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三藩之亂時與吳三桂結盟的三個人分別是誰?結局如何

三藩之亂時與吳三桂結盟的三個人分別是誰?結局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藩之亂時與吳三桂結盟的三個人分別是誰?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吳三桂確實算不上好人,甚至也不是一個稱職的漢奸,如果他只是安心做一個不管軍不管民的藩王,也許不至於被康熙下令把他的骨頭都拆散了。

吳三桂當然也不是一個忠臣,無論是對明朝還是清朝,他都是叛逆。有人嘲笑“宋張弘範滅宋於崖山”是笑錯了人(張弘範算半個金人),但吳三桂滅明確有其事——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就是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的。

吳三桂雖然不是好人不是忠臣也不是稱職的漢奸,但是他卻曾經擁有四個手握重兵的盟友,要是沒有這四張底牌,他還真沒膽量跟康熙叫板。但搞笑的是這四個盟友一看吳三桂把一把好牌打得稀爛,也就紛紛拉了鬆套——居然在中途宣佈不跟了。

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吳三桂這四個盟友的最終結局:朝秦暮楚反覆無常者要是能有好下場,那就真是老天爺不開眼了。

一提起三藩之亂,讀者諸君就會想起跟平西王吳三桂齊名的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但實際上平南王尚可喜根本就沒摻和,在《清史稿》中,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孫延齡合爲一傳,屬於叛臣,而尚可喜與孔有德、耿仲明、祖大壽合爲一傳,似乎算清朝的“忠臣”。

三藩之亂時與吳三桂結盟的三個人分別是誰?結局如何

因爲尚可喜不跟吳三桂瞎攪和,所以他善終之後,康熙還賜諡號曰“敬”,並派遣大臣覺羅塔達、學士庫勒納、侍衛敦柱親臨葬禮宣讀了表揚上諭:“王素矢忠貞,若人人盡能如王,天下安得有事?每念王懷誠事主,至老彌篤,朕甚悼焉!”

既然平南王尚可喜沒有跟着瞎摻和,又怎麼會有“三藩之亂”呢?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發生在康熙十二年的那場叛亂,應該叫“四藩之亂”,參與者除了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還有平南王之子鎮南王尚之信、定南王女婿上柱國孫延齡,這些人帶着身經百戰的前明後金將士,差點把康熙皇帝的龍椅掀翻。

除了耿精忠、尚之信、孫延齡,吳三桂還有一個重要的盟友,就是陝西提督王輔臣——這個王輔臣曾經跟吳三桂是鐵哥們,他們一起擒殺了永曆皇帝朱由榔,並且都很受順治皇帝器重。

據清初地理學家、《明史·歷志》和《大清一統志·河南志》增訂者劉獻廷所著《廣陽雜記》記載,王輔臣是頗有呂布之風的:“輔臣長七尺餘,面白皙,無多須,髯眉如臥蠶,如世所圖呂溫侯像。勇冠三軍,所向不可當,號曰馬鷂子。”

呂布殺了不知真假的義父董卓,王輔臣則殺了嫡親姐夫:王輔臣賭博敗家,一夜之間輸掉了六百兩銀子,他姐夫就想幹掉他,結果卻被王輔臣反殺。

王輔臣原本並不姓王而姓劉,殺了姐夫之後潛逃從軍,被一個叫王進朝的收爲養子,這才改姓了王(事見《廣陽雜記·卷四》)。

三藩之亂時與吳三桂結盟的三個人分別是誰?結局如何 第2張

爲了縮短篇幅,就不詳細介紹吳三桂這四個盟友是怎樣的跟吳三桂結盟的了,咱們還是來看看他們四個是怎麼中途拉鬆套背盟,以及最後又落了個什麼下場。

王輔臣不愧有呂布之風,前腳在康熙面前哭得稀里嘩啦表忠心(康熙送了他一支順治留下的豹尾槍),後腳就跟吳三桂結盟,要了平遠大將軍、陝西東路總管的頭銜和二十萬兩白銀。

就像呂布不會忠於任何主公一樣,王輔臣一向腳踏兩隻船,要了康熙的槍和吳三桂的銀子,打起仗來總是出工不出力,最後被圖海包圍在平涼城內,餓得前胸貼後背,只好再次投降。

王輔臣之所以投降,實在是餓得沒辦法了,投降之後就後悔了。清朝將軍都喜歡讀《三國演義》,王輔臣當然知道自己這個明清呂布沒有好下場,於是他先讓七個妻妾全都上吊,然後把僅剩的十幾個心腹召集到一起喝酒,喝醉之後安排了自己的後世:“刀死、藥死,皆有痕跡,我籌之熟矣,待極醉,縶我手足,以紙蒙我面,冷水噗之立死,與病死無異,女(汝)等以痰厥暴死爲詞。“

