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揭祕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實際上是內耗的工具,加速了明朝滅亡

揭祕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實際上是內耗的工具,加速了明朝滅亡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東林黨,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爲何越來越多的人會痛斥東林黨?

初讀歷史的時候我們通常有非黑即白的二元論,非常崇拜東林黨,覺得東林黨是愛國者,是正義的化身。

以左光斗爲首的東林六君子,跟魏忠賢的閹黨勢不兩立,在惡勢力面前英勇不屈,視死如歸,被閹黨迫害以身報國,譜寫了一曲曲催人淚下的正氣歌,叫人肅然起敬。

但是隨着信息源的擴大,知識面的增加,東林黨人的光輝形象開始模糊,憂國憂民,忠貞不渝的人設開始崩塌。

揭祕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實際上是內耗的工具,加速了明朝滅亡

而網上也有不少人開始對東林黨人有了負面看法,甚至有人對其口誅筆伐,覺得他們就是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爲什麼會這樣呢?

東林黨人在初期,憂國憂民,主張減輕百姓負擔,合理減輕賦稅,主張官員秉公執法,倡導廉政之風,代表了一種正義力量。

因爲這個主張,受到百姓尊敬和江南士大夫的追捧,東南大小官員更是對其趨之若鶩,紛紛加入到他們的隊伍。

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東林黨又沒有什麼政治綱領,也沒有什麼嚴密的組織紀律,以至於內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後期的東林黨,已經成爲朝廷的負資產,不再是正能量。

比如東林黨人到後期,完全墮落成爲一個地方利益集團,喪失了原則和底線,乾的是黨同伐異的勾當。

對於朝中大臣只要不是自己幫派的人,說什麼都是錯的,就要一反到底;只要是自己一夥的,幹什麼都是對的,就要堅決擁護。

比如在萬曆三十九年,爲了掌握人事組織——京察大權,東林黨人扇陰風、點鬼火,陰謀陽謀一起來,最後大獲全勝,不分青紅皁白對其他集團進行打擊,痛打齊黨、楚黨、浙黨、宣黨、昆黨等"落水狗",把他們逼到了魏忠賢的陣線。

再比如在國家內憂外患的時候,他們只知道政治正確,一味主張對後金軍強硬到底,對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一味指責,結果錯失了跟皇太極議和,消滅李自成的機會,讓明朝土崩瓦解。

由於江南學風極盛,通過科舉成爲國家棟梁的政治精英非常多,於是東林黨在朝中的勢力不斷強大,跟魏忠賢等派系,勾心鬥角,也許他們不少人初衷是好的,但是以籍貫爲基礎的東林黨客觀上也成爲一個地方利益集團,不能團結五湖四海的愛國力量,反而成爲內耗的工具,加速了明朝滅亡。

揭祕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實際上是內耗的工具,加速了明朝滅亡 第2張

以至於崇禎皇帝臨死前,對自己任用東林黨人追悔莫及,聲淚俱下地說"諸臣誤朕","文臣人人可殺",多麼痛的領悟。

因爲崇禎登基後剷除魏黨,全心全意依靠東林黨人,爭權奪利的時候,他們一個個比誰跑得都靠前。

每當自己做出什麼決定,東林黨人無不積極踊躍、說三道四。

結果當朝廷真正用人之際,東林黨人卻不見蹤影。

據說在李自成兵臨北京城的時候,崇禎還下密旨將魏公公的遺骸厚葬於魏老生前早已看好的碧雲寺。

魏忠賢專橫跋扈,爲非作歹,兇殘歹毒,將大明江山搞得烏煙瘴氣,官場搞得腐敗透頂。

但是英明果斷有魄力政治家往往都是心狠手辣的,魏忠賢力排衆議任用熊廷弼,不計前嫌,推薦趙南星、孫承宗,說明此人有兩把刷子。

因此明熹宗臨死前專門交待崇禎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

可見東林黨跟魏忠賢相比,雖然比後者更有底線,但是說穿了他就是一個只論利益,不說是非的幫派組織。

比如東林黨提出的"消滅閹黨,取消礦稅,廣開言路"乍一聽很政治正確,是爲百姓考慮。

但是仔細一分析,裏面貓膩多多。

因爲東林黨人來自出身江南富庶之地,那裏富商很多,取消了礦稅和工商稅,實際是爲大官僚爭取利益。這樣做的後果之一是國家越來越窮,沒有軍費(明末政府拖欠軍餉是家常便飯);之二就是將負擔進一步轉嫁給農民,給了農民起義的藉口和機會。

而且東林黨人很多都是僞君子,喊愛國口號比誰都響亮,國難當頭的時候,他們的骨頭比誰都軟,投降比誰都快。

揭祕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實際上是內耗的工具,加速了明朝滅亡 第3張

比如清軍入關之後,說"湖水太涼"的愛國榜樣、士大夫領袖錢謙益。南京城破的時候,帶頭跪在城門口迎接清軍的正是東林黨領袖錢謙益。

平心而論,錢謙益這樣做保全了南京百姓,功德無量,但是對於他口口聲聲要愛的國,卻有點不公。

再比如英烈之後、東林六君子之一魏大中兒子魏學濂,曾經一路上乞討進京爲父親喊冤,把崇禎感動得眼淚汪汪。

沒想到,李自成進京之後,這個忠烈之後不但沒有爲國捐軀,反而跑去對李自成表忠心。投降清軍和李自成的還有東林黨骨幹吳梅村、周鍾、龔鼎孳、侯方域等等,不勝枚舉。

揭祕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實際上是內耗的工具,加速了明朝滅亡 第4張

由此可見,在封建專制社會,不管什麼派系,他們代表的都是官僚集團的利益,都不可能代表國家和人民利益,更遑論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