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兩個皇子都是長孫無忌的外甥,爲何他支持李治而不是李泰呢?

兩個皇子都是長孫無忌的外甥,爲何他支持李治而不是李泰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孫無忌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自古以來,皇位之爭都是一件大事,胡亥爲了皇位和趙高等人密謀,殺死了公子扶蘇;曹丕爲了鞏固皇位,逼弟弟曹植七步成詩;隋煬帝楊廣爲了皇位殺父弒兄;李世民則策劃了玄武門之變。皇位之爭很少有不流血的時候。

貞觀17年,太子李承乾被廢黜。太子之爭再次在唐朝掀起了滔天大浪,李治和李泰爲了皇位各施手段,各位大臣也不甘落後。但唐朝這場儲位之爭中,長孫無忌的站位很值得深思,兩個皇子都是他的外甥,長孫無忌卻站李治,而不站李泰,出現這種情況只因爲李世民說過的兩個字。

兩個皇子都是長孫無忌的外甥,爲何他支持李治而不是李泰呢?

爲了皇位,李泰用盡手段

在中國古代,皇位一般都是由嫡長子繼承的,嫡長子不行,則是嫡子。嫡子就是和明媒正娶的妻子生下的兒子,古代雖然有三妻四妾,但只有一位是明媒正娶,對於皇帝來說,就是皇后,理論上來說,也只有皇后的孩子纔有繼承皇位的資格。不過大多數時候,皇位之爭是非常亂的,嫡子並不一定能夠繼承皇位。

前太子李承乾被廢黜後圖謀反叛,東窗事發後被廢爲庶人,這樣李世民的嫡子就剩下李泰和李治了。當時李泰23歲,和李承乾爭了不知多少次。李承乾最後被廢黜,也和李泰有很大關係。爭奪儲位,李泰早已經是老油條了。而當時只有十五歲的李治,則是一個小白,本身也比較優柔寡斷,表現得非常弱勢。

李泰在李承乾被廢黜之後,立馬到父皇李世民身邊獻殷勤。這種殷勤在現在看來都有點過了,李泰說,將來他死之前,會殺了自己的孩子,傳位給弟弟李治。李泰的用意很明顯,是想用這種方式來表現與李治之間的兄弟情意。

兩個皇子都是長孫無忌的外甥,爲何他支持李治而不是李泰呢? 第2張

這一招不可謂不高明,因爲李世民最大的軟肋就是兄弟情誼。當年他策劃玄武門之變,殺兄弒弟,逼李淵退位。雖然李世民得到了皇位,開創了盛唐基業,但卻失去了親情,所以他對親情格外看重。而他自己,最怕的就是孩子們有樣學樣地也上演一出玄武門。李泰的這一做法,直接擊中了李世民的軟肋,一時間李世民就想把皇位傳給李治。

長孫無忌站位李治

儲君之爭,從來都不是兄弟間的事,一定都有各自劃分了派別的大臣插手其中。

李治雖然優柔寡斷不怎麼爭取,但朝中大臣卻不想讓他放棄,特別是他的舅舅長孫無忌。這一點很奇怪。從血緣關係上看,長孫無忌在儲位之爭中參與不參與並不重要,對他來說,主要矛盾是保證儲君是嫡子。不管是李泰還是李治,都是他的外甥,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他參與親兄弟的太子之爭,很可能還會造成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後果。

但長孫無忌顯然有另外一番考量。他想讓自己的家族長盛不衰,想模仿歷史上外戚干政的例子。所以,如果李泰當了皇帝,皇帝非常強勢,外戚的話語權就低,這顯然對長孫家族的發展不利;相比較而言,佛系的李治纔是更好的選擇。長孫無忌也就朝着這個目標努力,參與到儲位之爭當中。

長孫無忌對李治的看法,實際上也得到了李世民的認可。唐太宗曾說過兩個字來評價李治——仁懦。李治是好人吶,但是太懦弱。這兩個字就是長孫無忌支持李治的理由。

在李世民的幾位兒子中,李治和李世民相差最大,完全沒有李世民身上那股鐵血氣息,但好在人品還不壞。前太子剛強果斷,先是策劃刺殺李泰,被廢后又謀劃造反。李泰才華橫溢,是當時的藏書家、書法家和鑑賞家,最得李世民寵愛。而李治不僅爲人寬厚,還有點懦弱。對於一代君主來說,這並不算好事,但對權臣來說,卻是最好的事情。

在長孫無忌的幫助下,李治算是在李泰陰影裏站穩了腳。但李泰可不是那麼容易罷休的,他跑去嚇唬李治,拿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和李治做對比,本來他想讓李治犯錯,結果李治懦弱,只是擔憂,根本不敢做任何動作,最後這份擔憂還被李世民給看透了,結果李世民問清了原由,漸漸對李泰不滿。

長孫無忌是當時的重臣,他支持李治,朝中大臣自然也有不少人跟着站隊,覺得李治仁孝,當皇帝最好。支持李治的人越來越多,最後在長孫無忌操作下,李治成爲皇帝。

李治成全了武則天

兩個皇子都是長孫無忌的外甥,爲何他支持李治而不是李泰呢? 第3張

果真如長孫無忌規劃的那樣,唐高宗李治即位後,長孫無忌成爲朝堂第一權臣。皇帝不管有什麼事都需要先問一下長孫無忌,長孫無忌所上奏的任何事情,皇帝都悉數採納。

不過長孫無忌最終還是遇到了剋星。他阻止李治立武則天成爲皇后,但沒有成功。可能陷入感情的人,都是不理智的吧。在莫須有的謀反罪名下,李治將長孫無忌流放嶺南。一代名臣,在黔州自縊身亡。他策劃外戚干政,立李治爲儲君,最終成全了一代女皇武則天。

人都是會變的,就算人不變,事情也會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