還有身兼三大節度使的安祿山。

他爲什麼會這樣聽話?李林甫所說的第二點,一下擊中了他的“痛點”。

王忠嗣事件,反映出李隆基的真實想法:掌握軍權,避免太子染指

公元747年,身兼2+2節度的王忠嗣屢立戰功、威名滿天下,手下彙集了李光弼、哥舒翰等名將,李林甫非常擔心接下來他會入朝爲相。而當時的范陽、平盧節度使安祿山早已野心勃勃,對於這樣一位名將也是極爲忌憚,同年,他以修建雄武城爲名,請求王忠嗣派人手幫忙,實際上是向找理由扣留他的精兵。

然而王忠嗣沒這麼容易被忽悠,他親自前往范陽實地查看情況以後,看出了對方的心思,沒有會面安祿山就立即返回。其後他多次向朝廷上書,聲稱安祿山日後必定會造反。這也讓安祿山的舉薦人——李林甫對王忠嗣越發排斥。

不久後,李隆基命令王忠嗣強攻吐蕃人控制的石堡城,卻遭到了對方的反對:“石堡險固,吐蕃舉國守之。今頓兵其下,非殺數萬人不能克。”而且,控制了石堡城並不能爲唐軍帶來多少優勢、沒有控制也帶不來危害,因此,他建議靜待時機、切勿強攻。

而另一位將領董延光卻主動請纓,於是李隆基命令他前去攻城,並讓王忠嗣全力配合。但王忠嗣卻出工不出力,雖派人助拳,卻沒立下賞格,目的就是不讓將士們拼命、避免無謂的犧牲。

馬嵬驛兵變如果沒有發生,李亨稱帝的機會有多大? 第3張

此戰唐軍久戰無功,董延光惱羞成怒,將黑鍋甩給了王忠嗣。而李林甫則趁機添油加醋,他讓人向朝廷舉報:“王忠嗣曾經說過他從小在宮中長大,與太子關係十分密切,他是想擁兵尊奉太子爲皇帝。”

李隆基立即命令王忠嗣入朝,並且交付御史臺、中書省與門下省三司共同審問。

後來,在李林甫的示意下,三司啓奏王忠嗣罪名當死;好在哥舒翰那時正受李隆基重用,他聲淚俱下、死纏爛打,甚至提出以自己的爵位換取王忠嗣的性命,最終李隆基賣了他一個面子,將王忠嗣貶爲漢陽太守了事。

這不是李隆基首次因爲太子與邊鎮的關係而動怒。就在不久前,太子李亨的朋友——河西節度使皇甫惟明因不滿李林甫專權,曾勸玄唐宗不要任用李林甫;最終他被李林甫以“皇甫惟明陰謀立太子爲皇帝”的罪名拉下馬來,被貶爲播川太守。

各種史料記錄證明,當時的李隆基與李亨名爲父子,實際上卻猶如政敵,在皇位上待了30多年、年過60的李隆基,身體、精神卻一如既往的硬朗,對自己的寶座看護得更緊;而太子與邊將們的關係,更是讓他如芒在背。因此,當李林甫提出大規模任用藩將時,立即得到了他的贊成。

安史之亂馬嵬驛事件前後的情況表明,失去權威的李隆基,讓出皇位勢在必行

而安祿山討好李隆基的衆多花樣中,重要的一項就是貶低太子。

有一次安祿山從范陽入朝,李隆基命其拜見太子。安祿山卻故意不下拜,聲稱:“臣愚,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儲君。”最終,才李隆基的要求下,他才裝作迫不得已樣子下拜了事。

而李隆基要的就是這種態度:爲了表忠心,可以得罪下一任天子,這纔是真正的自己人。這就不難理解,他爲什麼會讓安祿山身兼北方三大節度使之職,甚至無視其與楊貴妃不清不楚的關係,甚至還破天荒的將其封爲異姓王。

後來,不斷有人舉報安祿山密謀造反,卻一律被李隆基綁起來押送給安祿山,讓其自行處置。他是在踐行李林甫的那句話:“陛下誠心恩洽其心,彼必能爲朝廷盡死”。

馬嵬驛兵變如果沒有發生,李亨稱帝的機會有多大? 第4張

不過他的恩寵,沒換來對方的忠心。安祿山原本計劃等李隆基死後再造反,但隨着李林甫歸西、楊國忠跟自己不對付,他決心將作亂提前。公元755年,安史之亂正式爆發。

而被自己養的狗反咬一口,卻沒能讓李隆基幡然悔悟,接下來他繼續昏招迭出:輕易殺掉名將高仙芝、封常清;聽信楊國忠的讒言,拒絕郭子儀、李光弼的建議,逼迫哥舒翰出潼關迎戰,導致20萬唐軍幾乎全軍覆沒、長安的門戶大開。而直到此時,他的第一反應是丟下城裏的百姓,自己帶着兒孫、後宮、寵臣們逃往蜀地。

因此,當到達馬嵬驛時,隨行的將士“飢疲,皆憤怒”,李隆基的親信、龍武大將軍見勢不妙,準備將楊氏一夥當成擋箭牌。他將這一計劃告訴太子時,對方的反應很微妙:“太子未決”;而當將士們暴起殺掉楊國忠等人、包圍驛站時,李隆基親自出來安撫,卻無一人搭理;直至高力士出來交涉,陳玄禮才提出了“誅殺楊貴妃”的要求。而李隆基對此猶豫不決之際,韋諤一句“衆怒難犯,安危在晷刻”,終於讓他下定了決心,將楊貴妃縊死。(奇怪的是,這一過程中,太子全程未出聲)

接下來,李隆基執意前往蜀地,而將士們卻完全是另一種意見:

將士皆曰:“國忠謀反,其將吏皆在蜀,不可往。”

而此時的李隆基已經“慮違衆心,竟不言所向”,壓根說不上話了。緊接着,當地的“父老”們建議李隆基自己去蜀地,留下太子主持大局;當劉亨流淚表示要跟着父親盡孝道時,“父老共擁太子馬,不得行”。

李隆基眼見李亨遲遲不來,派人回去查看得知實情後,感嘆道:“天也”。至此,父子倆的權力交接實際上已是勢在必行,他分了兩千多將士給李亨,並向他們交代:“太子仁孝,可奉宗廟,汝曹善輔佐之。”

最終,李亨北上朔方之後稱帝,任用郭子儀、李光弼等將領,歷經多年才平定叛亂。而太上皇李隆基回京後,則處處受限、被剝奪政治權力,直至在公元762年父子相繼駕崩。

因此,從馬嵬驛之變前後的情況來看,李隆基已經無法領導大唐翻身,軍心、民心早已離他而去,太子李亨扶正勢在必行;若果沒有馬嵬驛兵變,一定會有其他類似事件發生。而在馬嵬驛,如果不是陳玄禮統帥統領禁軍,也許李隆基極有可能命喪當場。

由此看來,單個封建帝王在位絕不能超過30年,否則,自己的太子也會成爲敵人,更會給政權帶來巨大的危害。漢武帝、唐玄宗,這兩位曾空前成功的帝王,竟然在這方面出奇的一致,這就是封建皇權的“致命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