王輔臣死掉了,他用自己的死,換來了清廷的不再追究,孔有德的女婿孫延齡卻沒有那個決斷,他在首鼠兩端之際,被吳三桂的孫子殺掉了。

電視劇把孫延齡演成了一個情深義重的公子哥,但是在《清史稿》中,孫延齡卻是一個怙惡不悛的紈絝子弟兼暴戾軍官。

清廷賜給孔四貞郡主儀仗,孫延齡也不知自己姓啥了:“漸驕縱,(康熙)十一年,御史馬大士劾延齡擅除武職,兵部既駁奏,延齡復疏請,恣肆不臣,上命申禁。十二年,所部都統王永年,副都統孟一茂,參領衚衕春、李一第等列延齡縱兵殃民狀,上遣侍郎勒德洪按治,得實,請逮延齡治罪,特命寬之。”

三藩之亂時與吳三桂結盟的三個人分別是誰?結局如何 第3張

康熙十三年,孫延齡終於跟吳三桂搭上了關係,在殺掉彈劾過自己的王永年、孟一茂、衚衕春、李一第全家之後,也起兵造反,並且“自稱安遠大將軍”、“又自稱安遠王”。

孫延齡一開始雄心萬丈,但是一看吳三桂要玩兒完,他馬上見風使舵,在妻子孔四貞的勸說下“反正”了——這時候纔想起聽老婆的話?

孫延齡想叛而復降保命,但吳三桂卻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十六年,延齡遣弘烈迎師(清軍)江西。三桂詗知之,使從孫世琮率兵逼桂林,執殺延齡。”

吳三桂這兩個盟友王輔臣和孫延齡,自殺了一個被殺了一個,康熙也不好意思深究,但是對倖存的那兩個傢伙,可就不客氣了。

人以類聚物以羣分,這句話用在吳三桂及其盟友身上是再恰當不過了:王輔臣孫延齡背棄盟約拉鬆套,那個靖南王耿精忠後來也變卦了:康熙十五年,耿精忠向康親王傑書(看過《鹿鼎記》的朋友對這個名字比較熟悉)投降,次年“遣子入侍”,實際是把兒子送到京城當人質。

雖然耿精忠朝秦暮楚想苟延殘喘,但是康熙和朝臣卻不肯放過他:“徐鴻弼等訐(告發)精忠降後尚蓄逆謀,傑書疏請誅精忠,昭忠、聚忠又疏劾精忠,上(康熙)令法司按治,系精忠於獄,二十一年,大學士明珠奏精忠負恩謀反,罪浮於之信。乃與養性、顯忠、元勳、進忠、文耀、世瑜、振邦、得鋐並磔於市。”

跟吳三桂相比,耿精忠的下場更慘:吳三桂死後才被康熙拆了骨頭,已經不知道疼了,而耿精忠卻是活着被千刀萬剮,早知如此,他還不如跟着吳三桂堅持到最後了。

耿精忠反叛又歸順,最終也難逃凌遲處死,那個囚禁了老爹尚可喜而跟吳三桂結盟的尚之信,也跟耿精忠一樣變臉如翻書:“三桂授之信招討大將軍、輔德公,旋進號輔德親王,之信旋遣使詣喇布軍,具疏請立功贖罪,上(康熙)敕慰諭之。”

三藩之亂時與吳三桂結盟的三個人分別是誰?結局如何 第4張

《清史稿》連用兩個“旋”字,生動刻畫了尚之信反覆無常的嘴臉,當然尚之信的結果也不會比耿精忠好到哪去:“之信就逮,上令削爵,逮詣京師。獄上,上命賜之信死,之節、之璜、之瑛、天植皆斬。”

吳三桂這四個盟友先後背盟,吳三桂獨木難支死不瞑目,而那四個背叛吳三桂的傢伙,同樣不得善終,這不禁讓我們產生了這樣的猜想:如果耿精忠尚之信王輔臣孫延齡跟吳三桂兵合一處將打一家,年輕的康熙皇帝能應付得了當時的亂局嗎?如果這五個人奪得了天下,又應該如何切分權力蛋糕?

當然,想讓耿精忠等四人忠貞不二是不可能的,因爲背叛這種事情是有慣性的:他們能背叛明朝,當然也能背叛清朝,他們能背叛康熙,當然也能背叛吳三桂。

吳三桂造反,實際是找了四個豬隊友——但事情就是這麼奇怪,即使是三五百年之後,耿精忠尚之信王輔臣孫延齡也還有生存空間,還有人把他們當作可用之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