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和親能避免王國嗎?夏襄宗與成吉思汗和親結果怎麼樣了?

和親能避免王國嗎?夏襄宗與成吉思汗和親結果怎麼樣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和親能避免王國嗎?夏襄宗與成吉思汗和親結果怎麼樣了?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1205年,成吉思汗統軍首次進攻西夏,相繼破夏力吉里寨經落思城與乞鄰古撒城(今地不詳)。

西夏仁宗李仁孝(1124-1193)70歲去世,他在位期間基本完善了封建制。他的長子李純佑(1177-1206)繼位。見蒙古軍來勢兇猛畏縮懼戰,任憑蒙古軍縱兵掠瓜(治今甘肅安西東南鎖陽城)、沙(治今甘肅敦煌)等州。4月,因盛暑將至,蒙古軍撤退後。夏桓宗命修復被破的城堡,大赦境內,改都城興慶府爲“中興府”,意圖中興西夏。

但就在這個時候,朝廷內部發生了大事。

夏仁宗有個弟弟稱爲李仁友,被封爲“越王”。1196年,李仁友逝世,李仁友的兒子李安全上書要求承襲越王的爵位,西夏桓宗不許,而且還把李安全降封爲鎮夷郡王。

當然,桓宗一定是發現了李安全有什麼問題,從事後來看,可能是他發覺這個堂兄和後宮諸多嬪妃不清楚,甚至和自己的親生母親羅太后也不清楚。所以纔有此“不準”和“貶降”。

但這個年輕的皇帝沒有注意到,女人,特別是四十多歲的女人對相愛的男人是瘋狂的是可以舍了命的。

是的,羅太后和李安全是戀人關係,可能仁宗在世的時候兩人就關係曖昧,侄子和嬸子就發生了姦情。奇怪的是後宮包括鄧皇后對李安全都很友善。在兩宮太后的保護下,李安全的兵權還是在握,也正因爲如此,政變才能獲得了成功。

1206年的一天,羅太后突然臨朝,宣佈廢掉桓宗,立李安全爲王,改元應天。並且由鄧太后做主,向宗主國金國通報,得到金國的同意,下詔李安全爲“西夏國主”。後來,這個李安全的廟號爲襄宗。爲西夏第七代皇帝。

不過,歷史書上從此再無羅太后的記載,是不是隨後親生兒子的死,導致她也發生了變故,或者,李安全對她利用完了就不理不睬了。一切不得而知。

襄宗繼位的第二年,也是成吉思汗稱汗的第二年,即公元1207年,他又親自統軍第二次進攻西夏。這次成吉思汗以西夏不納貢爲藉口,破其邊防要塞斡羅孩城(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境),遣兵四處攻掠。繼位不久的夏襄宗李安全可是一個強硬的抵抗派,他集右廂諸路兵抵禦。成吉思汗見夏國兵勢尚盛,不敢驟進,屯兵5個月,因糧餉匱乏,於次年2月自引兵還。

和親能避免王國嗎?夏襄宗與成吉思汗和親結果怎麼樣了?

這一次,李安全堅持抵抗,雖然有所損失,但是,畢竟是迫使成吉思汗撤退了,李安全的威信大漲。李安全也及時修補武備,防禦來自蒙古的再次進攻。

果然,二年後,1209年,成吉思汗率重兵第三次征討西夏。是年3月,蒙古準備進攻大敵金國,成吉思汗考慮到西夏軍有可能突襲其後方,於是,仍決定率軍出黑水城(今內蒙古狼山山脈西北喀喇木倫之濱),襲擊西夏邊防關口斡羅孩(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境)。夏襄宗李安全命其子李承禎爲元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爲副元帥,督兵5萬阻擊。不過連續兩次被蒙古大軍攻打的西夏也窩了一肚子的火。這次西夏軍展開了激烈的抵抗。蒙古軍攻入兀刺海城後,又和西夏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俘獲了夏太傅西壁訛答。隨後又轉攻克夷門,結果克夷門防線也面臨崩潰,蒙古軍集兵猛攻,夏軍頑強抵抗,最後大敗,高逸被俘,不屈而死。

