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咸豐的繼室孝貞顯皇后,她入宮後晉升得有多快?

咸豐的繼室孝貞顯皇后,她入宮後晉升得有多快?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咸豐的繼室孝貞顯皇后,她入宮後晉升得有多快?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如果直接說孝貞顯皇后,可能許多人還要反應一下,想想此人是誰。但如果說她另一個稱呼,那麼所有人都會瞬間想起,這個稱呼就是“慈安太后”。

一般來說,當聽到“慈安”兩個字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想到“慈禧”。而在我們的印象中,慈禧是有野心的、霸道的,可慈安是溫柔的、懦弱的,一直被慈禧壓制着。

歷史上的慈安太后,可並不是大家平日裏認爲的那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咸豐繼室孝貞顯皇后,也就是慈安太后。她在歷史上並非一個存在感不如慈禧的人,反而晉升速度驚人,慈禧也根本不敢壓制她。

咸豐的繼室孝貞顯皇后,她入宮後晉升得有多快?

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同樣是開國功臣額亦都的後代,出自額亦都第三子車爾格一支。在她之前,鈕祜祿氏一族已經出了不少皇后,在清朝算是極爲顯赫的大族了。

孝貞顯皇后的曾祖父策普坦,官至陝西延綏鎮總兵官,祖父福克精阿官至西寧辦事大臣,父親穆揚阿官至廣西右江道。孝貞顯皇后爲庶出,其母親爲姜氏。

另外,孝貞顯皇后的親姑姑是鄭親王端華的嫡福晉,端華又是咸豐原配孝德顯皇后的舅舅。還有端華的女兒嫁給了清朝唯一旗人狀元崇琦,二人所生的女兒又是同治原配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這也是後來慈安太后,力挺阿魯特氏成爲皇后的原因之一。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與咸豐成婚不到兩年的原配薩克達氏病逝,咸豐即位後追封爲皇后,冊諡孝德皇后。自己即位可是原配卻去世了,後宮沒有皇后可不行,於是在咸豐二年的選秀中,咸豐又爲自己物色了新的皇后人選,即今天的主人公鈕祜祿氏。

鈕祜祿氏一進宮,就被咸豐封爲貞嬪,一來就是一宮主位,可見咸豐早有繼續提拔她的意思。而著名的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也在這次選秀中入圍,初封爲蘭貴人。

不過,咸豐並沒有多麼關注蘭貴人,而是一心想着將鈕祜祿氏扶正。於是就在鈕祜祿氏入宮還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就晉封她爲貞貴妃。嬪和貴妃之間原本還隔着一個妃位,但咸豐直接越級晉封鈕祜祿氏,既說明他迫不及待爲後宮定下管理者,也證明鈕祜祿氏的確很出衆。

而就在晉封貴妃的十餘日後,咸豐就正式冊立鈕祜祿氏爲皇后。如此一來,從嬪到皇后,鈕祜祿氏就只用了四十天,晉升速度驚人,也使得她成爲清朝晉升速度最快的繼後。

在立後詔書中,咸豐這樣說:

“諮爾貴妃鈕祜祿氏。教秉名門。慶貽勳閥。葉安敦而禔福。應地時行。本淑慎以流徽。俔天祥定。在昔虞廷慎典。肇傳嬀汭之型。周室延釐。必本河洲之化。既宜家而作則。當正位以稱名。茲以金冊金寶。立爾爲皇后。”

在鈕祜祿氏從嬪一路晉升至大清皇后的期間,葉赫那拉氏還仍然保持着貴人的身份。直到咸豐四年,她才晉封爲懿嬪。咸豐六年,她爲咸豐生下長子載淳,得以晉封爲懿妃。第二年又晉爲懿貴妃,可見她完全是母憑子貴。

咸豐臨終時,膝下只有載淳一個兒子,於是他順理成章繼承了皇位。載淳即位後,身爲嫡母的鈕祜祿氏被尊爲母后皇太后,上徽號“慈安”。葉赫那拉氏作爲生母,被尊爲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由於皇帝年幼,兩宮皇太后開始垂簾聽政。

同治十三年,同治帝因天花駕崩,由於同治無子,所以兩宮皇太后擁立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繼位,即光緒帝,仍由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

光緒七年,慈安太后病逝,享年45歲。經後來宣統朝加諡,慈安太后最終諡號爲“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簡稱“孝貞顯皇后”。

一直以來都有人說,其實慈安太后不受寵,真正受寵的是慈禧,所以她纔敢壓制慈安,甚至毒害她。關於這種說法,真是一個字都不能相信。這裏包括兩件事,一是慈安和慈禧誰更受寵咸豐寵愛,二是慈禧是否真的一直壓制慈安,而後者不敢反抗,甚至最後害死了她。那麼筆者就針對這兩件事說說。

首先要說的就是咸豐更喜歡誰,其實從咸豐當初一眼就看中慈安,並以最快速度將其扶正,就已經可以看出來,他對慈安是非常滿意的。而慈禧全靠運氣好,爲子嗣稀薄的咸豐生了個兒子,如果慈安生下嫡子,那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咸豐在位期間,國家內憂外患嚴重,他常常因心情不好拿嬪妃或下人開刀。每當這個時候,都是皇后負責規勸,史書記載:

“妃嬪偶遭譴責,皆以中宮調停……”

咸豐見國家日益衰弱,自己卻沒中興的本事,更加找不到地方發泄,於是就寫了“且樂道人”四個字,並懸掛在寢殿內。本來大家對當前局勢都憂心忡忡,看到皇帝自暴自棄,更是人心惶惶,可誰也不敢去勸。

