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趙國在長平之戰後殲滅30萬秦軍,匈奴10萬人是真是假?

趙國在長平之戰後殲滅30萬秦軍,匈奴10萬人是真是假?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長平之戰,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戰國歷史,精彩紛呈。胡服騎射的趙國,向來人氣爆棚。對於彪悍的趙國軍隊,如今有很多傳說,比如網傳趙軍在遭受長平之戰慘敗後,還能在邯鄲城下殲滅30萬秦軍,其後更是在北方全殲10萬匈奴人。

這種觀點真假參半。趙國在長平之戰後殲滅30萬秦軍?這種說法也許只出現在古裝神劇中。邯鄲之戰秦軍雖失利,但並非遭遇了滅頂之災;

而趙國全殲匈奴10萬人,則確有此事。但此一時彼一時,於西漢時相比,戰國時的匈奴就是個戰五渣,別說融合了漢、胡優勢的趙軍,即使被趙國追着打的弱雞燕國,在匈奴面前也是大爺。

邯鄲之戰,面對多國聯軍,秦軍主力撤退

在商鞅變法後,升級爲虎狼之師的秦軍,基本上沒被大規模殲滅過;即使讓趙奢揚名立萬的閼與之戰,十萬秦軍也只是傷亡過半後狼狽逃跑而已。

趙國在長平之戰後殲滅30萬秦軍,匈奴10萬人是真是假?

公元前258年的邯鄲攻城戰,前期的秦軍確實遭遇了一些挫折。“正月,王陵攻邯鄲,少利,益發卒佐陵;陵亡五校。”面對依託城池頑強抵抗的趙人,秦軍受了一些損失。

其後秦王命令白起出戰,但遭到拒絕,不得已只能換上老將王齕。

到了12月,各諸侯國的援軍抵達邯鄲後,秦軍面臨巨大壓力,戰局更爲不利:“諸侯攻王齕,齕數卻”,也就是軍陣退卻的意思,但並未完全撤退;

隨後,當信陵君魏無忌率領魏軍趕到後,雙方交手、秦軍大敗。隨後秦軍的情況,各類史書中的記錄大體一致:

《資治通鑑》稱,“魏公子無忌大破秦師於邯鄲下,王齕解邯鄲圍走。鄭安平爲趙所困,將二萬人降趙”。即王齕眼看獲勝無望,於是率領全軍撤退,只剩下當初跟范雎一起投奔秦國的魏國人鄭安平,帶着所部2萬人向趙國投降;

《史記·秦本紀》:“齕攻邯鄲,不拔,去,還奔汾軍二月餘”。王齕攻打邯鄲失利,於是撤退到汾城,駐紮休整了兩個多月;

《史記·趙世家》:“楚來救,及魏公子無忌亦來救,秦圍邯鄲乃解”,在楚、魏援軍的幫助下,秦軍解除了對邯鄲的圍困。

因此,我們很容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秦軍主力並沒有被殲滅,而是在王齕的帶領下逃跑了。

這一點,從接下來秦軍的動作中可以得到佐證。

在汾城休整了2個月後,王齕的秦軍再度出擊,與魏、楚聯軍交手,“攻晉軍,斬首六千,晉楚流死河二萬人”,此戰中,魏、楚聯軍被斬首6000,被趕到黃河中淹死的多達兩萬;

緊接着,秦軍又攻下了寧新中;第二年,攻打韓國,斬首四萬;攻打趙國,佔領二十多縣,斬俘九萬。隨後又滅掉了周王室,西周君被俘,九鼎入秦。

趙國在長平之戰後殲滅30萬秦軍,匈奴10萬人是真是假? 第2張

到了公元前253年,在秦軍的連續打擊下,各國戰戰兢兢、紛紛認慫:“五十三年,天下來賓”。魏國來的晚了些,迎來了秦軍的再度暴揍。見到這一架勢,韓王、魏王被嚇得親自覲見秦昭襄王:“韓王入朝,魏委國聽令”。

由此可見,邯鄲之戰,並沒有對秦國造成實質性的傷害。趙國是山東六國的軍事扛把子,與各國之間是脣亡齒寒的關係,若趙國滅亡、各國也吃不了兜着走,這就是他們同仇敵愾對付秦國的根本原因——不是爲了趙國、而是爲了自己的安危。

這也證明,秦昭襄王雖在長平一戰給予趙國以重大打擊,但也像白起說的那樣,已成功激起了各國的危機感。秦國不怕一對一,怕的是各國真心實意合縱。因此,滅國的時機並不成熟,秦國要做的,仍舊是以往那種逐步蠶食、均衡打擊的戰略。

真正遲滯了秦國統一大業的,是秦昭襄王之死。緊接着秦國的接班人,一個只在位了三天(秦孝文王嬴柱),一個當了三年(秦莊襄王子楚),而隨後則更是一位年僅十三歲的嬴政,大權落在了趙太后、呂不韋之手,秦國的統一大業由此被耽擱了20多年。

其實我們根據常理推測就能明白,如果秦軍真的在邯鄲之戰損失了30萬,再加上之前長平的20多萬,各國大可以趁虛而入,一舉滅了秦國這個心頭大患,何苦要在後面被打成那副可憐樣?