蒙古軍乘勝南進,直抵西夏都城中興府(今寧夏銀川)外圍要隘克夷門(今內蒙古烏海西南)。夏襄宗命嵬名令公率兵5萬憑險據守。戰初,蒙古軍屢被嵬名令公擊退。雙方相持兩個月,成吉思汗乘夏軍懈怠,據險設伏,嵬名令公引軍出擊,中伏被擒。蒙古軍遂破克夷門,包圍中興府。

這時夏襄宗李安全親自登城督戰,蒙古兵屢攻不下。9月連降大雨,黃河水暴漲,成吉思汗頓生一計,派遣兵將築堤,引水灌城,西夏兵民在水中傷亡甚衆。到了12月,水勢氾濫,大水將蒙古軍的大營也給泡了,並且開始上凍了,那情景,肯定比今天的舟曲害慘,很難繼續駐足。在膽大的人士促成下,成吉思汗“遣太傅訛答入中興,招諭夏主,夏主納女請和”。夏襄宗登城隔水與成吉思汗相見,面約和好。“乞和親”,成吉思汗“遂班師”。

想想當時的情景,李安全站在城樓上,成吉思汗站在大營的高臺上,兩人面對,寒風凜冽,一定是互相客氣幾句,然後談條件。李安全一定是覺得自己的女兒察合漂亮,也叫上了城樓,成吉思汗看見很滿意,仗不打了,您是我的老丈人了,我這就撤軍。

李安全將女兒察合獻給成吉思汗,還向蒙古獻駱駝、緞匹、鷹鷂等。蒙古退兵了。

當時,襄宗曾經派出使者到金國求救,曉以脣亡齒寒的道理,但金朝自顧尚且不暇,哪有兵力援助夏朝,所以,求和是當時最好的選擇,這個結果也是最好的結果。

西夏的察合公主在蒙古只有虛名而無實際地位。因爲按照蒙古的後宮規矩,第一位妻子元配即蒙古族的孛兒帖後最有實權,而察合公主只有皇后的虛名,並無實際地位。或者可能和個人的性格有關,金朝的完顏小姐姐晚於察合,按照蒙古的規矩,排名是按先後順序的,也就是說,察合是排在小姐姐之前的。但是,這個小姐姐很有作爲,政治上,宗教上都做了很多事。察合則默默無聞。

據屠寄《蒙兀兒史記》卷19《后妃傳》記載,夏襄宗李安全的這位女兒即西夏公主叫“察合”,後來當上了成吉思汗的可敦,史稱察合可敦。1220—1224年間長春真人丘處機去西域覲見成吉思汗,在途中曾遇見過察合,“漢、夏公主皆送寒具等食”。

對夏襄宗與成吉思汗的和親,《蒙古祕史》記載得更加生動具體,茲徵引如下: “從那裏(成吉思汗)又上馬徵合申(河西,即西夏)。兵到後合申主不兒罕(即夏襄宗李安全)就投降了。並說:“願做你(可汗)的右手,給出氣力。”說罷就把女兒察合送給成吉思可汗。不兒罕又說:“俺聽得成吉思可汗的聲名,使人敬畏。如今你親身蒞臨,威靈益著。我們唐兀惕人願仗威靈,給你做右手出氣力!”“但咱們本是城廓內住慣的百姓,定居已久,若有緊急征討的事情,怕不能疾行事;衝鋒廝殺時不能疾速去廝殺。倘蒙恩典我們唐兀惕人願把席棘草中生長的許多駱駝毛絨織成的各種緞匹,調養有素的鷹鷂,經常呈獻給可汗。”說罷,實踐前言,遂將本國的駱駝從百姓那裏科斂徵集,直到(多得)都趕逐不動送來了。

夏襄宗與成吉思汗和親,雖然使西夏暫時避免了亡國之災,但從此之後,西夏成了蒙古帝國的附庸及戰爭的炮灰,最終也沒能躲過被蒙古軍消滅的厄運。《西夏書事》卷40載:“夏與蒙古自納女請降,合兵攻金,遂爲役屬。繼徵發日多,不堪奔命,禮意漸疏。蒙古主怒,渡河來攻,列城不能御,直抵中興府圍之。(西夏神宗)遵頊命太子德任居守,己出走西涼。已而,遣使請降,蒙古兵退,始還。”1227年6月,在蒙古軍圍困中興府半年後,西夏末主率領官員奉獻圖籍出降,不久,即被蒙古將領所殺。西夏亡。由此可見,和親能緩解一時之急,並不能決定國家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