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探索唐太宗時期的太子之爭,李承乾的痛苦與李泰的失敗是怎樣的?

探索唐太宗時期的太子之爭,李承乾的痛苦與李泰的失敗是怎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唐太宗後期太子之爭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太子是古代封建王朝的皇位繼承人,太子的選擇對於古代封建王朝來說是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所以每個有作爲的帝王都會在深思熟慮後選擇繼承人,唐太宗也不例外。在唐高祖時期發生了玄武門之變,唐太宗殺死親兄弟,逼迫父親讓出皇位,這件事對於唐太宗的影響很大,也使得唐太宗在選擇太子時傾向於重建嫡長子繼承製,以免再次發生骨肉相殘的事件。

然而事與願違,在唐太宗統治時期還是發生了太子之爭。皇太子李承乾在位17年,行爲做事表裏不一,因爲試圖謀反而被廢黜;魏王李泰深受唐太宗的喜愛,仗着寵信招攬黨羽,意圖推翻太子李承乾登上太子之位,最後被唐太宗放逐;嫡幼子李治被唐太宗選擇成爲了皇太子,最終登基稱帝。然而這場廢立太子的政治影響一直延續到了唐高宗時期。我們可以走進這段歷史看看唐太宗後期太子之爭,見證李承乾的痛苦以及李泰的失敗。

李承乾:我這痛苦的一生

李承乾,唐太宗的嫡長子,他爲長孫皇后所生,又是唐太宗的第一個兒子,屬於真正的嫡長子,他之所以叫做承乾,是因爲出生在承乾殿。在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搶班奪權後,8歲的李承乾就被立爲太子,這一舉動顯示唐太宗重建嫡長子繼承製的決心。

李承乾年幼時十分聰慧,當時唐太宗安排李綱給李承乾講課,李承乾尊師守禮,深受唐太宗的欣賞。在李承乾12歲時,唐太宗就讓他處理政務,每次唐太宗巡遊的時候,皆由李承乾監國。但是長大之後的李承乾卻性情大變,他沉迷於聲色享受而且十分叛逆,如同換了一個人,而這種轉變和唐太宗的嚴格要求有關係。

探索唐太宗時期的太子之爭,李承乾的痛苦與李泰的失敗是怎樣的?

唐太宗是一個很有危機感的君主,這與當時的歷史環境有關係,自漢朝之後,中國的歷史一直是處於分裂狀態,只有西晉和隋朝曾經短暫統一天下,但是這兩個王朝的壽命都很短,西晉統一天下只經過37年就分崩離析,隋朝統一天下到滅亡只經歷了31年,那唐朝會成爲下一個倒下的王朝嗎?其實唐太宗心裏也沒有底,所以他纔會感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也促使唐太宗勵精圖治,希望建設一個長久的王朝政權。

唐太宗的危機感也讓他對太子李承乾嚴格要求,他把延續王朝的希望寄託在李承乾身上,但這給予李承乾極大的壓力。隨着年齡的增長,李承乾也就變成了一個“雙面人”,按照《舊唐書》的記載,他在上朝的時候在唐太宗面前宣揚忠孝之道,回到東宮就開始和寵臣、愛妾嬉戲。每當東宮臣子勸諫的時候,李承乾正襟危坐,擺出引咎自責的痛苦樣子。甚至爲了防止唐太宗知曉自己的事情,他只在暗中悄悄的尋歡作樂。但是這種陰奉陽違的行事風格也使得李承乾面對唐太宗中時心懷恐懼和緊張,他也越來越討厭父親的期許,變得十分痛苦。

唐太宗本人是一個嚴律於己的君主,他以善於納諫著稱,並且一生都在不斷嚴格要求自己,這是他成爲明君的一個要素,而李承乾作爲太子,唐太宗也希望李承乾能夠和自己一樣傾聽諫言,但是父子之間的血緣可以遺傳,性格卻難以傳承。

納諫是一項君王的美德,但對於君王本身的個人情感就是一種折磨。要知道臣子的諫言就和批評人話語差不多,許多人在生活中被別人批評兩下就接受不了,轉而憤怒對待別人。作爲一國之君經常受到臣子的指責,心中的怒火可想而知。唐太宗雖然經常受到臣子的批評,但他始終能夠接受別人的忠言進而改進自己。這種納諫的方法也被唐太宗用於培養李承乾,東宮有很多唐太宗安排的諫官,然而教育效果很差。

《資治通鑑》就記載諫臣張玄素的故事,唐太宗在貞觀初年想要修建洛陽行宮,張玄素上諫反對,說道:“臣聞阿房成,秦人散;章華就,楚衆離;及乾陽畢功,隋人解體”,張玄素直接把唐太宗比作亡國之君,言辭十分激烈,但唐太宗還是選擇了接受,並且賞賜張玄素賜布三百匹。此後唐太宗安排張玄素在東宮輔佐李承乾,李承乾面對張玄素的勸諫則是惱羞成怒,曾經派人暗殺張玄素使得他差點送命。

