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殲滅僧格林沁的捻軍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他們是什麼結局?

殲滅僧格林沁的捻軍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他們是什麼結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捻軍。

與太平天國同時期,在北方有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人數衆多,有20多萬人。他們來無影去無蹤,打得清軍丟盔棄甲,不可一世的清朝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也被他們伏擊全殲。那麼,他們到底是誰,是一個怎樣的組織,最後的結局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這個神祕的組織。

他們就是清末大名鼎鼎的捻軍,只是在同時期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的光芒掩蓋下,很多人並瞭解捻軍這個特殊的組織。在我國古代的農民起義的時候,那一次不都要搞一點封建迷信,捻軍也不例外。太平天國是拜上帝教,而捻軍則是一羣鄉間的神棍組成出來的。平時,他們出門在鄉間利用封建迷信騙點錢,而在災荒年,他們唯恐天下不亂,進行迷信宣傳,揭竿而起。

殲滅僧格林沁的捻軍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他們是什麼結局?

捻軍最初是在安徽、河南一帶有遊民捏紙,將油脂點燃,燒油捻紙用來作法,騙點香火錢。而到了1851年,又是一個饑荒年,捻軍在豫西南的南陽、南召、唐縣(今唐河)等地揭竿而起,攻城略地。1855年,黃河決口,大批災民流離失所,紛紛加入捻軍。捻軍到達了頂峯,淮河南北,遍地都是捻軍。

1855年秋,各路捻軍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會盟,捻軍推張樂行爲盟主,並且建立了五旗軍,人數巔峯達到20餘萬人。1856年,捻軍與太平天國合作,接受天王洪秀全封號,但實際上是“聽封不聽調”。但是不久之後,捻軍內部因意見不合,走向分裂,張樂行南下配合太平天國,而大部分捻軍返回淮北。1863年3月,清朝的僧格林沁親王攻下亳州雉河集,張樂行被叛徒俘送至清營遇害。

殲滅僧格林沁的捻軍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他們是什麼結局? 第2張

當時分裂後,北上的捻軍曾深入河南、山東,推動了當地人民以各種形式起義反清,給予了清軍沉重的打擊。1864年6月1號,太平天國失敗後,捻軍和太平天國餘部合併爲聯軍。1865年5月18日,捻軍在山東曹州埋伏,全殲窮追不捨的僧格林沁所部。清朝震怒,傾全力對付捻軍,清軍利用地形,“畫河圈地”,後分爲東、西二捻,西捻被左宗棠所平定,東捻被李鴻章所滅。

1868年,歷時18年,波及皖、魯、豫、蘇、陝等10個省區,殲滅清軍及地方團練十萬餘人的捻軍起義以失敗告終。捻軍起義說白了還是一個老式的農民起義,由於侷限性,沒有形成集中統一的領導和指揮,軍事上實行流寇主義,忽視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後期又分兵作戰,作戰指導盲動,導致被清軍逐個擊破,最終落得了一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