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把小城改造成產業基地,揭祕朱元璋的特殊策略

把小城改造成產業基地,揭祕朱元璋的特殊策略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朱元璋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一:小城新生

明朝洪武二十八年,爲洪武盛世操碎心的明太祖朱元璋,卻突遭奇特煩惱:大明朝的鐵太多了。

二十八年前明朝開國時,最急眼的事就是缺鐵,元朝跑路時,幾乎捲走境內所有鐵器,以至於明朝開國墾荒建設,連鐵農具都常年稀缺。急紅眼的朱元璋也就發狠,全國設十三個“鐵冶所”,大批人力物力扔進這些“國營鋼鐵企業”,鐵產量迅速飆升,結果卻又用力過猛:此時明王朝過量生產,鐵冶所裏鐵器扎堆,多得用不了不說,好些質量還參差不齊。

不過這麼個“用力過猛”的問題,在朱元璋看來,似乎也不是什麼大難題,於是很快一道簡單命令頒佈:詔罷各處鐵業,令民得自採煉——轟轟烈烈的官營冶煉,就此大量裁撤,放開昔日禁令,允許民營冶鐵業經營開採。

但朱元璋自己也沒想到,這個簡單命令,帶來的卻是連鎖反應:明代放鬆了對冶鐵工匠的身份約束,大明朝早已蓄力已久的民營冶鐵業,從此迅猛發展。不但福建廣東各地冶煉技術,都是持續突飛猛進,相關產品暢銷海內外。一座昔日的北方小城,更是加速發展,一躍成爲明朝三百年裏北方重要的產業基地:山西陽城。

陽城,位於晉南與豫西的交界處,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自春秋時期便有工商業的出現。宋代時由於朝廷整飭河東鐵錢而受大挫。

但陽城的地緣優勢,卻是實打實,境內有着豐富的鐵礦煤礦資源。朱元璋設立“鐵冶所”時,其中三座“鐵冶所”就在山西境內。陽城的煤礦開採熱鬧起來了,大量冶鐵人才匯聚此地,先進技術源源不斷傳來,外加多年移民墾荒,勞動力也充足。冶鐵業的一切條件,都是萬事俱備。待到朱元璋一道命令後,陽城的民營冶鐵業,就如化學反應一般,迅速火爆起來。

把小城改造成產業基地,揭祕朱元璋的特殊策略

二:產業重鎮

僅僅是朱元璋過世半個多世紀後,明初時的“小城”陽城,就有了空前的冶鐵場面:明朝成化年間時,陽城的沁河蘆葦河沿岸,幾乎到了“鐵爐相望”的地步。每到晚上時更是家家火光沖天,巨型高爐的冶鐵火焰,常見照耀如白晝。冶煉發達的陽城潤城鎮,也被改名爲鐵冶鎮。鎮內夜夜爐火通明的黑龍溝地區,更被叫做火龍溝。一個好評更名滿天下:鐵,唯陽城尤廣。

那這“好評”是吹牛不?作爲鄰居的陝西駐軍,就深有體會。比如陝西總兵保定侯,就在1461年的奏摺中寫道:

瓦剌入侵陝西,我方男兒正要出戰,卻苦於沒有足夠的兵器用來上陣殺敵,地方官員靈機一動想出了個好主意:請各位百姓把應交納的稅兩摺合成鐵料繳納。就在大家開心地認爲解決掉大難題時,杯水車薪的結果卻令上下傻眼了。原來陝西地區不產鐵料,儘管官府一再逼迫當地民衆,可畢竟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反倒落得天怒人怨,民情不安。

這下可急壞了陝西領導們,眼瞅着戰爭在即,我方不但缺少兵器還有內患的風險,皇帝怪罪下來怕是腦袋要搬家啊。不過還好,在這危及存亡之時,大家一拍腦袋想到了隔壁的陽城,聽說那裏每年納鐵不下五六十萬斤,麻煩快來幫幫我們的忙。

之後,陽城一次性向陝西運鐵十萬斤,並於之後的每年向陝西輸鐵五萬斤,成爲了陝西省的鐵器輸血機。

把小城改造成產業基地,揭祕朱元璋的特殊策略 第2張

大明九邊重地的陝西,竟也要陽城“補鐵”?其實,這事都是小意思,此時陽城每年上交的“鐵課”就有九百萬斤,這個數目,是朱元璋在位時山西全省鐵產量的七倍多。這個“小城”的鐵產量,儼然已是天文數字。以明朝十六世紀軍事家鄭洛的感嘆:陽城的鐵產品,向東供應到薊遼,向西供到嘉峪關。不止供應作戰器械,更供應軍屯農具,好似強大動脈,爲明朝九邊“輸血”。

