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登上的是哪裏的“碣石”?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登上的是哪裏的“碣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曹操登上的是哪裏的“碣石”?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是曹操《觀滄海》中的詩句,全文如下: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是“建安文學”的開創者,文武兼備,十分富有才華。那麼“東臨碣石”中的碣石在哪裏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登上的是哪裏的“碣石”?

地理位置

“古人故里之爭”是近代以來在全國都出現的一種現象,如對“夜郎古國”的所在地之爭,湖南和貴州這幾年爭得不可開交。《觀滄海》中的“碣石山”同樣也有爭議,其中證據較大有兩個:

山東省無棣縣

無棣縣文史工作者爲了證明《觀滄海》中的“碣石山”位於此地,曾主張證據說:

顧炎武所著《肇域志》記載:濟南府海豐縣有馬谷山,即大碣石山。(也即今日碣石山)

《山東通志》記載:肇域志記載以爲古碣石山;

《無棣縣誌》也記載:大山,舊稱碣石山、鹽山、馬谷山;

《史記·秦始皇本紀》曾記載秦始皇巡遊碣石的經歷(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山東通志》也記載了這件事:秦始皇東遊至碣石,次舍於此,因名厭次縣;

以上爲山東方面舉出的證據。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登上的是哪裏的“碣石”? 第2張

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

相比較於山東省能夠列舉出大量的歷史資料,河北省顯然缺陷相應的資料作爲佐證。僅僅只是通過在秦皇島海濱附近發掘出一座秦代時期的行宮遺址,便確認爲碣石山所在,但這隻能證明秦始皇到過秦皇島,否則秦皇島也不會叫“秦皇島”了,但這並不能證明曹操經過此處。

所以這種說法本身缺乏強而有力的說服力,反倒是山東省舉出的證據頗具說服力。不過秦皇島具有一個地理優勢是山東省不具備的,那就是它離渤海很近。渤海,即“觀滄海”中指的海,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秦皇島距離渤海很近,可以眺望渤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登上的是哪裏的“碣石”? 第3張

而無棣縣位於山東省東北部,距離渤海遙遠。儘管碣石山海拔63.4米,但這個高度顯然是無法觀測到渤海的,只能看到一片茫茫的地平線。不過,在碣石山附近有一個飲馬湖,一座24平方公里的湖泊,倘若曹操在到的是無棣縣碣石山,那麼他看到大概並不是渤海,而是飲馬湖了。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登上的是哪裏的“碣石”? 第4張

這片平靜的小湖泊似乎並沒有曹操在《觀滄海》寫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的壯闊景象,就整篇詩歌的氣象來看,飲馬湖似乎也缺少了詩歌中散發的磅礴豪邁,汪洋大氣的氣勢。

綜上所述,秦皇島碣石山擁有地理上的優勢,距離渤海近,倘若曹操是在秦皇島觀測到的渤海,那麼更加符合《觀滄海》中的氣象。但無棣縣擁有史料上的優勢,也可以多方證明曹操可能到的是這裏,倘若真是這樣,那麼該欽佩曹操的想象力和文筆渲染了。

詩歌背景

曹操的《觀滄海》創作於北征烏桓回程的途中,官渡之戰以後,袁紹勢力瓦解,他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鬧起分家,其中袁尚在被曹操擊敗後逃亡北方的烏桓。爲了徹底瓦解袁氏和烏桓勢力,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帶着自己的謀士郭嘉北征烏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登上的是哪裏的“碣石”? 第5張

烏桓是北方遊牧民族,東胡部落中的一支,族羣不詳,有蒙古、突厥之說。

當時曹操的行軍路線是這樣的:

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疇請爲鄉導,公從之。引軍出盧龍塞,塞外道絕不通,乃塹山堙谷五百餘里,經白檀,歷平岡,涉鮮卑庭,東指柳城——《三國志·武帝紀》

柳城,即今天的遼寧朝陽南。

當時曹操原本打算從無終(天津市薊縣)過山海關進入遼東,但是遇到大雨,道路泥濘不同,在田疇的的建議,另外開闢了一條道路,出盧龍塞(今河北喜峯口附近)進入遼東。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登上的是哪裏的“碣石”? 第6張

從當時整個路線來看,曹操似乎都沒有理由會跑到南部的山東無棣縣去,根據當時曹操行軍路線這一點來看,因此秦皇島的可能性較大,且渤海的風光也更加符合《觀滄海》中的氣象。雖然無棣縣舉出種種歷史資料,但其地理位置不符合當時曹操的行軍路線。

因此秦皇島的碣石山才最有可能是曹操登上的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