同樣是面對諫臣的批評,李承乾與唐太宗不同,他體會到的是難堪和憤怒,東宮諫臣的勸諫對於李承乾來說,並不是接受批評的自我反思,而是被人揭出老底的羞辱,所以他不能忍受東宮的諫臣。甚至在此後說出:“有諫者,我殺之,殺五百人,豈不定?”的狂言。

探索唐太宗時期的太子之爭,李承乾的痛苦與李泰的失敗是怎樣的? 第2張

李承乾既不能滿足唐太宗的期望,又拒絕納諫,這使得唐太宗對李承乾十分失望。此後又發生了兩件事情使得唐太宗更加失望。

在高壓的生活下,李承乾逐漸對於一個孌童感興趣,並且給孌童取名稱心,李承乾的情況被唐太宗得知後,唐太宗下令殺了稱心,結果李承乾跟唐太宗對着幹,他給死去的稱心封官,還專門修築塑像祭祀,如此一來,唐太宗和李承乾的關係徹底毀壞。李承乾召集一些體貌特徵類似突厥人的漢人,讓他們和自己仿照突厥人的部落生活,李承乾樂在其中,甚至說出自己當皇帝后要給突厥部落酋長阿史那思摩當統帥的話語,堂堂大唐太子想給當時大唐統治下的突厥人當臣子,這使得唐太宗對於李承乾愈加不滿。此後唐太宗逐漸放棄了李承乾,轉而想要立嫡次子魏王李泰爲太子。其實唐太宗對於李承乾的不滿在貞觀十年(636年)就有體現,這一年唐太宗分封子弟十七人爲王,除了五人因爲年幼被留下之後,當時的李泰也被留在長安,此後李泰和李承乾各自發展自己的勢力。

在唐太宗的默許下,李泰的勢力越來越大,而李承乾的地位受到了嚴重威脅,爲了保住太子之位,李承乾先是派紇幹承基刺殺李泰,但是事情未能成功。隨後李承乾索性學習唐太宗的玄武門之變,他結交漢王李元昌、兵部尚書侯君集、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洋州刺史趙節、駙馬都尉杜荷等人想要誓死一搏發動政變,意圖從東宮攻入皇城,使得自己掌握朝政。

貞觀十七年(643年),齊王李祐在齊州造反,在齊王李祐兵敗之後朝廷審查逆黨,結果紇幹承基牽涉其中被抓,告發了李承乾意圖政變的密謀,於是李承乾被廢爲庶人,流放黔州,李元昌被賜死,侯君集等人被斬殺。

探索唐太宗時期的太子之爭,李承乾的痛苦與李泰的失敗是怎樣的? 第3張

李泰:我以爲我已經成功

李泰此人是唐太宗的第四個兒子,也是太子李承乾的同胞弟弟,本來李泰跟皇是沒有關係的,但李承乾的叛逆和德行的虧欠使得唐太宗十分不滿,這種不滿就變成了內心中廢太子的想法,這種想法很快變爲了實踐,那就是廢立太子。而唐太宗十分喜歡李泰,並且給予李泰暗示和希望,於是就有了李泰的奪嫡之爭。

貞觀十年(636年)的分封中,17歲的李泰年齡偏大,卻被唐太宗執意留在長安,這種行爲就是唐太宗內心想法的表現。此後唐太宗又下達了一個命令,讓李泰開設文學館招攬學士。其實這裏面就很有深意,唐太宗本人在唐高祖時期就設置過文學館,並且籠絡一批文人作爲自己的參謀,比如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這些人後來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爲了唐太宗登基立下汗馬功勞。文學館的開設無疑是鼓動李泰的奪嫡之心。

在貞觀十二年(638年),朝廷開了一場議政會,禮部尚書王珪上奏說三品以上的官員遇到親王不應該下馬拜見,唐太宗認爲公卿是在輕視自己的兒子,魏徵勸諫唐太宗,他說三品以上的官員都是國家的重要大員,下馬拜見實在是不得體。然後唐太宗說了一句話:“人生壽夭難期,萬一太子不幸,安知諸王他日不爲公輩之主!何得輕之!”,太子李承乾萬一去世,還不是由其他的親王當太子。雖然後面唐太宗接受了王珪和魏徵的建議,但是他的這句話無疑對於李泰極具誘惑力。

而且此後唐太宗開始不斷提高李泰的待遇,以此提升李泰的地位:

