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爲大唐收復了西北11個州,張議潮最後結局如何?

爲大唐收復了西北11個州,張議潮最後結局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張議潮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唐朝到了末期,內部有宦官專權,外部有藩鎮割據,唐朝各地已經是遍地烽煙,國家已經行將滅亡了。但在這個人心離散的時候,遠在長安的西北方向,有一個將領,他趁吐蕃內亂之際,一舉攻佔沙州,並遣使向唐朝報捷。在隨後的幾年中,他逐步收復了唐朝西北地區原有的十州之地,並派遣使者奉上西北地區十一州地圖,唐宣宗李忱非常高興,命令該十一州建立節度使。由於當時這十一州地區並未與唐朝當時的控制區域直接相連,唐宣宗被其忠義所感動,將其所控制的藩鎮稱之爲歸義軍。統領這片土地的人是發動起義沙州的豪族張議潮,而他也是當時日暮西山的大唐王朝在西北的孤忠。

爲大唐收復了西北11個州,張議潮最後結局如何?

自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在河西地區的土地被吐蕃蠶食殆盡,至建中二年,堅守多年的沙州也被攻陷,至此,唐朝的整個河西地區全部淪亡,河西人民慘遭吐蕃奴役,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人們日日夜夜思歸唐朝。

張議潮,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甘肅敦煌人,出身於敦煌的豪族。時值吐蕃災荒連年,死人無數。張議潮經過周密的準備,於大中二年率衆在沙州發動了起義,並擊潰了吐蕃,佔領了整個沙州地區。張議潮隨即向當時的唐廷派去使者,通報沙州光復的消息,在隨後的幾年中,張議潮又率軍收復了甘,肅等共十一個州。

安史之亂時的唐朝

大中五年八月,張議潮遣使第二次去往長安,十一月,唐朝正式成立了歸義軍節度使一職,並命令張議潮擔任此職。隨後,張議潮開始整軍備戰,向佔據河西走廊的吐蕃所佔據的最後一個重鎮涼州發起攻擊,並於鹹通二年克復涼州城。鹹通四年,朝廷命令張議潮兼領涼州節度使。至此,歸義軍達到了其歷史的全盛時期。但隨後,張議潮在鹹通八年離開沙州,前往長安,隨後於鹹通十三年病死在長安。隨後,歸義軍陷入了數年的內亂之中。

吐蕃佔據河西走廊

張議潮死後,張議潮的侄子張淮深大體上還能保持相對安定的局面。但到後來,西州回鶻攻克了其所下轄的伊州地區,張淮深的實力和威望開始大幅下降。他死後,整個歸義軍陷入了內亂之中張淮深之子張淮鼎密謀殺掉了張淮深,但他隨後又被張議潮的女婿索勳殺掉,可是這個索勳也在兩年後被張議潮之孫張承奉殺掉。但在此時,境內的少數民族開始逐漸脫離了歸義軍的控制,地盤開始大面積的縮小,十幾所管轄的地方也僅剩瓜沙二州了。張承奉時期,改歸義軍爲西漢金山國,自稱白衣天子,但卻再後來被甘州回鶻打得丟盔棄甲,使得張承奉不得不被迫認回鶻可汗爲父,成爲甘州回鶻政權的附庸,其實力已經大爲削弱。

吐蕃吞併安西都護府

後來,沙州另一大豪族的曹議金見到張承奉如此喪失民心,便趁機取代了張承奉,恢復了歸義軍的名號,自封爲歸義軍節度使。曹議金和他的後代們吸取了張承奉失敗的教訓,努力的改善和周圍少數政權的關係,並且通過聯姻設法與甘州回鶻,西州回鶻等部落建立了相對平等關係,並積極恢復與中原王朝的同屬關係,接受中原王朝的封號,奉中原王朝爲正朔,利用唐王朝的在各民族心目中的聲威,以求得在西北少數民族中取得正統地位,對內則繼續吸收瓜沙二州地區的名門望族參與政治,擴大其政治基礎。使得瓜沙二州地區的經濟和民族關係得到了相對穩定的發展,他們不但得到了中原王朝和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承認,也得到了境內的軍隊和民衆的支持。曹氏歸義軍歷經七代,但到最後也陷入了內亂和戰爭歸義軍政權最終被西夏的李元昊所滅。

爲大唐收復了西北11個州,張議潮最後結局如何? 第2張

歸義軍政權是在唐末吐蕃奴役漢人而引起的一次正義的反抗,他們身爲漢人,心向唐王朝,但怎奈唐王朝已是日暮西山,無暇西顧,國內矛盾激化,社會矛盾日益突出,又生活在複雜的民族關係之中,處境可謂十分的困難。歸義軍的建立,不但證明了他們對唐王朝的忠誠,也表現出了他們所處環境和地位的尷尬。他們紮根於唐朝西北方向的大漠地區,就像一顆堅韌的小草,遠離中原五代十國時期的混亂。

但他們依舊十分弱小,境內的少數民族也依舊離心離德,直到北宋時期,歸義軍最終被西夏李元昊所滅,可以說是固勢之必然,而這也正是歸義軍政權的悲劇所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