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清朝時期,後宮的嬪妃爲何會穿花盆底?原因是什麼?

清朝時期,後宮的嬪妃爲何會穿花盆底?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代花盆底鞋,又稱旗鞋,是清朝時滿族婦女穿的一種鞋子。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提到後宮美人,大家可能會想到“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楊貴妃;或者腦海裏浮現出白居易筆下的“美人挾銀摘,一發疊雙飛”;又或者是如宋寧宗般“花似醺容上玉肌,方論時事卻嬪妃。”後宮妃嬪的美色,令人沉淪其中。

清朝時期,後宮的嬪妃爲何會穿花盆底?原因是什麼?

後宮佳麗,上至髮簪,下至鞋子,無一不精細,都有由來。比如清朝的皇妃,就必須要穿上高高的“花盆底鞋”。“花盆底鞋”又稱"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釐米左右,最高的可達25釐米左右。旗鞋的木跟鑲裝在鞋底,高三寸,整個木跟用白細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綾或塗白粉,俗稱“粉底”。旗鞋的面料爲綢緞,上繡五彩圖案。

滿族是馬背上的民族,經常是騎在馬上,“花盆底鞋”一點兒也不利於騎馬,甚至非常阻礙,那麼清朝皇妃是爲什麼要穿上這種鞋呢?說法多種多樣。

有種說法是,當年清朝入關,滿族的女子看到漢族女子的“三寸金蓮”及走路姿態,覺得頗爲美觀,紛紛想要效仿。但是朝中有規定,禁止婦女“束髮裹足”,違者會被流放。於是“花盆鞋底”應運而生。

穿上“花盆鞋底”,別人只能看到鞋底,還可以藏住大腳。滿族女子大多生得比漢族女子粗壯一些,穿上這鞋還會使身材顯得高挑,而且這鞋走路極不方便,爲了不摔倒只能邁着步子小步前行,走路一搖一擺,搖曳生姿,體現出女性的一種美感。除此之外,滿族女子服飾以旗袍爲主,但下襬偏長,“花盆鞋底”可避免旗袍拖地,顯得較爲美觀。

還有一種說法是,傳說滿族的祖先當年在一場戰役中遇到了泥塘,難以渡過。這時有人想出妙計,在鞋子上綁上高高的樹杈子,像白鶴一樣踩過去。最終他們順利跨過泥塘,並在這場戰役中取得勝利。後來,爲了紀念此次戰役,人們仿照樣子,發明出了“花盆鞋底”,婦女們穿上這種鞋子,並世代相傳。

清朝時期,後宮的嬪妃爲何會穿花盆底?原因是什麼? 第2張

“花盆鞋底”除了美觀以外,在很大程度上還方便了皇帝。我們所知道的皇帝,都是後宮佳麗三千,光是妃嬪的職位大小上便分佈了從皇后以下: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八個等級。皇帝還要忙於政事,不可能記得住所有妃嬪的身份和地位,這時候“花盆鞋底”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

“花盆底鞋”十分精美,上面會有各種刺繡、雕刻、串珠,有的還會在鞋子上掛小穗子,而這些裝飾品都是根據身份等級而定的。就好比不同官職的人,所着服飾是不一樣的。因而皇帝只要看一眼鞋子,就可以知道這位妃嬪的身份和等級。

清朝妃嬪所穿的“花盆底鞋”,其來源多種多樣,我們已無從考究,但其必然是政治、人文與時代演變下的產物。歷史仍舊在不斷演變,未來,充滿着未知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