唯有皇后既明白皇帝的煩惱,也理解羣臣的無奈,便去規勸咸豐,然後命人將“且樂道人”取下來。咸豐能夠聽進皇后的話,並且同意她的決定,就足以證明他很是信任皇后,這些都是慈禧當時做不到的。

還有就是咸豐在世時,考慮到兒子載淳還小,所以就選了八位心腹重臣爲顧命大臣。而爲了制衡這些顧命大臣,咸豐又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提高慈安的權力。

於是他在臨終時,將“御賞”印章交給了慈安,又將“同道堂”印章交給皇太子載淳,但因爲載淳還小,就由其生母慈禧暫時保管。注意,要不是因爲載淳還小,慈禧根本碰不到這枚印章,而咸豐之所以放心交給她,也是因爲信任皇后,不擔心她興風作浪。

那麼接着就說說,慈禧是不是真的壓制慈安這件事。我們看影視劇的時候,總會發現慈禧是強勢的,而慈安比較懦弱,可歷史上的慈安雖然看上去柔柔弱弱(只是因爲身體不好),但並不能證明她沒有政治才幹,舉幾個例子。

其一,在《清宮遺聞》中有記載:

“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

就是說慈安和慈禧一個“優於德”,一個“優於才”。慈安見慈禧有才,便願意將許多小事交給她處理,但要是遇到國家大事,慈禧也是做不了決定的,就必須要等慈安太后拍板才行。

大事慈禧做不了主,一個是因爲慈安太后正室的身份,另一個是因爲羣臣也更加信服慈安太后。早在當初只有慈安敢規勸咸豐的時候,羣臣就見識了她的賢明和智慧,如今在新帝年幼的情況下,慈安太后是十分具有威望和凝聚力的。

至於慈禧,當初咸豐還在時,曾因其工於書法,讓她代自己批閱過奏章,甚至允許她發表自己的意見。當時就有許多大臣對此十分不滿,可見在大家心中,還是慈安更具威望。

還有,像爲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這些優秀的大臣賜爵位,也都是出自慈安太后之意,因此當時民間有“東宮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額手稱頌”的說法。如此看來,慈安太后在當時就是最具話語權的人。

其二,都知道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太監,他也仗着有慈禧的寵信,不將宮規放在眼裏。清朝有規定,太監不能出宮,否則殺無赦。安德海無視宮規,不僅出宮還招搖過市。

途徑山東時,山東巡撫丁寶楨將安德海拿下,並迅速上奏朝廷。慈安一聽說,立馬下令按照祖訓就地正法,朝中上下無不稱快。從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慈安太后處事果斷,絕非性格懦弱之人。

而不管慈禧之前多麼寵信安德海,在這件事上,她也做不到對其包庇袒護。也就恰好說明,慈安在的時候,對慈禧是具有震懾作用的,而不是像電視劇裏那樣反着來。當時慈禧能做的,就是一定要與慈安搞好關係。

咸豐的繼室孝貞顯皇后,她入宮後晉升得有多快? 第2張

其三,同治十一年,17歲的同治帝到了要立後的年紀了,爲此兩宮皇太后都十分操心。在這件大事中,慈安支持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前面已經介紹過了,她是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不過阿魯特氏“孝敬性成,溫恭夙著”,也的確是皇后的極佳人選。

可慈禧因爲阿魯特氏與慈安的關係,不願意選她,反而看中出身名門的富察氏。慈禧不敢強行違逆慈安,慈安也覺得應該尊重慈禧,所以二人最後決定,還是讓同治親自決定誰當自己的皇后。

同治雖然是慈禧的親生兒子,但嫡母慈安一直對他視如己出,同治也十分尊敬嫡母。最終,同治選擇採納嫡母的意見,決定立阿魯特氏爲後。看看,慈禧作爲同治生母,連個決定兒媳婦的權力都沒有,這說明了什麼?

如果慈禧有能力壓制慈安,那麼同治的皇后就不會是阿魯特氏了。同治選擇阿魯特氏,除了他自己可能也看中了對方,卻也證明嫡母在他心中,是非常有影響力的。畢竟按理來說,誰都會對親媽偏袒一些,可同治沒有,只能說明慈安這個嫡母做得相當合格。

所以歷史上的慈安太后,根本不可能遭到慈禧的壓制,《清宮遺聞》也有記載:

“慈禧懾於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禮。”

這些都是非常合理的,古代嫡庶有別,慈禧就算野心再大,也不敢明目張膽與慈安對立。加上慈安深受朝臣信服,更有同治帝的尊重,她沒有欺負慈禧就不錯了。

還有說慈安是被慈禧害死的,這一點想想也知道不太可能。其實根據清宮醫案記載,慈安在剛進宮時,身體就不是很好。而在《翁同龢日記》,詳細記載了她去世的整個過程,再根據這個過程的記載來看,可以知道慈安實際上亡於腦血管疾病。

而且她最終病逝還不是因爲突發,其實此前已經有過兩次病史,一次在同治二年,一次在同治八年。也就是說,她這個病隨時可能再復發。當時正好慈禧生病,慈安不得不一個人垂簾聽政,或許由於壓力太大,所以導致復發去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總之,就是因爲後來慈禧獨攬大權,野心暴露無遺,才讓後世產生了無限聯想,傳出這一系列的陰謀論。久而久之,大家反而忽略了慈安太后真正的歷史影響力,成爲大家印象中弱勢的一方,可憐的對象。