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南宮復辟後,朱祁鈺及其家人的下場如何?

南宮復辟後,朱祁鈺及其家人的下場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英宗南宮復辟後,景泰帝朱祁鈺及其家人都是什麼樣的下場?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二月十九日,廢帝朱祁鈺在皇宮西內嚥下了最後一口氣,年僅31歲。在明英宗天順年進士陸釴所著的《病逸漫記》,及明末史學家查繼左所著的《罪惟錄》中,均認爲朱祁鈺是被其兄朱祁鎮派人所殺。

南宮復辟後,朱祁鈺及其家人的下場如何?

朱祁鎮是明宣宗朱瞻基長子,生母孝恭章皇后孫氏。朱祁鈺是宣宗次子,生母賢妃吳氏。朱祁鈺在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二月被封爲郕王,皇位原本和他並無任何關係。

但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爲了對付犯境的瓦剌太師也先,朱祁鎮親率大軍前往大同討賊。明軍於班師途中被困於土木堡,結果在水源斷絕之後軍心崩潰。八月十五日,二十多萬大軍不戰而敗,以四朝老臣、靖難元勳英國公張輔爲首的扈從文武大臣幾乎全軍覆沒空,皇帝朱祁鎮本人更是屈辱地成爲俘虜。

消息傳回京師,留守的文武大臣堅決摒棄了“南遷”的建議,在徵得朱祁鎮生母孫太后的同意後,立皇帝長子朱見深爲太子,並請郕王朱祁鈺監國,向天下軍民和瓦剌賊寇顯示了抵抗到底的決心和意志。

但是由於瓦剌人挾持着朱祁鎮在明朝境內橫衝直撞,逼迫各地守軍打開城門。爲了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麻煩,明廷尊朱祁鎮爲太上皇帝,於九月立朱祁鈺爲皇帝。郕王登基後,重要于謙和石亨等人,並在北京城下一舉擊敗瓦剌軍隊主力。次年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十五日,身陷虜庭一年的太上皇帝朱祁鎮回到京師。此時的北京城早已物是人非,弟弟朱祁鈺早已不是當年俯首帖耳的郕王。兄弟二人在東安門匆匆見了一面之後,太上皇帝就移駕南宮(位於皇宮東華門外),就此開始了長達七年的軟禁生活。

景泰帝在羽翼漸豐之後,曾於景泰三年將侄子朱見深降封爲沂王,而立自己獨子朱見濟爲皇太子。可惜朱見濟命小福薄,只做了一年太子就不幸早夭。而朱祁鈺此後忙碌多年,卻再也生不出兒子。由於景泰帝多年無嗣,朝中要求復立沂王爲太子的呼聲日益高漲。自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四日到十六日,朱祁鈺因病連續三天沒有視朝。此時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野心家趁機從南宮中放出太上皇帝發動政變,於十七日復辟成功。那麼重新登基的朱祁鈺,會如何對待弟弟朱祁鈺及其家人呢?

南宮復辟後,朱祁鈺及其家人的下場如何? 第2張

廢去帝號,賜以惡諡

對於朱祁鎮來說,遠離朝政中心七年之久,軍心民心向背如何,他心中並沒有底。因此雖然是一場宮廷政變,但面對朝臣時這位太上皇帝依然把話說得非常客氣:“卿等以景泰皇帝有疾,迎朕復位。其各仍舊用心辦事,共享太平。”甚至在已經將景泰帝的親信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書于謙和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王文打入大牢的情況下,朱祁鎮在正月二十一日因“復位改元”而祭告太廟及長陵等三陵時,在祭辭中仍然對朱祁鈺留有情面。其告辭曰:祁鎮不腆,退居閒逸七年於茲。頃因弟皇帝祁鈺有疾,不能躬祀郊社、宗廟,臨視朝政。人心危疑,不自安輯。乃爲文武羣臣所擁戴,不得已於十七日復即皇帝位,改元以安國家。茲特致齋,謹用告知。—《明英宗實錄卷二百七十四》