我們再說匈奴。

戰國時期的匈奴,跟西漢初年完全是兩碼事

兩個因素,決定了戰國時期的匈奴並不像我們想象中那麼強大:

其一,那時的北方草原,活躍着東胡、樓煩、白羊河南王(居住河套地區的匈奴別部)等衆多遊牧部落,他們大都是原始的部落,沒什麼嚴密的組織形式,不僅各自爲政,互相間的制衡、制約也是常態;

其二,生產力不足。匈奴人從小騎羊、成年騎馬,騎射技術精湛,但一來那時沒有馬鐙、作戰效能有限;二來匈奴草原生產力落後、沒有中原那樣先進的冶煉技術,即使到了西漢時期,匈奴人的箭頭大部分還是骨頭製成。

趙國在長平之戰後殲滅30萬秦軍,匈奴10萬人是真是假? 第3張

這兩種因素下,決定了那時的匈奴人機動性有餘,但作戰力不足。他們的優勢,是藉助馬匹的靈活性,對中原出其不意、趁其不備,進行掠奪與騷擾,若雙方真正對抗,匈奴人完全不是對手

比如在趙武靈王時期,僅僅是加強了一下騎射,北方遊牧民族立即被打的毫無抵抗之力:“西略胡地......林胡王獻馬......趙固主胡,致其兵”,趙國小試牛刀,諸胡人部落獻地、獻馬、獻人,這就是實力的差距。

但那時的生產力條件下,北方草原並不是中原諸侯國理想的征服對象,趙國打擊林胡、樓煩等部族,只是強軍、強國的途徑與手段,終極目的還是爲了和秦國掰手腕、問鼎中原。

因此,在初步拓邊後,趙國爲了減少後顧之憂,沿着陰山到高闕,從西至東修建了長城,以抵消遊牧民族的機動性優勢。

此外,與北方草原接壤的秦、燕兩國也採取了同樣的措施。秦國在西北擊敗、吞併義渠後,在隴西、北地、上郡等地修築長城;燕國將領秦開襲擊東胡,迫使其退卻了一千多裏侯後,也沿着造陽至襄平修建長城,同時還設置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沿邊要塞。中原諸侯國不是打不過遊牧民族,而是若把精力耗在他們身上的,話投資收益率太低、不值得。相比較搶奪這些蠻荒苦寒之地,在中原的競爭中生存下來纔是頭等大事。

匈奴部族的崛起,開始於戰國末期。當趙國集中精力與秦國相抗衡時,匈奴得到了發展的機會,並開始頻繁襲擾趙地。有便宜就佔,打不過就跑,而且他們本身就沒有什麼輜重、給養,靈活性遠遠超過胡服騎射的趙軍。面對這樣的流氓式打法,趙國雖然也有成建制的騎兵,但要真正對其窮追猛打,勢必要有更大的物力、人力投入。在當時的中原局勢下,這種方式顯然不現實。

而李牧對付匈奴人的思路其實很簡單粗暴:你不是很能跑嗎?我就勾引你讓你跑不掉。他首先扮豬吃老虎,故意讓匈奴人佔佔小便宜;當對方放送警惕、大咧咧的全軍南下時,趙國早已埋伏好的步、騎、車混合兵種一涌而出。

趙國在長平之戰後殲滅30萬秦軍,匈奴10萬人是真是假? 第4張

面對組織嚴密、技術先進的趙軍,匈奴人在硬碰硬方面顯然沒什麼優勢,被打的落花流水、陣亡十多萬人,匈奴單于帶着殘兵逃出了包圍圈,從此十多年不敢再接近趙國邊境。

結論就是,由於生產力與社會組織形式等方面的巨大代差,那時的周邊遊牧民族,跟戰國諸雄之間存在着不可彌補的實力鴻溝;中原各國在秦軍面前也許是菜雞,但在北方草原面前卻是毋庸置疑的大爺。成年人之間實力相差懸殊,但隨便一個大人跑到幼兒園,那也是橫着走的境界(前提是你得有這個臉皮)。匈奴的真正崛起,是藉着秦漢之交的契機,由冒頓單于統一了草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機會;而中原這在持續數十年的戰亂中實力大損,雙方此消彼長,這才造就了匈奴這樣一個漢王朝的百年大敵。

其實後世的情況也差不多,鮮卑、柔然、突厥、契丹,原本都只是邊陲的小部族。中原穩定時,對他們保持着令人窒息的高壓,普遍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壓根攪不起什麼什麼風浪;而當中原陷入混亂時,北方草原會趁着中原無法分神的機會,毫無例外的會出現一位能整合各部落的梟雄,由此逐漸成長爲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相比較外患,中原更怕內憂,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