貞觀十四年(640年),唐太宗親臨李泰在延康坊的府邸,免去了延康坊的百姓一年的租賦,還賞賜魏王府的官員和老人。赦免延康坊所在長安縣的死刑犯。貞觀十五年(641年),由李泰主編的《括地誌》完稿。唐太宗十分高興,賞賜李泰的財物超過了李承乾,由此引起朝廷大臣的勸諫。唐太宗不斷支持李泰,這使得李泰的野心膨脹,他的身邊聚集了唐初功臣的後代,由此形成了一個黨派,主要由柴紹之子柴令武、房玄齡之子房遺愛,杜如晦之弟杜楚客等二十多人組成。這些人爲李泰奪嫡出謀劃策。

探索唐太宗時期的太子之爭,李承乾的痛苦與李泰的失敗是怎樣的? 第4張

李泰的勢力急劇膨脹最後威脅到李承乾的地位,面對李泰的威逼,李承乾派刺客試圖刺殺李泰,結果沒有成功;派人僞裝泰府典籤把李泰的罪狀呈給唐太宗,但是被唐太宗識破;此後李承乾謀反不成被捕後,他感慨說道:“臣貴爲太子,更何所求?但爲泰所圖,特與朝臣謀自安之道”,李承乾的話語中憤懣可想而知。

在李承乾倒臺之後,李泰自認爲必當太子,但李泰又面臨李治受寵的情況,於是李泰爲了謀求太子,他對唐太宗承諾自己當皇帝之後,一定會殺了自己的兒子讓弟弟李治繼位。但是李泰的大話很快被褚遂良說破。此後李泰又威脅李治,他對李治說漢王李元昌與你關係很好,他現在已經死了,你也要像李元昌一個下場嗎?這個話後來被李治告訴唐太宗,唐太宗大怒,此後李泰被廢遷往均州。

唐太宗廢李泰,其中的原因就是對於兄弟相爭的恐懼,沒有一個父親願意看到自己的兒子互相殘殺,而且唐太宗本人親手製造了玄武門之變,這種骨肉相殘的心理陰影一直伴隨唐太宗終生,所以他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兒子們重演玄武門之變,所以唐太宗最終廢了李泰,保全懦弱的李治。同時唐太宗也是向李唐皇室的後人宣佈,嫡長子繼承製纔是正統,皇位不是陰謀奪權可以獲取,避免後代皇子爲奪取太子之位產生流血衝突。

另一個原因則是朝廷大臣的反對,朝廷大臣們出於對於廢長立幼的反感,堅決不同意李泰擔任太子,這也是唐太宗遲遲沒有廢了李承乾立李泰爲太子的原因所在。此外李泰身邊都是功臣子弟,這些功臣子弟都十分年輕,他們跟隨李泰主要是想獲得權力和官祿,假如李泰坐上太子之位,那麼這些功臣子弟必定爲了權力驅趕老臣。這使得以長孫無忌爲首的元老重臣對於李泰十分忌憚,反而對於懦弱的李治十分有好感,他們爲了更好的保住權力,堅決擁護李治上位。

所以李泰的被廢是唐太宗的政治考慮和元老重臣的堅決抵制造成,可能連連李泰自己都沒有想到,在最接近權力頂峯的時候居然被廢黜,幾年的奮鬥都成爲泡沫,最後在鄖鄉縣度過殘生,眼睜睜地看着弟弟李治不費吹灰之力登上了帝位,這對於李泰的打擊是巨大的。被貶後的第十年,即永徽三年(652年)李泰病死。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李泰的黨羽房遺愛陷入謀反案,宰相長孫無忌擴大案件,大批皇族和功臣被殺或者流放。

探索唐太宗時期的太子之爭,李承乾的痛苦與李泰的失敗是怎樣的? 第5張

一點小感慨

唐初的廢立太子之爭其實和唐太宗本人的原因有很大關係。在選擇繼承人時,唐太宗正如所有父親一樣有着望子成龍的心願,但是這種期望給予李承乾的不是上進的動力,而是沉重的壓力,這使得李承乾逐漸發生心理變化,不斷反抗父親唐太宗。唐太宗轉而扶持李泰,有意立李泰爲太子,然而遭到了朝廷大臣的反對,而李泰也展現了自己爭權奪利的兇狠,於是唐太宗廢了李泰。

其實這也是一場悲劇,正如唐太宗自己的感慨一樣:“我三子一弟,所爲如此,我心無憀”。李承乾和李元昌意圖謀反,結果是李承乾被廢、李元昌賜死。而接下來李泰和李治爲了太子之位而相互爭鬥,唐太宗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最後只好立李治爲太子以求避免皇家的骨肉相殘。而李承乾和李泰爲了太子之位各顯神通,卻雙雙敗亡,不得不說也是一種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