但是隨着于謙、王文被害,陳循、江淵、俞士悅、項文曜等景泰重臣被髮配鐵嶺衛充軍後,朱祁鎮漸漸露出猙獰面目。二月初一日,藉着孫太后的名義,將朱祁鈺的皇帝尊號廢黜,仍爲郕王,送皇宮西內休(軟)養(禁)。

惟天道福善而禍淫,吾當體天以行罰。人心好善而惡惡,吾當順人以正名。雖母子之至情,於大義而難宥。其廢景泰僭子祁鈺仍爲郕王,如漢昌邑王故事。已令羣臣送歸西內,俾知安養。—《明英宗實錄卷二百七十五》二月十九日,朱祁鈺去世,年僅31歲。朱祁鎮在得知弟弟死訊後召集禮部會議,最終決定將朱祁鈺葬以親王禮,並賜諡曰“戾”。按諡法,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是一個十足的惡諡。

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監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罪惟錄卷八》

肅孝皇后杭氏,懷獻太子朱見濟生母。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五月初二日,朱見濟被封爲皇太子,杭氏母憑子貴,取代朱祁鈺原配汪氏成爲新皇后。

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二月二十一日,杭氏崩。三月十三日,賜諡曰孝肅皇后。工部右侍郎趙榮奉旨督工,爲孝肅皇后修建陵寢,取名壽陵。當年六月二十二日,孝肅皇后杭氏正式入葬壽陵,三天後,其神主祔享太廟。

南宮復辟後,朱祁鈺及其家人的下場如何? 第3張

朱祁鎮在復辟之後對着羣臣拋出了肅孝皇后地位問題,意思就是此前這位杭皇后神主祔享太廟之事是否妥當。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朱祁鈺本人,尚未被廢去皇帝尊號。朱祁鎮此舉,顯然是爲了測試人心向背。結果證明,在處死和發配了于謙等人之後,景泰帝在朝中的影響力已經微乎其微。包括五朝元老禮部尚書胡濙等人一致認爲應該將杭皇后的神主遷出太廟。

丁亥,禮部等衙門尚書等官胡濙等奏:皇上正位改元,以肅孝皇后神主祔廟之禮未安,命臣等議擬以聞。臣等會同總兵官石亨等議得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名分不可不謹。肅孝以皇上弟婦,倨然列於太廟,四時祭享,難以行禮。當遷別室以正名分,庶於禮爲宜。從之。—《明英宗實錄卷二百七十四》

朱祁鈺死後既然以親王禮葬於西山,那麼杭皇后所在的壽陵就變得極其尷尬起來。但是朱祁鎮本人不好意思親口說出毀陵的話來,直到他叔父襄王朱瞻墡從封國襄陽來京朝覲之時,纔算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襄王之所以來京,主要目的就是爲了洗刷身上的嫌疑。當初處死於謙之時,給出的理由是他意欲迎立外藩,而這所謂的外藩,指的就是襄王。因此襄王爲了自保,也只能拼命迎合侄子朱祁鎮。他在拜謁長陵等三陵後,向皇帝侄兒提了一條建議。朱瞻墡以爲壽陵明樓高聳”,以區區皇后的身份,竟然和太宗朱棣長陵、仁宗朱高熾獻陵相等,是可忍孰不可忍。最終襄王殿下用自己的口,說出皇帝本人的想法:“夷其墳垣,毀其樓寢”。

五月十一日,當初負責承建壽陵的工部尚書趙榮率領五千官軍將壽陵毀去。至於肅孝皇后的梓宮是如何處理的,史書未載。有可能地宮尚在,只是地面建築被毀。順便再提一句,到了明朝末年,著名的一月天子明光宗朱常洛由於死得突然,未來得及準備陵寢。最終只能選用早已被廢的壽陵故址進行修建,取名慶陵。

唐貴妃和汪廢后:一對苦命人

唐貴妃,是景泰朝後期最受朱祁鈺寵愛的妃子。《明史》中沒有唐氏的記載,明末著名史學家談遷在其所著的《國榷》中稱唐氏是景泰七年才選進宮,景泰八年封皇貴妃。以筆者來看,這個記載顯然是有些問題,至少是非常不嚴謹的。

