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劉禪真的一直那麼軟弱無能嗎?什麼事情讓他忍無可忍?

劉禪真的一直那麼軟弱無能嗎?什麼事情讓他忍無可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禪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劉禪總是一個癡癡傻傻,既沒有自己主見,也沒有什麼思考能力的人,這樣的人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或許還能安然一生,但是偏偏是劉備的兒子。但如果真的只是這樣認爲,那麼很多人對劉禪可以說是有誤解的了,他畢竟不是一個真正的腦子不好的傻子,只是處事方面讓人感覺太軟弱,而這樣一個軟弱的人,也是會發飆生氣的。那麼,是什麼事情讓他忍無可忍呢?

軟弱的劉禪也曾經勃然大怒過,發怒的對象便是安漢將軍李邈。李邈另有兄弟三人,均爲一時之傑,時人比之爲李氏三龍。這三龍中除去一人早亡之外,另外兩人李朝、李邵分別做到別駕從事和治中從事,劉備晉位爲漢中王時的那篇文章也是出於李朝之手。但李邈個性狂直根本不在這三龍之列,劉備活着的時候他就觸怒過劉備。

那時劉備新得益州不久,趕上元旦行酒的時候李邈見到劉備,大過年的什麼不好說,他非要說劉璋因爲劉備是宗室肺腑,才把討賊(指張魯)的重任託付,然而張魯還未怎樣劉璋卻已先滅。劉備採取卑鄙手段奪得益州,這州牧做得不太合適。劉備本來很高興,一聽這話臉拉下來了:“你要是認爲我取益州不合適,那你當時爲什麼不幫助劉璋?”李邈很滑稽地說,不是我不敢,而是我力量不足,言外之意是要不然我也就幫着劉璋了。

劉禪真的一直那麼軟弱無能嗎?什麼事情讓他忍無可忍?

劉璋領益州時李邈不過是牛鞞長,劉備將他提拔爲從事,他卻來了這麼一出,能不讓劉備生氣嗎?劉備當時便想砍了他,後來經諸葛亮求情放了他一馬。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因爲馬謖用兵失敗,諸葛亮要處死馬謖,李邈就勸諫諸葛亮,結果諸葛亮大爲不滿,直接將他趕回了蜀中。

後來諸葛亮死了,朝堂上下一片哀慟,李邈又在這時上書了。他說呂祿霍禹不見得就心懷反叛之心,孝宣皇帝也不一定是喜好誅戮大臣的君主。呂祿是高後呂雉的侄兒,高後死後曾短暫地掌握兵權,後在平諸呂時交出兵權而被殺。霍禹是權臣霍光之子,亦因權重被誅。如果這兩句話只是鋪墊的話,李邈在後文則赤裸裸地指出,諸葛亮在身邊集中了強大的軍隊,時常懷有狼顧虎視之心,不符合古人“五大不在邊”之論(五大不在邊,指五種大人物不能身在邊境,一則安全不能保證,二則他們容易藉機犯上作亂),這是對諸葛亮過分集權旗幟鮮明的批評。

要說僅僅罵諸葛亮幾句也沒什麼,諸葛亮活着的時候李嚴、廖立、魏延等人都對諸葛亮權力太大頗有微詞,而且劉禪本人也並不甘心作傀儡皇帝,他本人也曾說過:“政由葛氏,祭則寡人。”諸葛亮死後,當時有很多人要爲他立廟,劉禪以禮制不合爲名很長時間都沒有批准,直到蜀漢亡國前的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春纔在沔陽爲諸葛亮立廟,也可見到他對諸葛亮抓權的逆反心理。但李邈不該在文中加上一句“主畏其威”,意思就是連你見到他都嚇得打哆嗦,這句話可真正觸怒了劉禪,成了壓死駱駝那最後一根稻草。

劉禪肯定想,魏、吳兩國沒有把我放到國君的高度來看待並不重要,反正這麼多年我也過來了,但如今你不僅把這個事實揭露出來,而且還要扯着嗓子大聲嚷嚷,唯恐別人不知道我是個傀儡,這我面子往哪裏擱?李邈還在奏章最後幸災樂禍地說:“今亮殞沒,蓋宗族得全,西戎靜息,大小爲慶。”劉禪龍顏大怒,將李邈收付下獄,終於將其誅殺。

