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僧格林沁之死意義重大 成晚清歷史軍事轉折點

僧格林沁之死意義重大 成晚清歷史軍事轉折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即公曆1865年5月18日),在山東曹州吳家店(今山東菏澤市牡丹區吳店鎮)發生一個重大事件:滿清世襲罔替(俗稱鐵帽子王)博多勒噶臺親王僧格林沁率兵輕進追剿,被捻軍包圍殺死。一名鐵帽子王戰死所具有的輿論震撼性當時極其強烈,但僧格林沁之死的歷史意義遠不止此,而是構成了晚清歷史的一個軍事轉折點。

要理解僧格林沁之死的意義,必須要了解滿清的基本軍事體系及其演變。

滿清在順治期間(17世紀中葉)形成了八旗和綠營軍事制度,兩者稱爲經制兵,也即今天所說的國家正規軍。綠營是滿清入關後繼承明朝制度形成的以漢人爲基本的軍隊,常規保持60萬人之衆,而八旗兵力可能僅爲20萬人,最高的時候爲35萬人。

儘管如此,八旗軍隊是滿清的看家武力。就駐防而言,綠營分散在全國,主要是防守西北、西南、華南、華中、華東,有戰事時才進行集中。八旗除部分分散全國駐紮外,主力採取集中方式,防守京畿地區,因此,八旗主力相對綠營處於優勢狀態,是滿清最後的鐵拳。嘉慶(18世紀末19世紀初)之後,無論是綠營還是八旗,都開始明顯腐敗、衰落,但國家基本軍事體系的格局並沒有變化。

1851年太平天國興起,隨即捻軍興起,問題頓時格外嚴峻。太平天國的主力是在南方作戰,滿清進行應對的主要是綠營,然而綠營根本沒有能力獲取優勢,咸豐皇帝在1852年底就開始大力組織團練,成爲湘軍出現的直接原因。

僧格林沁之死意義重大 成晚清歷史軍事轉折點

1856年太平天國第一次打敗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1858年第二次打敗江北大營,1860年第二次打敗江南大營,就此,綠營武裝基本失去了戰鬥力,從而湘軍得以真正興起,成爲滿清在南方的基本武裝和主力。

儘管太平天國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後即進行北伐,捻軍也隨即像瘟疫一樣在北方傳播開來,但他們還是受到了沉重限制和打擊。滿清對付太平天國北伐和捻軍的主力,已經不是綠營,而是八旗。在這個過程中,僧格林沁控制了八旗主力,成爲滿清最重要的守護神。

僧格林沁活捉太平天國北伐主帥林鳳祥、李開芳,給予了全殲,隨即應付進攻天津、北京的英法聯軍,又接連獲取擊敗捻軍的勝利。然而,捻軍屬於流竄作戰,僧格林沁既有剿不勝剿之苦,又在接連的戰術勝利中越來越輕敵,終於在山東曹州率領不多兵力死命追敵而陷入包圍,一代名將戰死馬下。

僧格林沁一死,八旗武裝沒有了能夠真正擔當的主帥,終於步綠營之後失去了可以控制局面的戰鬥力。就在僧格林沁戰死的前一年,湘軍攻佔了天京(南京),標誌着太平天國已經失敗。僧格林沁一死,曾國藩馬上就奉命北上對付捻軍。

儘管湘軍已經進行解散工作,但李鴻章部和左宗棠部興起,李鴻章、左宗棠在平定南方太平天國殘餘後也率軍北上。1868年捻軍基本被剿滅,曾國藩擔任了直隸總督。就此,儘管八旗、綠營仍然存在,但來自湘軍的勇營體系武裝成爲滿清的基本軍事力量和主力。

雖然後來的中法戰爭和甲午戰爭宣佈了這種新興武裝仍然腐朽、落後,不足以保證對外戰爭的勝利,但是,漢人控制滿清軍事力量的格局已經註定,從而構成了滿清最終垮臺的基礎

由此可見,約150年以前在山東曹州吳家店的一場規模不大的戰鬥,所導致的歷史後果是多麼嚴重。當南方太平天國被打敗,無論僧格林沁死與不死,北方捻軍被剿滅都已經註定。

但是,如果僧格林沁不死,八旗主力就仍然會是滿清的鐵拳,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的勇營武裝很難獲得向北控制的機會,所面臨的命運要麼綠營化,要麼就像曾國藩已經在做的那樣進行解體。總之,漢人不會有這樣一個成爲滿清主力乃至掌握兵權的歷史性契機,後來相應的所有歷史演變就會全然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