南宮復辟後,朱祁鈺及其家人的下場如何? 第4張

因爲早在朱祁鈺登基的第二年,唐氏之父唐興就拿到了錦衣衛世襲指揮僉事的誥命,而且《實錄》中明確指出是因爲外戚的緣故。換句話說,唐貴妃很可能在朱祁鈺還是郕王的時候就已經跟着他了。

己亥,命給錦衣衛帶俸指揮使杭昱、指揮僉事唐興世襲誥命。昱等俱外戚也。—《明英宗實錄卷一百九十九·廢帝郕戾王附錄第十七》

景泰帝對唐氏的寵愛到了什麼地步呢?《實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景泰年間,皇帝曾經特旨允許唐貴妃騎馬前去西海子(今中南海)遊玩。宮內騎馬,這是多大的恩寵。不過唐氏顯然馬上功夫不行,竟然因爲“驚馬”而落馬受傷。朱祁鈺命內官劉茂選二十匹良馬,每天訓練,時刻準備貴妃下次臨幸。順便提一句,就是因爲這件事,劉茂在朱祁鎮復辟後被下旨“枷於內府新房外” 。這位太上皇帝心理之變態,可見一斑。

汪廢后,是明媒正娶的郕王妃,朱祁鈺登基之後冊封其爲皇后。但是爲了太子改易之事,帝后之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景泰帝一意孤行,將汪氏廢黜。按理當年汪皇后挺身而出維護太子朱見深的名位,朱祁鎮應該對其心存感激纔是。但是在朱祁鈺死後,朱祁鎮原本的打算是將汪氏和唐貴妃等景泰後宮一併殉葬。這真是駭人聽聞,恩將仇報。

景帝崩,英宗以其後宮唐氏等殉,議及後。李賢曰:”妃已幽廢,況兩女幼,尤可憫。”帝乃已。—《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

這是多虧剛剛進入內閣的李賢出面求情,汪氏纔算逃過一劫。倒是重新當了太子的朱見深和其母周貴妃,倒一直對汪氏非常尊重。至於朱祁鎮,居然此後還舔着臉派人去汪氏那邊追討景泰帝使用過的玉帶。汪氏也很剛,老孃就是扔了也不給你。也是,她當年連皇后之位都不怕丟了,還能有什麼好怕的。才這一點來說,英宗的品格比起他兒子來說差遠了。

一日,英宗問太監劉桓曰:“記有玉玲瓏繫腰,今何在?”桓言當在妃所。英宗命索之。後投諸井,對使者曰:“無之。”已而告人曰:“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數片玉耶!”已,有言後出所攜鉅萬計,英宗遣使檢取之,遂立盡。—《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

南宮復辟後,朱祁鈺及其家人的下場如何? 第5張

明英宗朱祁鎮,被許多人稱爲“一個好人”,可能是看在他最終廢除人殉的份上吧。他當年硬要做大明第一戰神,其實也算不上什麼錯。畢竟從太宗朱棣、宣宗朱瞻基開始,大明天子都有御駕親征的傳統。

但是他在被俘之後不能自絕於社稷,甘爲瓦剌人的走狗來大明地盤上騙取城池。在他被俘期間,錦衣衛校尉袁彬陪在身邊寸步不離,可謂是英宗在被俘期間唯一的精神支柱。可當他復辟之後,卻坐視錦衣衛指揮使門達誣陷袁彬,冷血旁觀,這樣的人,連天性涼薄他都不配。

朱祁鎮殺害於謙,固然可以用被石亨、徐有貞等人脅迫來解釋。但日後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相繼被廢,他爲何不能爲于謙平反?平反朱祁鈺和于謙,都是曾經被落井下石的太子朱見深所爲,父子之間人品之高低,不言而喻。

至於廢除殉葬,是爲了後宮妃子考慮嗎?不,因爲太子朱見深並非嫡子,他如果不廢除殉葬,那太子生母周貴妃要不要殉?太子和周貴妃會不會靈前廢黜他的遺詔?於其這樣丟臉,還不如生前再爲自己博個好名聲。朱祁鎮是個好人?不,他只是一個渣男,他的人品在明朝歷代皇帝中足以墊底,比公認的“白眼狼”明世宗嘉靖皇帝都差得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