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揭祕:聞名於世的宋體是誰發明的?

揭祕:聞名於世的宋體是誰發明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體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一種漢字字體,常見於書籍、雜誌、報紙印刷的正文排版——當我在word文檔上打出上面這一句文字時,也是使用的宋體。

那麼,宋體是誰發明的呢?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有人說是秦檜——沒錯,就是陷害過抗金名將岳飛的那位南宋宰相秦檜。他們說,雖然秦檜很壞,幹了許多臭名昭著的壞事,可也並非毫無可取之處。比如,秦檜的書法就非常不錯,還在瘦金體的基礎上,發明過如今聞名於世的宋體。宋徽宗非常滿意,下令將這種文體派發到全國各地,規定各地官員上書朝廷時採用這種文體。於是這種字體就在全國流傳開來。至於爲什麼它不叫“秦體”而叫“宋體”,是因爲人們討厭秦檜的人品,不願意以他的姓氏來命名,改爲叫宋體。

揭祕:聞名於世的宋體是誰發明的?

這種說法有真實的成分。秦檜陷害過岳飛,名聲很壞,這是真的。秦檜書法功底較深(畢竟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及第),存世的書法作品拓本《別紙勤懇帖》溫文儒雅、溫和大度,不輸於同時代的書法家,也是真的。但是,秦檜並沒有發明宋體;宋體的出現,與秦檜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原因很簡單:當宋體被髮明出來時,秦檜都死了200多年了。

宋體是一種印刷字體。它的出現,歸功於南宋時期印刷產業的蓬勃發展。

在南宋之前,人們在文化交流活動中,多使用手寫體。如今留存下來的許多古代書法經典作品,多爲書信一類。南北朝時期,由於佛教的發展,大量佛教經書進入文化交流活動。爲了滿足佛教信徒的需要,人們就不得不提高抄寫佛教經書的速度,產生了一種適應快速抄寫需求的書體——抄經體。

在唐朝,人們發明了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所使用的字體,主要便是抄經體。到了宋朝,隨着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雕版印刷真正迎來了“黃金時期”,得到了大範圍的使用——剛剛發明不久的活字印刷,應用範圍並不廣泛——印刷了許多書籍。971年,宋太祖趙匡胤派遣一名叫張從信的官員到四川成都刻藏一部《大藏經》。張從信耗費了12年時間,製作了13萬塊雕版,終於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在宋朝,雕版印刷作出了一個極大的貢獻,就是將印刷字體與手寫字體進行了分離。手寫字體更多運用於日常生活中,而印刷字體更多運用於書籍印刷中。特別是到了南宋,印刷工匠已經能夠熟練地運用被稱爲“過渡仿宋體”的字體,來快速製作雕版,大批量印刷書籍。這些書籍叫做宋刻本。宋刻本設計精緻、雕印講究、字體美觀、紙墨精良,受到歷朝歷代學者、藏書家的重視和追捧,價格極爲昂貴。

明朝崇禎時期,江蘇著名刻書家、藏書家毛晉爲了收藏各種宋刻本,公開懸掛徵求啓示,不惜出重金購買:“有以宋槧本至者,門內主人計葉酬錢,每葉出二百。有以舊抄本至者,每葉出四十。有以時下善本至者,別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毛晉用用200兩銀子夠買一頁紙,用1200兩銀子夠買一本書,還真是捨得下血本。

揭祕:聞名於世的宋體是誰發明的? 第2張

由於宋刻本過於珍貴,一般人根本就買不起。怎麼辦呢?明朝的出版界人士,想了一個辦法,對宋刻本進行翻刻。在翻刻時,爲了節約成本和追求效率,工匠並沒有全部仿造,而是簡單刻出“膚廓字樣”,最終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印刷字體。這種印刷字體,就是如今流傳極廣的宋體。

有朋友問:既然宋體發明於明朝,而非宋朝,爲什麼不叫“明體”呢?這是因爲,明朝和清朝的學者,極爲仰慕宋朝文化,而且宋體與宋刻本有着一定的文化傳承關係,因而取名爲“宋體”。1673年,康熙皇帝在敕令廷臣補刊經庵《文獻通考》的序文中明確規定:“此後刻書,凡方體稱宋體字,楷書均稱軟字。”

從此,宋體就有了自己的專用名字。

不過,雖然中國人都管這套明朝人發明的印刷字體稱爲“宋體”,可外國人不“買賬”。明朝時期,這套印刷字體傳到了日本,日本人在製造鉛字字模時,稱爲“明朝體”,簡稱爲“明體”。上世紀中葉,臺灣、香港從日本引進照相排版及相關字模時,都一度沿用“明體”的稱呼。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