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介紹張學良槍斃楊宇霆、常蔭槐事件的始末

介紹張學良槍斃楊宇霆、常蔭槐事件的始末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宇霆曾在日本士官學校留學。因爲治軍嚴謹得到張作霖的賞識,調他任二十七師參謀長。此後他協助張作霖逐步打開東北的政治、軍事局面,個人也隨之揚名,成爲張作霖身邊的紅人,在東北有“智囊”、“小諸葛”之稱。

楊宇霆協助張作霖做了四件大事:一是建立東北海軍,使軍隊自成體系,增強了部隊實力。二是制定田賦制度,從軍閥、地主手中挖出大量未開墾的荒地讓農民耕種,發展生產,增強了東北的經濟實力。三是修築戰備公路,當時東北的南滿鐵路權歸日本,修了戰備公路,交通運輸不受日本挾制,一旦戰爭起來,可以用公路與日軍周旋。四是督辦奉天(瀋陽)兵工廠,自制武器彈藥裝備軍隊,增強了防衛能力。由於這樣做,東北的軍事、政治、經濟實力大增,使早已對我國東三省垂涎三尺的日本人不敢輕舉妄動。在日本人向張作霖要求在東北實行“雜居”的問題上,楊宇霆認爲這是袁世凱賣國二十一條第十六條的翻版,力主不予答應。日本人看出楊的所作所爲,是他們侵佔東北的主要障礙,因而產生了“鄰國之賢,敵國之仇”的除患之念。

1920年直皖戰後,張作霖認爲治軍治政非楊宇霆不行,於是請楊出山回奉天,任東三省巡閱使,上將軍公署總參議兼奉天兵工廠督辦。因前嫌,少帥張學良和第十軍軍長郭鬆齡處處與他爲難,

1925年10月,郭鬆齡倒戈反奉,其中就有整倒與他積怨較深的楊宇霆留學生派的因素。12月24日,郭兵敗灤州遇害,了卻了楊宇霆的一塊心病。

介紹張學良槍斃楊宇霆、常蔭槐事件的始末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車站遭日本人暗算身亡。楊宇霆的處境更爲複雜。12月29日東北易幟,楊堅決反對,他認爲不應該服從蔣介石,因此與張學良釀成新的矛盾。對張學良他儼然以保護人的身份自居,經常以周公輔成王的典故自詡,規勸張學良戒毒,批評他不問政事。雖出好心,但年輕氣盛的張學良卻不買他的賬。日本人也趁機利用正友本黨和混跡東北的中國流氓處處誹謗楊宇霆,離間張楊關係。他們送給張學良一本《日本外傳》,將張學良比作日本戰國時期國家實際控制者豐臣繡吉,將楊比作篡位的大名德川。暗示張學良,楊宇霆是他身邊的隱患,要及早除掉。張學痕中了奸計,但仍猶豫不決,六次擲銀元問卜後才下了殺楊的決心。

1929年1月10日晚,楊宇霆下班回家,聽說有帥府請他去打牌的電話,沒有吃飯便驅車前往。誰料一進帥府,就同黑龍江省長常蔭槐一起人車被扣,以吞扣軍餉,貽誤戎機,圖謀不軌等莫須有的罪名,被張學良事先安排好的警務處長高紀毅、副官譚海等槍殺在帥府會客廳東大廳(老虎廳)。事後,張學良對自毀長城之舉悔恨莫及,命統帶劉多荃給楊、常兩家各送去慰問費一萬元,並親自給在法國留學的楊宇霆的長子春元去信,安慰他安心學習。

楊宇霆是個煙酒不沾,沒有嗜好的正統軍人,一生自負好勝。年輕時,爲練騎術,半夜偷着騎馬被戰馬咬傷。領兵後,對違例士兵不論親疏,嚴加處罰。輔佐張作霖時,則以皇帝與宰相自勉,視主不二。他有祕書,卻經常親自批閱文件到深夜。但他心胸狹窄,對自己不睦的人從不寬容。他非常迷信,家中常年養着術士,遇事扶乩問卜。老虎廳事件前,他還曾扶乩,得乩語:“雜亂無章,揚長而去。”術士認爲乩語不祥,要他多加小心。事有湊巧,不幾天他便死於非命。後來民間這樣傳稱:“炸爛吳(俊生)張(作霖),楊(宇霆)常(蔭槐)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