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康熙爲什麼一定要收復臺灣?

康熙爲什麼一定要收復臺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康熙收復臺灣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拜《康熙大帝》所賜,我們不僅熟悉了施琅,還知道了姚啓聖,他們都對收復臺灣有着莫大的功勞。事情是這樣的:

堅持抗清的鄭成功,率兵趕走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而成爲百世流芳的民族英雄。而定鼎中原的清王朝爲了實現國家統一,必須從意欲獨立於國家版圖之外的鄭氏割據政權手裏再次收取臺灣。爲此,大清和鄭氏集團進行了幾十年的鬥爭。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始而招撫,招撫不成而征剿。剿撫之下,終於實現了國家的統一。而康熙帝不以勝者自驕,下令厚葬鄭成功父子並盛讚鄭氏一家爲"海外孤忠"。

當然以上是官方的說法,當然是主流思想,維護國家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完整,但是小編不這麼認爲,如果當時是漢人的朝廷,有可能說是維護國家統一,但是滿足入主中原,對於他來講是沒有國家的,他在建立他的國家,所以也談不上說收復臺灣了,國家就真正統一了。

康熙爲什麼一定要收復臺灣?

而且,在施琅收復臺灣以後,康熙曾考慮過:宜遷其人,宜棄其地,也就是把人遷回來,臺灣就不要了,說明康熙並不是真正的想要臺灣這個地方。而只是想要這裏的人,那麼他爲什麼要這裏的人呢,我們要看一下他的前因後果。

與臺灣又戰又談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驅逐荷蘭侵略者,不久即病逝,內部發生爭訌。清朝乘機派使者,企圖說服鄭成功之子鄭經歸降清朝。鄭經爲了減輕壓力,與清朝談判,交出南明皇帝賜給的敕書、印璽。清朝要求臺灣人衆遷回內地,剃髮易服,鄭經不允,談判未成。康熙二年(1663年),清朝出兵攻打鄭氏據守在大陸上的最後一個據點廈門,鄭經戰敗,退出廈門,逃奔臺灣。清朝乘勝派舟師出征臺灣,在海上突遇颱風,船隻沉沒,無功而返。

當時兩岸雖武裝對峙,但又都有一定的和平願望。清王朝三藩未除,經濟不穩,無力用兵海上。而臺灣鄭氏,土地初闢,人口甚少,生產落後,經濟困難,急需大陸的糧食和物資供應。且鄭部大多是福建人,離家日久,思戀鄉土,私下渡海來歸者絡繹不絕。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派總兵孔元章,赴臺灣議撫,答應鄭經如歸順,可封“八閩王”,鄭經猶豫不決,後以“和議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墜”(《海紀輯要》),拒絕清朝的招撫。康熙親政後,刑部尚書明珠奉旨入福建,主持和議,派知府慕天顏入臺,宣示招撫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讓步,允許鄭氏封藩,世守臺灣。鄭經則提出:“苟能照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江日升《臺灣外記》)。

康熙答覆:“若鄭經留戀臺灣,不思拋棄,亦可任從其便。至於比朝鮮不剃髮,願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朝鮮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明清史料丁編》第三本)。康熙不願臺灣成爲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國家,故談判破裂。

此後發生三藩之亂,中原戰火瀰漫。鄭經乘機與吳三桂、耿精忠勾結,佔領廈門與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轉戰數年,吳三桂失敗,鄭經孤軍難支,又退回臺灣。清朝再一次爭取談判,鄭經再次要求“請照琉球、高麗外國之例”,而康熙堅決不同意,雙方各持自己的立場,談判又無結果。

決策選將不久,鄭經病逝,其子鄭克土爽嗣位。清廷討論如何解決臺灣問題,反對武力攻取臺灣的人很多。康熙排除了衆多反對意見,決定採取“剿撫並用”的方針,“底定海疆”。

由上面的前因後果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康熙一開始只是想讓臺灣稱臣,也就是讓鄭氏臣服就可,甚至還可以封“八閩王”,但是鄭經沒有同意,一方面他在臺灣凝聚人心主要靠的還是反清復明,並且島上還有明朝的王爺。而康熙經過一件事之後,才真正的下定決心收復臺灣,那就是發生了三藩之亂,鄭經和三藩一度聯手,搞得康熙都想遷都,康熙這才發現原來這裏還是漢家的地方,我大清始終是外來的,在大清統治範圍內,如果有一個地方還在反清復明,那麼清朝就永無寧日,因此消滅反清復明的力量,這纔是康熙收復臺灣的真正決心,收復臺灣也只是要讓這些人剃髮易服,歸於大清統治而已。

或許,消滅反清復明的有生力量的鄭氏集團,纔是康熙收復臺灣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