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在古代丹書鐵券有何作用?是護身符也是催命符

在古代丹書鐵券有何作用?是護身符也是催命符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丹書鐵券有何作用。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在我們印象中,古代帝王授予大臣們最高級的賞賜是什麼?非“丹書鐵券”莫屬!按照一些古裝電視劇、歷史小說中的情節,有了這個玩意,大臣幾乎可以爲所欲爲,無異於安家保命的護身符。

在真實的歷史上,確實有鐵券這種事物;不過,它並不是護身符,往往成了催命符;那些被明文記錄享受過鐵券待遇的大臣,基本沒有好下場。最典型的,當屬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名臣郭崇韜以及李繼麟(原名朱友謙)的遭遇。

郭崇韜:鐵券無法阻止腦袋被打碎

郭崇韜堪稱後唐莊宗李存勖的諸葛亮。

《新五代史》稱,郭崇韜“爲人機敏,能應對,以才幹見稱”。當李存勖還在太原當晉王時,郭崇韜就在他手下擔任了中門使(可以理解爲機要祕書),這是是名副其實的心腹崗位,爲李家對抗後梁、打擊契丹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最大的貢獻,是在公元923年力排衆議,爲李存勖出謀劃策,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八日而滅樑”。

後唐建立後,李存勖按功行賞,“賜崇韜鐵券,拜侍中、成德軍節度使,依前樞密使”。

在古代丹書鐵券有何作用?是護身符也是催命符

史書稱“崇韜位兼將相……以天下爲己任,權侔人主”,也就是集將相大權於一身、權勢跟皇帝有一拼。但他對李存勖確實忠心耿耿,並無異心。

可惜,後唐拿下中原後,曾經英明神武、有李世民之風的李存勖迅速墮落,不僅和他的皇后劉氏一起變成了守財奴,而且寵信戲子和宦官,後唐政權剛到達頂峯,就面臨着危機。

作爲陪伴李存勖打下江山的郭崇韜郭崇韜對此非常看不慣,他對宦官參政尤其深惡痛絕,曾經跟李存勖的兒子-魏王李繼岌說:“今後大王得天下後,千萬別信宦官,要重用士大夫。”然而這話傳到了太監們的耳朵裏,他們對郭崇韜恨之入骨,常在劉皇后面前數落他的不是。

公元925年,郭崇韜再次立功:他率軍摧枯拉朽幹掉王氏建立的前蜀國。然而,在面對皇后派來的宦官時,他的態度相當不客氣,使雙方的矛盾達到了頂峯。

回京的太監添油加醋,聯合劉皇后,聲稱郭崇韜心存異志、想在蜀地自立爲王。李存勖憤恨之下,很快把鐵券的事拋在腦後,讓前去蜀地擔任節度使的孟知祥幹掉郭崇韜。不過在對方的勸說下,他決定先一驗真僞再做決定。

不過劉皇后更狠,在孟知祥到成都前,她就派馬彥珪帶着自己的手令先下手爲強,勒令李繼岌殺掉郭崇韜。

李繼岌屈服於劉皇后的淫威,他以討論大事爲名,召見郭崇韜。後者剛剛登上樓梯,就被李繼岌的手下拿着大鐵錘從身後打碎了腦袋。他的兒子郭廷誨、郭廷信隨後也被除掉,另外三個在京城的兒子其後也沒能倖免。

立下大功的頂樑柱無辜被殺,蜀地君民人心渙散。孟知祥趁亂擁兵自重,建立了後蜀,剛剛被中原收復的西川再度獨立。

被滅門前,李繼麟一家還真的出示了鐵券

朱友謙是後梁開國皇帝朱溫(朱全忠)的養子,在朱友珪弒父篡位後,他就投靠了李存勖,被封封西平郡王。

後梁滅亡後,李存勖給朱友謙賜名李繼麟,並讓自己的兒子李繼岌把他當成大哥來對待;第二年,更是賜給他鐵券,同時讓他的兩個兒子也都擔任了節度使,一時間,李繼麟恩寵冠絕天下,令人仰慕不已。不過由於他日漸驕縱,慢慢地讓李存勖非常不爽。

在古代丹書鐵券有何作用?是護身符也是催命符 第2張

在郭崇韜被殺後,有人舉報李繼麟與郭崇韜陰謀勾結,李存勖幾乎沒有猶豫,直接派兵馬把他家團團包圍,全家老小100多口全部被殺。

臨死前,李繼麟的老婆張氏取出當初李存勖賞賜給她家的鐵券,假裝不識字的問官兵頭領:“這是皇帝去年賜給我們的,我不認字,麻煩幫我看看寫的啥。”對方面紅耳赤,非常尷尬。

血的教訓:獲得鐵券,意味着站到了帝王對立面

古代帝王賜給功臣鐵券,從表面上看是項殊榮,但存在着一個難以解開的悖論:

首先,承諾給對方免死,是封建帝王生殺予奪大權的最直觀體現;

然而,賜予鐵券,就等於給了對方遊離於皇權之外的特殊權利;

所以,當在現實中這兩層含義產生矛盾時,以哪個爲準?顯然,皇權是至高無上的,這種情況下,一切以維護皇帝利益爲出發點。承不承認鐵券,完全看實際需要。

但是,“功高震主、狡兔死走狗烹”是封建社會繞不過的衚衕;賜予鐵券,則無異於直接宣告了這位臣子的功勞已經引起了帝王的注意。至於後果,那就等着瞧吧。

在古代丹書鐵券有何作用?是護身符也是催命符 第3張

所以說,所謂的免死鐵券,極富欲蓋彌彰的色彩,註定了它只能作爲一種表達信任、穩定人心的方式,實際上體現出皇帝已把對方列爲了潛在的仇人。

在傳說中,還有另一種體現帝王信任的物品:尚方寶劍,這種道具就安全得多:它只是讓持有者以靈活的方式,行使帝王下放的部分權力。這一權力的行使,仍在法規的範圍內,並沒有觸犯皇權的威嚴。這一權力的重點,不是拿劍的人,而是劍本身:此劍作爲皇帝的信物,反而更是皇權威嚴的體現。

總而言之,古時帝王給大臣們的賞賜品無論有多麼威風八面,本質上都是皇權威嚴的體現,其真正的價值由帝王本人說了算;如果這個物品對皇權造成了損害,那不好意思,它會搖身一變成爲索命符。最是無情帝王家,也是指這一層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