劉禪誅殺李邈一事充分說明他有很強的自尊心,而且這自尊心因爲長久被壓抑而變得有幾分扭曲,一旦有人在這個問題上刺激到了他,只要條件合適他必定會作出反應。李邈在蜀漢朝廷上並非荷國之重的大臣,卻還要對敏感人物諸葛亮指指點點,結果自討苦吃,連性命都丟掉了。當然這也和他的兄弟過早去世有關:李朝卒於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李邵卒於建興三年(公元225年),以他們的才能若還在世,當也能做到尚書僕射或職權相當的官職,劉禪顧忌到他兄弟的身份,可能也不會驟下殺手

劉禪還有一個歷史性的表情,這就是“樂不思蜀”。蜀漢滅亡之後,劉禪舉家東遷,到達洛陽之後,掌管魏國朝政的司馬昭宴請劉禪和蜀漢大臣,並命令蜀中歌伎表演助興。蜀漢大臣們心懷故國,無不感愴,唯有劉禪嬉笑自若。看到劉禪的這個表現,司馬昭對心腹賈充說道:“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並且說即使諸葛亮活着,也不能周全長久地輔佐他,更何況是姜維呢!賈充是個聰明人,但也是個討巧的佞臣,聞言他立刻說:“如果不是這樣,殿下(司馬昭已因平蜀之功於該年三月己卯從晉公升爲晉王)怎麼能夠吞併它呢?”

劉禪真的一直那麼軟弱無能嗎?什麼事情讓他忍無可忍? 第2張

數日後,司馬昭問劉禪:“很是想念蜀地吧?”劉禪毫無心肝地回答:“此間樂,不思蜀也。”郤正聽說劉禪的回答,對劉禪說:“如果晉王再問你這個問題,應該哭泣着回答說:‘先人墳墓,遠在岷、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趁說這番話的時候閉上眼睛以表悲慟。”郤正的回答司馬昭已知,故重問劉禪時劉禪對答如郤正所授,司馬昭故意說道:“怎麼那麼像郤正所說的話呢?”劉禪本來閉着眼睛,乍驚之下開目而視:“正如您所說的。”

司馬昭左右人等盡皆失笑,從此司馬昭知道劉禪乃一無知無識之輩,故不復忌憚。劉禪得以在險惡的環境下安度晚年,後於晉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卒於洛陽,諡曰思公。按《寰宇記》的說法,他被葬於芒山。關於劉禪此次表現,歷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這就是劉禪最真實的表現,從他小時候沒有經受良好的教育,長大後又養於深宮,在當時那樣一個環境下想要做出與內心想法不一致的表情是很困難的。另外一種說法恰恰相反,說劉禪就是一個出色的演員,憑着自己的高超演技騙過了司馬昭和賈充等所有權貴。

到底哪一種說法更接近真實呢?劉禪那年五十八歲,比司馬昭還長四歲,就算他保養得法,在那個平均壽命短暫的時代他也絕對是個小老頭了。如此年齡坐在一羣陌生人中嬉笑自若,想想都會覺得滑稽。而在蜀漢亡國之前,他可是很不願意投降的——他甚至想要跑到南中去,只是因爲譙周的勸阻最終未能成行。這纔不過短短數月,中間他還經歷了投戈釋甲,輿櫬出降,愛子自戕,後來又被人看押着從成都遷徙到洛陽,這裏面無論哪一樣都不是愉快的經歷,他的表情怎麼會轉換得這麼快呢?箇中原因值得三思。

怎麼來看劉禪的表情呢?劉禪活了六十五歲,一生的三分之二都是在皇帝任上。相比於他在位的年頭,他的表情的確少的可憐,甚至比他父親劉備還要少得多。這倒不是因爲劉禪控制情緒的能力在其父之上,而是因爲他的怠政:早些年有諸葛亮頂着,諸葛亮沒了蔣琬繼續支撐朝廷正常運轉,直到蔣琬去世後劉禪才親政,但沒過幾年他就厭倦了這樣的生活,於是命令費禕開府,讓他去處理那些繁瑣的政事。而費禕被刺殺後他更是委任陳祗和黃皓,直到蜀漢滅亡。

劉禪真的一直那麼軟弱無能嗎?什麼事情讓他忍無可忍? 第3張

劉禪處理政務的時間減少,則意味着他與大臣們接觸的時間有限,可能被記錄的表情自然要少。但劉禪也絕非無知無識的塊然一物,從他在張嶷出征時的慨然流涕和對李邈的大怒來看,他是一個有着自己愛憎和價值取向的君主,這一點和同時代的其他人並無二致。只不過他在位多年缺乏可以評說的政績,相比於其他君主來說顯得平庸而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