更重要的是,陽城的鐵器,除了數量更有質量。焦炭鍊鐵法已輕車熟路,只此一樣就領先歐洲幾百年。可以製造鋼釘鋼針的“地下土爐鍊鐵法”,在此時明朝也是獨一號。靠譜強大的陽城鐵器,也爲陽城換來鉅額財富。發達的鐵貨貿易,也刺激了陽城的工商業,當地造紙硫磺玻璃等產業紛紛崛起,獨特的地理條件,也令大量商旅雲集。這個明朝北方的“鋼鐵重鎮”,同樣是商旅輻臻的工商業重地!

當年朱元璋一個簡單命令,就這樣改變了一座小城的命運。

其實,這種“簡單辦大事”的效果,也並非朱元璋獨有。比如這發達起來的陽城,也在十六世紀時,爲明王朝貢獻了一個特殊人才:一位只憑簡單一招,就挽救了明朝國運的奇人——王國光。

三:“大數據”奇人

王國光,嘉靖進士,土生土長的陽城孩子,步入官場的第一個官職是吳江知縣。他一到任,便在衙門前豎起石 碑,上書“山西王國光,初任到吳江,若受 一文錢,客死不還鄉”,清廉之名傳遍天下。後來遇到了他人生的伯樂,萬曆年間改革家張居正,更是從此大展宏圖,成爲張居正改革時代,最得力的干將。

那麼問題來了,論清廉,王國光確實難得,但放在當時明朝,也並非獨一號。爲何眼光苛刻的張居正,偏偏對他青眼有加。這事,聽聽張居正對明朝嘉靖晚期的朝局,那聲悲憤的吐槽就明白:豈有異於漢唐末世乎。坦白點翻譯說:這個張居正即將大展拳腳的明王朝,眼看就到了亡國地步了。

瞧瞧當時的明朝國事,就知道張居正這話,一點不誇張,最要命的就是“錢”字。明朝財政收入銳減,用錢的地方卻年年暴漲。嘉靖帝剛駕崩時,明朝一度到了國庫存糧只夠三個月支用的窘境,京官俸祿都一度拖欠。待到張居正擔任首輔的萬曆初年,局面雖說有好轉,但中央衙門到邊軍,財政問題依然一團亂麻。張居正雄心勃勃的一條鞭法改革,更好似進了荊棘叢,走一步就是坑。急得上火的張居正,也把王國光拽到戶部尚書位置上:老兄!你得幫我!

因爲,別看爲官清廉的王國光,平時沒什麼宏篇大論,但他一個特殊能力,卻恰是此時張居正急需,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活電腦”。

宦海浮沉大半輩子的王國光,最叫同僚驚訝的,就是他的強大腦袋:在吏部工作,全國各地的知縣都是誰他知道;在戶部工作,全國各省的賦稅、錢糧,每年的災 荒、增產減產的數額,各地邊關軍餉軍糧他知道;放在張居正改革的年代裏,頭腦清楚的王國光,自然成了張居正離不開的人。

而這一次,依然低調的王國光,果然張居正送上了解決問題的大禮物:《萬曆會計錄》。

《萬曆會計錄》,是王國光自從被張居正提攜爲戶部尚書起,歷經四年默默編訂的財政寶典,內容涵蓋大明朝從中央到地方,所有的財政收支與問題。而且體例非常清楚直觀,樁樁件件一目瞭然。旁人眼裏一團亂麻的大明財政,就這樣被王國光,用這種明朝版的“大數據”模式,理得一清二楚。

雄心勃勃的張居正,眼前也就此開朗,各種對症下藥的改革措施,有條不紊的鋪展全國。明朝國力的直線上升,張居正縱橫捭闔的英姿,乃至“萬曆中興”的文治武功輝煌,背後卻是王國光以這獨特的智慧,沉默的支持。

一個大數據創意,就這樣叫衰敗的明王朝,再度煥然重生。只此一條,低調的王國光,就當得起“國器美譽”。

一切工作都在順利的軌道運行時,內閣首輔張居正去世。張首輔死後,爲國家算計了一輩子的王國光也倒在了反對派的算計之中,七旬老人被迫還鄉,獨留他的政績於朝堂,和家鄉的工業產業一同滋潤着明朝已顯乏力的生命。

而數十年後,晚明崇禎帝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風格,還有大明朝越治理越水深火熱的衰敗過程,卻更叫人一聲嘆息:倘若多翻翻《萬曆會計錄》,多想想王國光化繁爲簡的智慧,大明朝,本不該如此地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