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打仗攻城時,爲什麼沒有選擇用火燒城門?

古代打仗攻城時,爲什麼沒有選擇用火燒城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古代城門是木頭製成的,攻城時,爲什麼士兵不選擇用火燒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都城的城門意義重大,工匠們都會細細設計,並考慮到各種風險隱患,修建一個堅固的城門。古代城門不像現在的家門是鋁合金做的,都是木頭一點點合在一起,體積和重量巨大,而古代攻陷城池的時候,爲什麼將領們不選擇讓士兵火燒城門呢?

古代打仗攻城時,爲什麼沒有選擇用火燒城門?

攻城本是下策

《孫子兵法》有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其表達佔領城市最好的方法是用計謀奪取,或是派使節交涉,差一點的是派兵討伐,最差的做法纔是直接攻城,這個損耗的人力物力是前面的幾倍多。《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非常著名的軍事書,其書的內容被很多將軍運用,也被後人稱讚,書中的智慧經過千百年仍然實用,它說攻城之打算是非常的糟糕,那麼這個做法必然不是最好選擇。

屬於下下策的攻城,主要由於古代的不發達,將軍帶領部隊跋涉千里在都城外駐紮營地。除了本來的士兵還要帶夠乾糧,舟車勞頓而且吃住都不好,而這其中耗費巨大人力財力和物力,倘若一座城池遲遲的無法攻下,這損失就更加的大。將領帶軍上陣,與敵人正面衝突起來,場面會非常的混亂,自己隊伍的士兵逃跑或者被對方抓去當俘虜,這些情況根本無法料到,將領在戰爭結束後也無法很好判斷士兵的去處。

古代打仗攻城時,爲什麼沒有選擇用火燒城門? 第2張

最後這些將領們在攻城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城門內的情況,如果城內有埋伏和陷阱,攻城更加的難上加難,而攻城之兵幾乎是送命的事情。而且打仗也會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也許可以憑藉充足兵力多次強攻,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士氣會大大的減弱,這使得攻城成功希望非常的渺茫。

木門本身特點

古代的木門是非常笨重的城門,推門也是需要幾十個人一起推,一人之力幾乎沒有辦法成功。而這些木門在設計之初,也是考慮了敵人火攻的情況,工匠門使用的材料都是上千年的老木頭,並且是一些具有優良防火防潮性能的鐵樺木、棗木、榆木,除開木材本身性質,它們還會進行二次加工,加上鐵皮使得它們更加堅固,更能抵禦外敵入侵。

將領如果強行火攻之策,幾乎也沒有辦法短時間使得這些木門被燒乾淨,而且即使幸運地點燃城門,圍着城門的護城河和水源也會讓這些剛剛冒出的火星瞬間熄滅。

古代影視劇中的攻城常見劇情,是一衆士兵爬上城牆,然後佔領高地攻下城池。而真正的戰爭中,都城的門障不可能只有一道,假如有幸火攻下第一道大門,進去後也非常容易陷入對方的陷阱中,而且敵方之城敵方會更加的清楚地理位置方向,而攻城的人卻一概不知,這也是軍防圖非常重要的原因,瞭解對方的軍事實力,纔會使勝算大一些。第一道門與第二道門中設置陷阱,那進入對方陣營後幾乎就像“甕中捉鱉”,幾乎就是白白送命。

古代打仗攻城時,爲什麼沒有選擇用火燒城門? 第3張

火攻成功後,熊熊燃燒的大門前,有多少人敢衝進火焰中殺敵。即便有莽撞英勇的士兵願意爲國奉獻,可幾乎是進去就被燒成重傷,或者燃成灰燼。燃燒着的城門幾乎猶如人間地獄,時時刻刻都要把人吞噬。

結語

古人智慧是無窮的,早在《孫子兵法》中就明確提到攻城爲下策,而火燒下攻城則是下下之策。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歷朝歷代都會建立都城,都城是一個國家的命脈之地,其防禦是相當重要的,修建的城門是抵禦外敵的一道關卡,而秦始皇修建的長城最初也是爲抵禦匈奴人的侵犯,最後還成爲中國的標誌的東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